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秒的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02 10: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秒的认识>>说课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更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秒的认识>>我用一下几个方面说"秒的认识"这节课.
一,说教材分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五说教学准备 ,六说教学流程.
解读教材和课表后,我拟定了一下三方面的目标:
一,说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时分秒的内容,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把学生不断地、有层次地体验作为本课的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钟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使学生能认识钟面上的秒针,知道秒针的特征,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
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为本节课的难点就在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就要选择适当的教法与学法。
以人为本地教: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课,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以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学习氛围.
注重体验地学:
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
学法: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准备
教具是:教学课件、教学光盘、秒表。
学具是:每个小组准备钟表模型,课前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
六,说教学流程.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
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活动体验,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全课总结,系统梳理→欣赏感悟,教育升华。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效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一),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
认识秒: 情境导入、初步感受秒。
通过情景图,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情景。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出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问。“刚才咱们一起倒数的10、9、8、7、6、5、4、3、2、1,用的是什么时间单位。”引出比分更小的单位一一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 学生的答案肯定是鲜活的,无法预设的,也是他们个性的展示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 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我是小闹钟"的游戏更让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活动,尝试估老师规定的几秒.我想,这些活动对"秒”的概念建立应该是有效的.
(2)、观察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计量“秒”的各种各样的钟表。
2、观察秒针。
出示一个钟面,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有几根针、哪根针是用来表示秒的,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儿的同桌互指、互说、然后让学生介绍一
下。
3、认识秒针走动,体会1秒。
A、先让学生说一说秒针是怎样计时的、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嗒”一响。,B、师生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秒。C、说一说。同学们能在1秒钟里做点什么呢,D、演一演,同桌的孩子互相做一个1秒钟里能做的自己喜欢的动作。E、说一说,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一秒太短了)
通过学生自己用动作来配音。调动了学生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时参与活动。全方位地感受1秒、使学生有了具体的感受.
4、1秒的价值。
短短的1秒钟。“嗒”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1秒钟里也能干许多事呢。让学生说一说1秒在生活中能做些什么。这与学生前面谈到的对一秒的感受是很短的。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秒虽短暂。但却是相当有价值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孩子懂得了要爱惜时间,了解交叉学科的知识。
5、认识几秒。
刚才、咱们知道“嗒”的一声就是一秒、那么秒针移动了多少呢,这
一次秒针又移动了多长时间挂钟演示秒针从12走到1。从1走到4。从7走到1、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秒针分别走了5秒、15秒、30秒。学生有的可能会用数数的方法说出秒针走的时间。也有的可能会利用旧知的迁移用秒针走了几大格几小格来判断秒针走了多少秒。这里尊重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6、探究秒与分的关系
A、猜一猜。秒针走一圈,分针会有什么变化、。
B、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秒针走动情况。
C、小组讨论交流。概括出秒针走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板书、60秒。、同时分针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板书,1分。质疑1分和60秒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1分=60秒。
此处是教学的难点,我把重心一次放在了体验上、通过挂钟上秒针走一圈和分针就走一小格的,亲身体验分与秒的关系,从而抽象出1分=60秒的接论.
(三),活动体验。
1.体验几秒
①.体验5秒。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点头、拍手、数数、眨眼……,随着秒针的走动、一起感觉5秒的时间。
②.体验10秒,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开始感觉有声音的5秒、当声音没有了、让学生继续用自己的方法感觉剩下的5秒、感觉10秒的时间到了就马上举手。然后请估得准的学生谈谈方法。
③体验15秒,引导学生脱离钟表、体验15秒。教师根据情况。酌情评价。
通过层次性的体验、估测。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估测短时间的方法。锻炼了对较短时间的估计能力。
2.感受1分钟
教师先提出活动的要求、然后用秒表计时、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
学生活动后汇报、生生互评、师也给予评价、孩子们这一分钟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渗透时间相同,做的数量越多,速度就越快的思想。
动静结合的一分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1分钟的长短。体验
1分钟的价值。教学中还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培养评价别人发言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谈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得高兴吗、让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五)、应用提高。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秒。
1、教科书第1题,学生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2、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时间的主人。
3、习题练习。
通过层次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应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要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
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发现所学知识的价值。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1时=60分
1分=60秒
使学生牢固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获得技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建立时间观念。受到珍惜时间教育。
师引导生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秒针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看完动画后,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 由此可以得到分和秒有什么关系 全班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出1分=60秒,那就又反过来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
在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由家长计时1分钟,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然后课堂上交流。课堂上,学生在1分钟的口算比赛中又体验了1分钟。我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浓。而且,课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让学生回家体验与课堂体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
体验和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分”时间概念的建立.
此外这节课在设计上还有两个重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