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8-02 10:2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
年级 三年级 学 科 音乐
课题 蜗牛与黄鹂鸟 课型 活动、乐剧表演 课时 2课时
具体内容
教学 目标 (一)能力目标: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弹性、连贯的声音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二)知识目标:1、掌握X X X X XX 等节奏型、并利用各种节奏型提高识谱能力。 2、发展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启迪想象力、拓展思维、培养节奏感。 (三)情感目标:1、分别用顿音和连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培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2、学会演唱歌曲并有表情地演唱,熟练地掌握切分节奏和换气记号,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重点 难点 1. 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 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象蜗牛一样要具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教法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①示范教学方法。②启发式教学方法。③引导式教学方法。
学法 ①自主学习法:利用学生的喜好吸引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模仿法:用模仿蜗牛的形态,激起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 ③创造法:自己创编舞蹈动作,不仅能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教学 资源 教学PPT课件、教材教学用书、电子琴、口风琴、创编音乐剧活动、小动物图片、农家小院。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二次备课 改进建议
教 学 过 程 导入: 一、组织教学 情感交流。学生随音乐走进教室,师生问好,情感交流。 二、学生复习上节课唱过的二首歌曲《黄鹂鸟的歌》、《蜗牛的歌》、分组吹口风琴演奏与演唱。 设计意图: 歌曲《黄鹂鸟的歌》《蜗牛的歌》曲谱、复习第一场、第二场(口风琴吹与演唱歌曲)。 ①自主学习,利用学生的喜好吸引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二、导学施教: 1.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视频思考: 这首歌曲演唱了什么内容?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老师简介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 歌曲由陈弘文作词、林建昌作曲,采用拍。歌曲情绪是活泼的,歌曲速度是中速,活泼地歌词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 朗读歌词:全体学生按照节奏朗读。 三.学习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出示曲谱,一起学习歌曲。 2、在学这首歌曲前,老师要考考谁的小耳朵最灵,能流利地读出老师说的两句话? (1)啊门啊前一棵葡萄树,啊嫩啊嫩绿它刚发芽。 (2)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3、要求同学们注意,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加强节奏练习。 4、伴着音乐我们小声地跟着哼唱。教师示范,听一听你的演唱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 5.巩固歌曲: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分组演唱, 四.我是小小的思考家: 1、小蜗牛和黄鹂鸟你们更喜欢谁呢? ( ) 2、黄鹂鸟对蜗牛是什么态度?( ) 3、小蜗牛最后吃到葡萄了吗?( ) 4、我们要向谁学习?( ) 五、编创各场景的表演 1.观看视频别人编排的音乐剧视频节目。 2.编排音乐剧 —— 第三场 蜗牛与黄鹂鸟 第一幕 蜗牛摘到了葡萄 第二幕 道歉第三幕 欢庆设计意图: 主要角色、动物设计、音乐设计、台词设计、让学生自己分组交给任务,完成编排乐剧。 ②模仿法用模仿蜗牛的形态,激起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 ③创造法自己创编舞蹈动作,不仅能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象蜗牛一样要具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3.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弹性、连贯的声音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掌握X X X X XX 等节奏型、并利用各种节奏型提高识谱能力。 4.发展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启迪想象力、拓展思维、培养节奏感。 5.分别用顿音和连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培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6.合作创编歌词 新课标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歌曲创编。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自信心。通过合作创编歌词,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课堂达标: 1. 同学们试着填词演唱歌曲。 2.小动物们围成一圈边唱边跳起欢快的舞步:蜗牛在圆圈中间背着重重的壳也在慢慢地转圈跳舞。(音乐剧表演)
课堂延伸 同学们分组表演音乐剧,看看哪一组的表演最为精彩。主要角色、动物设计、音乐设计、台词设计、让学生自己分组交给任务,完成编排乐剧。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使我们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笑我呢不畏艰难,执着追求自己奋斗目标的顽强精神。
作业 布置 书面作业:(必做、选做、提升) : 背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非书面作业:(实践作业): 今天编排的音乐剧回家讲给你的家长和朋友。
板书 设计 课题:《蜗牛与黄鹂鸟》 1=F拍 速度:中速 歌曲情绪: 活泼的 台湾的叙事性民歌 切分节奏:X X X X XX V 换气记号 音乐剧: 第三场: 1蜗牛摘到了葡萄 2.道歉 3.欢庆
教学 反思 本周课我们学习了《蜗牛与黄鹂鸟》这首儿歌,这首儿歌节奏轻松、欢快,歌曲诙谐、幽默。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我先设计了一个flash小故事视频,通过歌曲视频这个小故事,让学生明白歌曲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又能对记忆歌词有一定的帮助。 本节课注重“双线交织”法展开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始终兴趣盎然的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从而一步一步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紧紧围绕节奏、节拍、音高、音色等音乐要素的“音乐脉络”展开教学,始终不离开音乐本身,突出了音乐学科的本为特点。本节课最大的闪光点就是把节奏生活化,趣味节奏“X X X X XX︱X X X ︱”,设计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从而轻松地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唱读歌词来记忆歌词。歌词的记忆是我们学校学生的难点,他们的智力情况决定了他们很难记住复杂、很长的句子。但是如果记不住歌词,唱歌更无从谈起了。我采取了多种方法让学生记忆歌词,例如:随节奏唱读歌词,句子接龙。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逐渐记住了歌词。 本节课的表演,我让学生自己想了小蜗牛、黄鹂鸟的动作,让学生随音乐边唱边表演。学生们开始比较拘谨,动作也有点僵硬。通过我的表扬、鼓励,学生们兴趣越来越浓厚,最后都能自如的表演节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