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使学生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其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和“借鉴性”的特点。
3、通过课堂上各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其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肯定自己的价值和学习潜力。4、学生通过模拟导游,了解有关导游的基本常识,自己撰写导游词开阔视野,在生活中了解历史。
2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力相关的历史知识,将全班学生分为以下三个小组,教师设定课题,由学生选题或抽题后分类搜集整理资料。
3重点难点
通过再现长征历程,使学生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引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段震惊中外的长征历程,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用智慧、心血、情和泪铺就的不仅仅是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更是一部倾尽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热爱的历史,我们今天的活动就是要尽“我”所能再现这段历史情景——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下面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导游,看看从旅游中你能获得什么?
活动2【活动】活动1
1.组内交流。
各小组内部首先进行交流,进一步系统组织和整理资料,然后推选2名成员准备向全班进行介绍和讲解。
活动3【活动】活动2
2 .全班交流。
由各小组推举出的成员向全班展示本小组负责和已整理的资料。
第一组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重走长征路”活动由此开始。我和我的同伴很荣幸地作为大家的小导游开始履行我们的职责,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征历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情况。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反动军队,200架飞机,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碉堡推进政策,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重点围攻中央苏区.妄图把红军聚歼在赣南地区。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掌握了红军指挥权的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进攻受挫后,他们又实行消极防御,主张分兵把守,处处设防,节节抵抗。结果,红军奋战一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长征开始时,博古、李德等人,又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中央红军8万多人,经过英勇奋战,虽然冲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却只剩下3万多人。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缴计划,然后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冰封雪盖的夹金山,穿过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活动4【活动】活动3
老师:红军最终胜利走完万里长征路不可或缺的是党的正确领导,而通过对遵义会议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重大的正确决策的制定和坚定执行后面凝聚了革命家们多少的智慧、心血和毅力!
远征难,难又怎样?下面我们就请二组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一下这次远征过程中所发生的催人泪下、荡人心胸的感人故事。
活动5【讲授】点评
先由教师点评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课堂上活动情况,再由学生讨论得出本次活动表现最佳小组
活动6【讲授】教师小结
对活动后学生对长征历程的各种认识进行归纳,得出结论:万里长征艰难曲折,震人心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征中所表现出的长征精神,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今天哪怕一分的安宁也是革命先烈用十分的鲜血、生命换来的,革命先烈们脚下踏过的是万里长征路,肩头扛起的是革命的责任和信念,双手托起的是人民的幸福和安宁,这点滴汇集铺就的是一条万里长征路,是一条成就着今天亿万人民幸福的通天大道!
今天,我们不用再去爬雪山、过草地、钻枪林、冒弹雨,但这条新时期的和平长征路并不比万里长征轻松易走,希望同学们一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担起我们的责任,做一名新时代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活动7【作业】作业
写一篇旅游解说词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