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鸭子拌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鸭子拌嘴》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8-02 09: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鸭子拌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课《鸭子拌嘴》
课型:欣赏课
教材分析:《鸭子拌嘴》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乐曲中使用了小镲、大镲,疙瘩镲、大锣、木鱼、云锣这六种打击乐器,《鸭子拌嘴》分为出发,玩耍,拌嘴、回家四部分,乐曲中通过充分运用音色、音量、打击乐不同的敲击方法、力度和配器等方面的对比变化生动地描绘了鸭子拌嘴的情景。乐曲一开始,用小镲的独奏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接着用闷击的大镲声模拟老鸭“嘎嘎”的叫声,仿佛与小鸭在对答,期间有两只音高不同的木鱼敲击出“咯的咯的”轻盈活跃,与云锣敲击出的“叮咚叮咚”清脆的节奏均匀地结合在一起。此后六件乐器齐鸣,时而轻快,时而热烈,还不断穿插鸭子的鸣叫声,描绘出鸭群游戏水中,相互追逐嬉戏的场面。突然响起了小镲与大镲的交替敲击声,此起彼伏,互不相让,鸭子拌嘴,吵得不可开交。在一阵热烈的乐声之后,又响起轻盈的木鱼和云锣声,渐缓渐弱地,犹似一群饶有风趣的鸭子昂首凸肚,摇摇摆摆渐渐远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目标:
1、运用模仿、合作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鸭子拌嘴》中鸭子的音乐形象,并进行简单表述。
2、引导学生听辨小镲和大镲的音色、力度并初步探究乐曲中镲的演奏方式,体验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3、引导学生用儿歌、情景表演等方式参与表演,表现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别小镲和大镲的音色找出乐曲中“鸭姐姐”和“鸭妹妹”的角色,辨别不同力度、探究乐曲中镲的演奏方式,能初步理解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儿歌、情景表演、拍击节奏的方式参与表演,表现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用具:幻灯片 大镲、小镲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在上册听过《三个和尚》《小拜年》这些器乐曲,认识了小镲、鼓等民族乐器,民间打击乐合奏曲没有旋律,似乎不那么好听,甚至觉得嘈杂,所以这节课采用各种童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这首乐曲,在每个部分用不同形式感受、体验乐曲中鸭子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律动导入(4分钟)
播放《数鸭子》一起律动
师: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曲里有哪只小动物?
生:小鸭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会模仿鸭子的民族打击乐器,你们认识吗?
生:…..
师:准确的说是大镲、小镲,你们来敲敲,听听它俩的音色有什么不同,谁最适合扮演鸭姐姐,谁适合扮演鸭妹妹。
生:……
师:说得棒极了,请坐。
教师板书:乐器 音色 力度
师:有一位打击乐作曲家安志顺爷爷也和你们想的一样,所以他创作了一首以大镲和小镲为主的民间打击乐合奏曲《鸭子拌嘴》,你们知道拌嘴是什么意思吗?
生:……
师:拌嘴就是吵架的意思,这首乐曲除了表现鸭子们拌嘴(吵架),还表现了鸭子很多很多的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聆听大镲小镲的声音,总结出他们不同的音色,确定大镲小镲在乐曲中各自扮演的角色。】
二、完整聆听(6分钟)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安静的听一听,请你们边听边想象鸭子们都干了些什么?
播放音乐
生:……
师:(想象力真丰富)谢谢你们的分享。
【设计意图:完整聆听,初步感知音乐形象】
三、分段欣赏
(一)聆听A部分 (2分钟)
师:这首乐曲它分了四个部分来讲鸭子们的故事。下面我们仔细的听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出发。你们听,到底是鸭姐姐先出发还是鸭妹妹先出发?谁的力度强?谁的力度弱?
生:……
师:看来你已经把小镲和大镲的音色记在心里面了。
【设计意图:分段聆听,辨别大镲小镲的音乐色和演奏的力度,深入感知音乐形象】
(二)聆听B部分 ( 9分钟)
1、聆听B部分
师:鸭子们来到美丽的田野,可高兴了,接下来他们会干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二部分。
生:……
师:哦,他们都在快乐的有玩耍。老师把这一部分编成了一首儿歌,小耳朵仔细听,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得力度强一些,哪些地方读得弱一些?
2、教师跟伴奏示范儿歌
生:…..
师:听得真仔细。出示力度记号。
生:……
3、师生练习儿歌
师:这里还有个音符宝宝,见过吗?
生:……
有强弱的练习儿歌
跟音乐练习
【设计意图:分段聆听,用儿歌的形式,认识休止符,让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形象】
(三)聆听C部分 12分钟
1、完整聆听C部分
师:它们在游戏中你挤挤我挤挤,互不相让,发生矛盾了,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生:吵架
师:他们拌嘴了,请听第三部分。音乐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力度有什么不同?
生:…..
师:你的小耳朵真灵敏。
2、小吵
师:前半部分力度弱老师叫它“小吵”,就像两只鸭子在拌嘴,后半部分力度强,就像两群鸭子拌嘴,老师叫它大吵。 先来听听小吵,到底是鸭姐姐先吵还是鸭妹妹先吵?
生:……
师:来,我们也来模仿着吵一吵。
生:……
师:(加把劲儿),哈哈,越吵越厉害啦,他们两在吵的过程中还变换着位置,在水里快速的游动,拨动水花,发出“wu”的声音,想想,我们怎么用不同敲击方法,能让镲发出这样连续的声音呢?想一想。你来试一试。
生:……(抽同学来敲击)
师:讲解演奏方式磨击,请你们用小手跟老师一起模仿。
3、大吵
师:两只小鸭子的争吵声把周围的小伙伴都吸引过来了,一群鸭子开始大吵,听,是鸭姐姐队先来帮忙还是鸭妹妹队先来帮忙?它们两队谁吵的力度更强?
生:…….
师:小耳朵越来越厉害了,他们吵得这么厉害,你觉得是因为什么而吵?
生:……
师:他们可能会说……,让我们跟着这个节奏一起来练一练。(根据学生的回答现场加语言)。提醒注意强弱。
生:练习节奏
师:加上音乐来试试
生:……
师:鸭群吵得不可开交,把鸭妈妈吸引过来了,大声呵斥着,鸭宝宝们终于停止了争吵。
生:…….
【设计意图:分段聆听,用大镲和小镲模仿小吵、拍击节奏加入大吵,参与表现音乐形象。】
(四)聆听D部分 1分钟
师:争吵结束,音乐也接近尾声,请听,第四段音乐,鸭妈妈带着鸭宝宝们在干什么?
生:回家……
师:你们真是越来越会听音乐了。
【设计意图:分段聆听,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
四、观看视频 5分钟
师:这首曲子到这里就结束了,它一共分了几个部分?
生:……
师:记得真清楚。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棒,所以安志顺爷爷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演奏现场版的《鸭子拌嘴》,观看演出时可要做文明的小观众哦。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无声的模仿演奏家门演奏的动作,还可以心里默念儿歌和刚才练习的节奏。
【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接触到这种传统文化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我选择了演奏家们现场的演奏视频,让孩子们从视听的角度出发,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 1分钟
师:演奏家门的表演精彩吗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音乐知识?
生:看来收获还不小。大镲和小镲把我们带进了鸭子们的一天,也感受到了各个场景带来的快乐,体验了民族乐器的魅力。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