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13.1分子热运动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
B.八月桂花飘香
C.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
D.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
2.陕西羊肉泡馍是一道特色小吃。食用时与烧饼或白吉馍同吃,佐以糖蒜、辣子酱,肉烂汤清,清醇可口,别具风味。刚出锅的羊肉泡馍香气四溢,这是因为(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生物学实验课上,学生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玻片标本。下列关于此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切洋葱的小刀,刀刃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B.切洋葱时感到“辣”眼睛是扩散现象造成的
C.用胶头滴管从试剂瓶中吸取清水,是利用了吸管滴管的吸力
D.用镊子夹取鳞片叶表皮时,镊子是省力杠杆
4.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自己吸烟,旁人也被动吸二手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因吸烟导致近600万人失去生命,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 )
A.烟分子非常小
B.烟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烟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D.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界面分明,静置几天后,界面模糊,主要说明扩散现象的原因是分子引力
B.如图乙,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如图丙,玻璃板重为G,当弹簧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板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6.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B.蔗糖是甜的,食醋是酸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C.金刚石很硬,而石墨质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D.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7.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分析表格所填写的信息,可知表格中①②处分别对应的是( )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态 很小 很大 有固定形状 ②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固定形状 有固定体积
气态 很大 ① 无固定形状 无固定体积
A.很小;有固定体积 B.很小;无固定体积
C.很大;无固定体积 D.很大;有固定体积
8.在舞台上用干冰可以塑造出宛如仙境一般烟雾缭绕的奇妙效果。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白雾。在利用干冰制造烟雾效果的过程中,发生该改变的是( )
A.水分子的质量 B.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的体积 D.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二、填空题
9.1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体是由 组成的。春季,人们容易感染流行性感冒,被感染的病人咳嗽时所产生的飞沫直径为1×10-6~5×10-6m,由此可判断飞沫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10.安吉白茶享誉海内外,泡一壶,香气扑面而来,说明了分子在 ;茶叶还可以用做茶叶蛋,茶叶蛋的蛋白部分被染成了茶色,这说明发生了 现象。
11.为了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多地利用洒水车喷洒消毒液。消毒车在水平路面前进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整车的惯性 (选填“变大”或“变小”);消毒车作业过程中,能闻到刺鼻的味道,其原因是 。
12.如图所示,体积相同、温度相等的酒精和冷水敞口放置,我们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因为 ,但我们却闻不到水的气味,这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水分子没有运动。将相同的红墨水分别滴入同样质量的冷水和热水中,发现热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短,冷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长,这说明 。
13.请帮小川同学完成下列实验:
(1)图甲所示的是小川同学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可以说明物质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观察到的A、B、C三幅图中,所处的状态为液态的是图 ;
(2)如图乙所示,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在一起就很难再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通过铅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
三、实验题
14.(1)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时,某同学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图 (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大小变化的情况;
(2)如图丙所示,某同学用滴管向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 ,这属于扩散现象。
15.肉眼看不到又小又轻的分子,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分子是否在运动呢?于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图中的甲、乙两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连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实验时抽开玻璃隔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
(1)你认为甲、乙两种方案中,合理的是 (选填“甲”或“乙”),其原因是 ;
(2)若在上述实验中,把红棕色二氧化氮换成另一种密度未知的有色气体,只要将图中的方案稍作改进,也能观察到同样的实验现象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你的改进意见是 。
四、简答题
16.将两块完全相同的铅柱A、B底部削平后紧紧压在一起,铅柱B不掉落,如图(a)所示,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明对此有些疑惑:这个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吗?是不是大气的压力托住了铅柱B?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如图(b)所示,先将紧压在一起的两铅柱放入真空罩,抽走空气,真空罩接近真空状态。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能不能证实分子间存在引力?请阐述理由。
17.“生活就像剥圆葱,只要一直剥,总有一片会使你落泪”。请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说明剥圆葱会落泪的原因。
五、计算题
18.有一种粗测油分子直径的方法,叫“单分子油膜法”。现将一滴体积约为1mm3的油滴在水面上,让其均匀散开,其扩散面积可达3m2,根据这些数据,估算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大?(提示:由于油酸分子的化学性质,使得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4.D
5.D
6.B
7.A
8.B
9. 分子 不是
10.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
11. 变小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 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不能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3. 分子、原子 C 引力 斥力
14. 甲 一整杯水都变红了
15. 甲 见解析 见解析
16.见解析
17.见解析
18.3.3×10-7m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