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细菌》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4.2《细菌》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02 13:3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细菌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细菌的形态结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细菌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但又看不到的生物体,是生物界中一类重要的生物。一提起细菌,同学们可能会联系到疾病,感到细菌很可怕,通过本节《细菌》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形成对细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的认识,更深入了解细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
本节内容是在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教材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细菌的个体很小,观它的形态需要在高倍显微镜和电镜下才能观察到,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了解了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细菌突出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没有叶绿体,这就决定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细菌靠分裂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其几乎无处不在。
2、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
3、教学难点:
细菌的结构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中的植物、动物和生物圈中的人,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已学会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具备了独立学习本节课部分内容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通过对第一节《细菌与真菌的分布》的学习,他们对本节课涉及到的有关细菌与人类关系,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细菌的繁殖、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的知识,缺乏认识,难以理解。
四、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指导
观察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完成课堂相应任务,培养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师:10亿个细菌相当于一个小米粒;细菌有球形、杆形、螺旋形。
(追问)你知道用什么仪器观察细菌吗?
生:高倍显微镜或电镜。
师:PPT中出示电子显微镜的图片,说:“这就是电镜,可放大300万倍。”
我们要用放大万倍的电镜来观察细菌,说明细菌的个体...
生:很小。
师: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来看电镜下针尖上的细菌。(PPT出示:电镜下针尖上放大不同倍数的细菌)同学们可以看到当放大数万倍的时候,我们才能清楚地看见每个细菌的形态,所以说细菌才是真正的“小人国”。
(PPT出示:电镜下不同形态的细菌的图片)
大家来看这几张图片,这是电镜下的各种形态的细菌,最上面2个是放大16000倍的球菌;中间2个是放大4455倍的杆菌;最后2个是放大了3400倍的螺旋菌。
(追问)细菌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个体?
生:单细胞。
师:为什么是单细胞的?
生:因为每一个细菌都可以独立生活,所以是单细胞的。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图片让学生对细菌的形态、大小有一个更直观的认知。既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师:虽然细菌的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PPT出示:电镜下细菌结构示意图)
这是一张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结构图,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根据PPT上的要求完成活动二。
活动:细菌的结构
请同学们参考教材P73页细菌结构示意图,利用老师给出的材料,小组合作将细菌结构拼在纸上,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5分钟)
完成的小组将本组的拼图贴到黑板上,我们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既快又好。
(学生合作完成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
生:学生按照要求小组合作认真完成细菌结构图的拼图,完成后上黑板贴
完成的拼图。(要求要写上组名)
师:时间到后,请贴上拼图的小组对本组的拼图进行解说。(教师要对每个
展示的小组拼的情况作出评价,如是否美观、名称标注的是否正确。)
生:小组内学生代表解说本组拼图,解释细菌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认知细菌的结构,在拼图过程中加深对细菌结构的学习和理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在展示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