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年级(上册)第2-3页
认识厘米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㈠教材分析
“厘米的认识”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是“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通过一年级上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 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物体的长短。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并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一、说教材
㈡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数学学科,全班共有32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13人,大多学生接受能力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能及时辅导。其余的几名孩子情况有所不同。这些学生有的是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带或寄在亲戚家里,根本就没人辅导,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长、短 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物体的长短。学生们一般都有一把直尺,知道尺是测量物体的工具,但对“长度单位”不理解。
一、说教材
㈢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一、说教材
㈣教学重点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㈤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㈥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
二、说教法:
通过创设有趣生活情境,设疑导入,我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
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吸引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在头脑中形成厘米的长度观念
三、说学法: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㈠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统一长度单位必要性;
㈡ 亲身实践,深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㈢ 认识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㈣ 学习测量,巩固对厘米的认识;
㈤ 巩固练习;
㈥ 收获总结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展示动画:阿福的新衣。
2.小组讨论:师傅和徒弟量的都是三拃,但是衣服却做短了,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感悟:师傅和徒弟都用自己的一拃作为标准来量,测量的的标准不一样,
结果衣服就小了。
★设计意图:学生从一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萌发创造力。孩子头脑里也留下了长度单位的初步感知。
第二环节:亲身实践,深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㈠组织学生用不同工具测量课桌短边的长度。
如: 用手量,用文具盒,长短不同的铅笔来量。
★设计意图:亲身实践,深入体会
㈡交流讨论:用这些工具测量物体长度效果怎么样?用什么工具测量好呢?
★设计意图:思考质疑,引入新知
第三环节:认识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一)认识尺子
课件出示一把放大的厘米尺
学生观察学习刻度、0刻度、厘米的字母cm表示方式
并加以认识。
(二)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学生尝试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观察发现:直尺上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学生在尺上比出1厘米,把尺移走,再看看1厘米有多长。
3.闭上眼睛,想象:1厘米大约有多长?再次比出1厘米的长度。
4.尝试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如: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
★设计意图:充分感知,丰富表象
(三)认识几厘米
学生观察、交流:我们已经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从尺上还能找到几厘米?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降低难度
第四环节:学习测量,巩固对厘米的认识
1.观察并估测这块橡皮大约有多长?学生交流估测的方法
2.学生实测。
3.判断量法,课件出示典型错例,学生讨论得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厘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初步建立“厘米”的空间观念,规范测量方法,为估量物体长度意识的培养做好铺垫。逐一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厘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初步建立“厘米”的空间观念,规范测量方法,为估量物体长度意识的培养做好铺垫。逐一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 (约15分钟)
1.估一估,再量一量。
实物的长 估一估 量一量
数学课本短边的长 大约( )厘米 大约( )厘米
文具盒长 大约( )厘米 大约( )厘米
2.课件出示断尺,学生讨论:尺子断了,可以怎样测量呢?
★设计意图:孩子喜欢动手实验,这样的活动既使学生复习巩固了对厘米的认识,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数学日记的认识与兴趣,又促使学生去思考、创作,学生学得更有趣。
第六环节:收获总结 (约3分钟)
由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师质疑:如果测量学校操场的长,你觉得用厘米作单位合适吗?
★设计意图:增强应用数学意识,同时为下一课《认识米》的学习做准备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
★设计意图:体现了数学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热,更好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