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三角形同步练习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三角形同步练习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02 10:3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章三角形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固定长方形门框,使其不变形,根据是(  )
A.三角形稳定性 B.三角形灵活性
C.三角形全等性 D.三角形对称性
2.下列四组多边形①正三角形与正方形②正三角形与正十二边形③正方形与正六边形④正八边形与正方形,其中能铺满地面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
A.16 B.9 C.10 D.15
4.如图,在中,.为边上一点,,,则的大小为(  )

A. B. C. D.
5.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   )
A.27 B.25 C.22 D.20
6.如图,下列关于,,,的关系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7.已知正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正边形的内角为( )
A. B. C. D.
8.如图,AD是△ABC的中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D⊥BC B.∠BAD=∠CAD C.AB=AC D.BD=CD
9.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能画对角线的条数为( )
A.条 B.条 C.3条 D.条
10.如图,已知直线、被直线所截,,是上方的一点(点不在直线、、上)设,,下列各式:;;;;.的度数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二、填空题
11.如图,已知∠AOB=45°,点P、Q分别是边OA,OB上的两点,将∠O沿PQ折叠,点O落在平面内点C处.若折叠后PC⊥QB,则∠OPQ的度数是 .
12.清初数学家梅文鼎在著作《平三角举要》中,对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三斜求积术”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证明,证明过程中创造性地设计直角三角形,得出了一个结论:如图,是锐角的高,则.当,时, .

13.为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某地区的五所学校联合举行教师篮球赛和学生联谊活动,每校派一支教工篮球队,各派10名学生参加联谊活动.
(1)若篮球赛采取单循环比赛(每两支队伍之间只进行一场比赛),则篮球赛共进行了 场;
(2)学生联谊活动中,全体同学制作了手工小礼品,活动结束,全体同学互赠手工小礼品(每两个同学之间都互赠,数量刚好够赠送),则本次活动共制作了 件小礼品.
14.如图,△ADE的外角为 .
15.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过点作,则的度数为 .
16.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平分交边于,,,则的大小是 .
17.如图,直线将一个含有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则的度数是 .
18.已知一个边形的内角和比其外角和的3倍少,则
19.如图1,作BPC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PA,以APB,APC,BPC为内角可以分别作三个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
例如:若BPC90,则APBAPC135,图2就是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
在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中,BPC的度数是 .(BPC=90°除外)
20.如图,在中,、的平分线、相交于点,,则 .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方格纸内将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图中标出了点A的对应点.根据下列条件,利用网格点和三角板画图;
(1)补全;
(2)画出边上的中线;
(3)画出边上的高线;
(4)图中能使与面积相等的格点Q的个数有______个(点Q异于点C).
2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中,是斜边上的高,.
求:(1)的度数;(2)求的度数.
(1)( )

( )
(等量代换)
(2)
(等式的性质)
(已知)
(等量代换).
23.如图,△ABC中,∠ABC=∠C,点D是AC边上一点,∠A=∠ADB,∠DBC=30°,求∠BDC的度数.
24.一天,爸爸带着小刚到建筑工地去玩,看见有如图所示的人字架,爸爸说:“小刚,我考考你,这个人字架的夹角∠1等于130°,你能求出∠3比∠2大多少吗?”小刚马上得到了正确答案,他的答案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25.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这样的三角形我们称之为“智慧三角形”.如的三角形是“智慧三角形”.如图,,在射线上找一点A,过点作交于点,以为端点作射线,交射线于点.
(1)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智慧三角形;
(2)若,求证:为“智慧三角形”;
(3)当为“智慧三角形”时,求的度数.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D
6.C
7.D
8.D
9.C
10.B
11.22.5°或112.5°
12.
13. 10 2450
14.∠BDF、∠DEC和∠AEF
15.15°
16.20°
17./117度
18.7
19.60°、120°、144°
20.
21.(1)略
(2)略
(3)略
(4)4
22.略
23.∠BDC=100°.
24.50°
25.(1)30;是
(2)略
(3)的度数为或或或或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