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并感受歌曲的优美, 体验歌曲如画般的美好意境。
2、通过欣赏,感受乐曲的风格、音乐的速度以及节奏上的特点,养成恒拍感,并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3、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歌曲,掌握音乐的节奏特点,感受歌曲情绪。
难点:唱准音高(嗨),及旋律3 5 6 5 3 6 3 5的每个音。
三、教学准备:
手摇铃、沙蛋、双响筒等乐器;多媒体课件;音频;图片等。
教学过程 :
师生随歌曲律动。
(二)激趣导入:
1、谜语激趣:
师:老师见到同学们也很开心,所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谜语,大家想不想猜?——师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师出示谜底。
欣赏图片,感受牧童放牧时的欢乐:
师:大家有没有放过牛、羊呢?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师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图片,感受牧童放牧时欢快的心情,以及贫困地区学生努力学习的精神。师介绍牧童相关知识。
(三)欣赏民歌,感受歌曲情绪,掌握音乐打拍节奏。
1、欣赏动画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小牧童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他放牧时演唱的童谣,大家想听吗?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改编自国外的民歌《牧童》
师:你能随着音乐的节拍拍手吗?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播放动画《牧童》,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情绪,并跟着音乐节奏打拍。
2、掌握音乐打拍节奏及强弱规律:学生跟着老师学习。
(四)认识“3、5、6”,唱准音高。
1、学唱音“3(mi)”“5(sol)”“6(la)”。
师:在学唱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三只小牛,记住小牛的样子及在家族中的排行。——师课件出示小牛的图片,介绍三只小牛,及它们在音乐中的音高。
2、贴图片,掌握三个音的位置及音高。
3、你会唱吗?
师:三只小牛给我们带来了几个问题?你会根据它们在家族中的排行唱出来吗?——师课件出示,学生学唱,注意音高的准确性。
① 5 5 5 5 6 ② 5 5 5 5 3
③ 3 5 6 5 ④ 3 6 3 5
(五)寓教于乐:学唱歌曲《牧童谣》。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请同学们先听一听歌曲,感受一下歌曲中的情绪及音乐节奏,并用刚学过的打拍方法给歌曲打拍——师播放歌曲,生聆听并感受歌曲情绪,然后说一说歌曲歌词说了些什么。
2、介绍歌曲:这是一首湖北民歌《牧童谣》。湖北地处江汉平原,每到春夏就会看到草地上、池塘边那一群群的牛羊吃着草儿在悠闲的散步,只见他们的小主人,一个个的小牧童坐在大树下,吹着竹笛,唱着歌曲。 这首《牧童谣》就是其中的一首。
你问我答:师课件出示歌词,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感受歌曲歌词内容。——介绍歌词部分采用问答式,及歌曲开头的“那斯那斯嗨”采用喊唱的形式。
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想象牧童们放牛时的欢乐情景以及歌曲采用问答及开头呐喊的形式。
师范唱,学生学唱歌曲。
师生随音乐齐唱歌曲。
创造表现:
用乐器伴奏(手摇铃、双响筒、沙蛋等):师先示范正确的演奏方法,然后师生合唱,并用手中的乐器给歌曲伴奏,注意音准音高。
舞蹈创编:师生合作,根据歌曲歌词特点创编舞蹈动作。
3、小组合作表演:
(1)请一位同学演唱,一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
(2)请一位同学演唱,一位同学根据演唱加上动作表现歌曲。
(3) 男女生对唱。
六、完美结课:
1、师生齐唱歌曲,加上动作,并用乐器给歌曲伴奏。
2、这节课我们跟着这些牧童学习了他们家乡的湖北民歌《牧童谣》,还认识了三位新朋友。同学们能很好的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并且能够根据歌词特点创编舞蹈动作,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生活采用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创编歌词呢?这是留给同学们课后的一个作业。另外老师还希望同学们放学回家之后能够将我们今天所学的歌曲表演给家长看,将这种快乐的情绪传递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同学们也要学习小牧童,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