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识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分析总结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论从史出][链接中考]等分析中国近代史前期的侵略史与抗争史;通过[读诗解史][课堂探究][拓展提升]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合作探究学习,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通过学习,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发挥历史学科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单元复习课对其是知识体系上的巩固和完善。为此我整合各项资源,采用课堂探究的方法积极加以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战争+条约+影响)和抗争史
突破方案:通过课题探究的方式,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励他们参与合作学习,从而掌握中国近代史前期的侵略史和抗争史。
教学难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和结果(影响)
突破方案:通过论从史出和课题探究的方式,以英国为例探究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以表格归纳的方式感知列强侵华的结果。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信息化教学导入——【历史上的今天】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覆亡。
活动2【讲授】单元剖析,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中国近代史,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其中以1919年的什么事件为界,划分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生:五四爱国运动
师:在中国近代史前期,始终贯穿三条主线:一条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部什么史?
生:侵略史
师: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顽强的抗击,这是一部什么史?
生:抗争史
师:近代中国的不同阶层为救国救民开展了一系列近代化的探索,这又是一部什么史?
生:探索史
师:首先请大家一起朗读复习目标,了解课程标准对于本单元复习提出的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复习。
师:我们从整体上来把握一下本节课的复习框架,将分为四个板块。
一、血海仇深——列强的侵略(复习列强的侵略史)
二、血铸中华——中国人民的反抗(复习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三、沉思过去——原因及结果分析(思考我们为什么会被侵略?被侵略的结果又是什么?)
四、面向未来——教育与启示(最后一个板块思考我们获得了哪些教育与启示?)
活动3【讲授】板块教学,归纳探究
第一板块血海仇深——列强的侵略
师:西方列强的侵略史对我们来说就是一部屈辱史。我们通过一个探究题来复习一下侵略史。
【课题探究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
师: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有没有解题头绪?
思路引领:按时间顺序,分阶段分层次列举相应的侵华战争及条约,再酌情加上历次侵略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那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转换成这样一个题目:列强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与清政府签定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分别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读诗解史】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康有为
1.“輶轩出议和”的“上相”是谁?
李鸿章
2.什么条约的签订引起”台人号泣”?为什么“台人号泣?”中国的社会性质由此发生了什么变化?
《马关条约》;清政府把台湾割给了日本;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拓展提升——台湾问题】
1、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后,何时重归中国版图?
1945年抗战胜利后;
2、现今台湾问题的起源是?
1949年内战结束,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政府败逃台湾,造成现在的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
3、台湾问题是我们的内政问题还是外交问题?
内政问题
【链接中考】
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涉及到的内容是(B)
A.割地B.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
2、比较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了解(B)
A.列强对中国的战争勒索B.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
C.沿海城市近代化的历程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维提升】
师:请大家看这个数轴,横坐标上是近代列强发动的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纵坐标是中国的主权完整程度,随着列强侵略次数的增多,我国的主权完整程度怎么样啊?
生: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
生: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抗争
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列强之间的矛盾(比如说在《马关条约》中辽东半岛最终没有割给日本,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俄、法、德与日本之间的矛盾,他们都想要辽东半岛这块肥肉。
第二板块血筑中华——中国人民的反抗
师: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都进行了哪些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请大家回忆教材上所涉及到的近代抗争史内容。
生: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黄海海战和台湾人民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
【链接中考】
材料一“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皇帝写的挽联
阅读材料思考:1、材料一歌颂的“左公”指谁?其受歌颂的业绩指什么?
左宗棠收复新疆2、挽联中提到的“公”指谁?他在什么战役中壮烈殉国?
邓世昌黄海海战3、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
第三板块沉思过去——原因及结果分析
【课题探究2: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先给大家一点提示:请大家从内因、外因两个角度思考答案。
答题思路:国际背景—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国内背景—中国为什么被侵略?
答案:国际背景: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地大物博,成为理想目标)
国内背景: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危机严重。
【课题探究3: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结果(影响)】
【论从史出】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结果我已经在表格中展现出来了,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人权生活上,请大家用教材中的相关史实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政治上: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经济上: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人权生活上:无视国人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国人的财富
最终:主权独立的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师:请大家看着列强侵华的结果,你们有没有疑问?我们上课经常强调:看待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难道列强侵华给我们带来的都是灾难性的影响吗?有没有客观上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处呢?
【思维拓展】如何理解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殖民主义的双重性)
答案:一方面,造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日益贫困和灾难,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客观上冲击了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正是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碎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迷梦,一批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逐渐融入世界潮流,不同阶层也开始为救国救民而开展了一系列近代化的探索。
第四板块面向未来——教育与启示
【读史感悟】
1、通过学习“侵略与反抗”,你得到哪些启示?
“侵略史”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反抗史”的启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中华民族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或斗争精神。
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
2、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危机?不再遭受列强的侵略呢?
答案:自强(发展生产力)
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大声朗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感悟先辈们对于我们青年一代所寄予的厚望。
【教育启示】
师: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血与火”的往事时刻警示我们永远引以为戒:“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