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 什么是本金、利息,什么是利息税。
二、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计算利息和税后利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息和税后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后利息的计算。
教学方法
交流研讨、分组讨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二、新课学习
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题: 2011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两年,年利率为4.40%,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多少钱?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板书:
方法一
5000×4.40%×2=440(元)
5000+440=5440(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440元。
方法二
5000×(1+4.40%×2)
=5000×(1+0.088)
=5000×1.088
=5440(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440元。
师:我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利息的20%。王奶奶存5000元2年,到期利息440元,应缴纳利息税440×20%=88元这样她存入5000元,到期后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5352元。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1.张阿姨购买了三年期的国库券5000元,年利率是3.85%,三年后可得利息多少元
2.张伯伯做生意,向银行贷款7000元,月利率0.5115%,半年后应付利息多少元
五、作业布置
1.2011年8月,张奶奶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5.00%,
(1)到期支取时,张奶奶可得到多少利息?
(2)到期时张奶奶能取回多少钱?
六、板书设计
利率
方法一
5000×4.40%×2=440(元)
5000+440=5440(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440元。
方法二
5000×(1+4.40%×2)
=5000×(1+0.088)
=5000×1.088
=5440(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4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