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同步探究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同步探究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8-05 21:3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第二章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同步探究学案
1.区域认知:读中国地形图(见课本附图),说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并熟记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盆 地、平原和丘陵的名称与分布。
2.综合思维:了解我国地形的构成特点,综合了解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我国地形特征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3.民族情感:通过认识我国的壮丽山川,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自主预习
1、地形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③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4、地形区的基本特征
(1)四大高原的特点
①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我国第一大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②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③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④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2)三大平原特点
①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农作物一年一熟,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②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3)四大盆地特点
①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有绿洲。
②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③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④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西侧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5、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 中:昆仑山—秦岭 南:南岭。(横向自北向南看,天阴昆秦南岭南)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脉 中:长白山—武夷山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部东北向西南,台湾长白武夷山,大兴安岭当头望,太行巫山雪峰山)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6、各级阶梯的基本特征
阶梯名称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平原、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7、各山脉两侧的主要地形区/省区
山脉名称 西侧 东侧 山脉名称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晋) 华北平原(冀) 贺兰山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重庆)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北) 雪峰山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山脉名称 北侧 南侧 山脉名称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南岭 湖南(湘) 广东(粤)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新) 青藏高原(藏) 祁连山 甘肃(甘或陇) 青海(青)
秦岭 黄土高原(陕西) 四川盆地(四川)
8、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山区的开发利用
①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森林、矿产、生物资源、山区水能丰富。
②不利条件:地形崎岖,耕地不足,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
(二)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如图为中国部分山脉分布图和沿36°N中国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①是 山脉,呈 走向;②是 山脉,是我国地势 阶梯的分界线。
(2)我国地势特征是 ,呈 分布。受地势影响,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为 。
(3)沿36°N地形剖面图中,位于第二阶梯的地形区是 ,其地形特征是 。
(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有 (写出一点即可)。
(一)达标测评
1.读我国四省份轮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简称黔
B.乙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域内有“紫色盆地”
C.丙省北部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为温带季风气候
D.丁为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份,地势特点为“三山夹——平原”
2.我国大型水电站集中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的原因( )
A.地势平坦,利于水电站建设 B.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D.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3.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
A.东高西低,呈斜坡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呈水平状分布 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下列有关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阻挡了海洋水汽的深入,故内陆地区气候干燥
B.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大,产生丰富的水能
C.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主要是平原和丘陵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畜牧业只分布在第一级阶梯
5.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为河套平原,降水丰富
B.地形区②位于中温带,农作物一年两熟
C.地形区④多为内流河,气候干旱
D.地形区③气候冷湿,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6.观察下图可知,我国的地形特点( )

①地形类型多样②东部濒临海洋③山区面积广大④地势西高东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7.关于我国地势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B.这种地势不利于东西交通
C.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地势决定了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
8.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著名的地理分界线界山,下列关于大兴安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B.属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属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是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的省界线
9.关于我们可爱的家乡——襄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B.焦柳铁路和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在此交汇
C.位于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地区 D.农作物熟制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10.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受地势影响而产生的是( )
A.长江自西向东注人东海 B.北京雨热同期,夏季多台风
C.新疆深受夏季风影响,梅雨连绵 D.哈尔滨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温暖如春
(二)提升训练
11.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C是 ,D是 。
(2)图中A为世界第一高峰—— ;B是 盆地;F是 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3)图中①和②两处适合建水电站的是 处。
12.读中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数码代表的山脉名称:① ,② ,它们的走向为 。
(2)③与⑩以 山脉为界;
(3)⑦是 盆地,其南北两侧的山脉分别是 山和 山;
(4) (写出名称)是青海省和甘肃省的界山;
(5)我国一、二级阶梯的界山的号码是 、 、 ;
(6)纬度位置最低的高原是 (写出名称)。
(7)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是 (写出名称)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一、合作探究
(1) 长白 东北——西南 横断 一、二
(2) 西高东低 阶梯状 自西向东
(3)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4)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分析】本题以中国部分山脉分布图和沿36°N中国地形剖面图为材料,涉及我国主要山脉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详解】(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图示中①是长白山脉;②是横断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2)我国地势特征主要有: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受地势影响,我国许多大河流向为自西向东,水能资源在阶梯交界处十分丰富。
(3)依据36°N地形剖面图,位于第二阶梯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特征。
(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总的来说,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的多种经营等发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但是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且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课堂达标
1.C
【详解】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云南省,四川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甲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简称滇或云,A错;乙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域内有“紫色盆地”之称的四川盆地,B错;丙省北部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为温带季风气候,C正确;丁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是海南省,且新疆地势特点为“三山夹两盆”,D错。故选C。
2.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适合建水电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D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B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利于海洋水汽的深入,A错误;我国地势阶梯状分布,河流自西向东流,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B正确;我国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C错误;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D错误;故选B。
5.C
【详解】根据我国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读图可知,①地为河西走廊,A错误;地形区②是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B错误;地形区③是内蒙古高原,气候较为干燥,地形以高原为主,D错误;地形区④是塔里木盆地,多为内流河,气候干旱,C正确;故选C。
6.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示意图展示的是我国不同地形所占比例的饼状图,图中我国地形有山地、高原、盆地等多种地形类型,可得出我国地形类型多样,①正确;我国地形中,山地地形占比最高,可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③正确;C正确;示意图展示的是我国不同地形所占比例的饼状图,没有展示地形分布地理位置,不能得出②④,排除ABD;故选C。
7.B
【详解】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故ACD正确,不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8.D
【详解】辽宁省不与大兴安岭交界,大兴安岭不是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的省界线,D错误;大兴安岭以西是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以东是东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AB正确;大兴安岭也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C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9.D
【详解】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湖北襄阳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A正确;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焦柳线与汉江交汇于襄阳市,B正确;襄阳位于湖北省,属于南方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C正确;湖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D错误;故选D。
10.A
【详解】中国地势大体西高东低,故长江自西向东注人东海,A符合题意;北京雨热同期,但地处内陆,没有台风影响,B错;新疆深居西北内陆,夏季风影响不大,降水稀少,C描述错误;哈尔滨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温暖如春,是受纬度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1) 大兴安岭 雪峰山
(2) 珠穆朗玛峰 塔里木 长江中下游
(3)①
【分析】本题以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为资料,涉及阶梯分界线、山地、盆地、平原、地势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读图可知,C是大兴安岭,D是雪峰山。
(2)读图可知,A为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B是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F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适宜水稻生长和发展渔业,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3)图中①和②两处适合建水电站的是①,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12.(1) 昆仑山脉 秦岭 东西走向
(2)太行
(3) 准噶尔 天 阿尔泰
(4)祁连山脉
(5) ① ④ ⑥
(6)云贵高原
(7)东北平原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山脉分布示意图为材料,共设置七道小题,涉及我国的主要山脉、我国的主要地形区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①是昆仑山脉,②是秦岭,两座山脉都是东西走向。
(2)读图可知,图中③是山西省,⑩是河北省,两省区是以太行山为界。
(3)图中⑦是准噶尔盆地,该盆地的南部是天山山脉,北部是阿尔泰山脉。
(4)图中④是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脉,是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
(5)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界山的号码分别是①表示的昆仑山脉、④表示的祁连山脉和⑥表示的横断山脉。
(6)我国四大高原中,纬度位置最低的高原是云贵高原。
(7)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东北平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