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将所有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是古代不同地区的文字图示。
古代西亚楔形文字“鸟” 古埃及文字“太阳” 商代甲骨文“日”
据此推知( )
A. 文明发展兼具多样性和一致性 B. 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C. 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 D. 古代亚非文明走在世界的前列
2. 波斯帝国都城遗址的石柱上雕刻着波斯国王居鲁士。他穿着伊朗西部高原埃兰人风格的外袍,戴着埃及风格的王冠,系着亚述和腓尼基风格的绳结,身后是波斯风格的四个翅膀。这体现了( )
A. 波斯帝国的希腊化现象 B. 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融
C.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样态 D. 经济发展对艺术的推动
3. 中世纪的欧洲庄园有公共牧场、草场、林地或池塘,供全体居民使用,还拥有绝大多数的农具和牲畜,一般不从外界购买商品。这体现欧洲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 自给自足 B. 等级森严 C. 自由开放 D. 外贸发达
4. 古代阿拉伯人把商人看作最受尊敬的人,“商人”一词含有“聪明人”之意。正直的商人被认为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典范。这表明古代阿拉伯( )
A. 推崇道德建设 B. 致力对外扩张 C. 注重商业经营 D. 推动东西贸易
5. 1100年,英王亨利一世加冕时颁发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又特别标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该宪章( )
A. 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 体现了王权有限的思想
C. 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 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
6. 镰仓幕府时期,将军对被称为“御家人”的武士头领施“御恩”,承认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并授予其新的领地。“御家人”要宣誓效忠将军,必须服从将军的命令,有战事的时候要随同作战。这一制度的实施( )
A. 吸收了唐朝的制度成果 B. 确立了封建庄园制度
C. 强化了天皇的集权政治 D. 巩固了武士集团统治
7. 在中世纪后期的西欧自治城市里,市民热衷于制定具有本城市特色的法律,将全民参政、司法独立、理性取证等原则写入其中。这一现象( )
A. 得益于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B. 源于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
C. 推动了罗马法律体系的完善 D. 反映封建阶层特权的终结
8. 关于津巴布韦的巨石建筑群,19世纪欧洲殖民者主观地认为当地黑人根本不能修建这么宏伟的建筑。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系统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确认巨大的建筑群是该地黑人文化的典型代表。这表明( )
A.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的发展 B. 非洲文明成就处于世界前列
C. 立场和偏见影响历史解释 D. 殖民侵略导致非洲文明衰落
9. 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威尼斯的商人可以用汇票购买商品,也可以把汇票存入银行,或兑换成现金,支票开始逐渐盛行起来。这一现象反映出该时期( )
A. 商路中心的转移 B. 契约规则的确立 C. 价格革命的影响 D. 商贸规模的扩展
10. 16世纪诞生加尔文教认为,世俗国家作为上帝设在人间的权力机构,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应该顺从政府,而不是与它为敌。这一思想( )
A. 维护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 有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C. 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D. 主张建立政教合一制的国家
11.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善于用数学推理来解释宇宙的状况,他认为学者对其探讨的问题应先持全面性的怀疑,然后从事物的本质本性去推断真理真相。其观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 否定神学世界观 B. 强调人性尊严
C. 尊重知识的力量 D. 彰显理性精神
12. 卢梭指出,法律是“公意”,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不但有决定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利,而且有通过起义推翻违反契约和法律、实行暴虐统治的君主的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 )
A. 三权分立 B. 主权在民 C. 君主立宪 D. 人非工具
13. 18世纪英国主要港口的运输量(单位:千吨)
港口 1702年 1788年 增长倍数
伦敦 140 315 1.3
利物浦 9 76 7.4
怀特黑文 7 52 6.4
布里斯托尔 17 38 1.2
据此推知,当时的英国( )
A. 已经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B. 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C. 工业发展促进市场拓展 D. 出现大规模的经济衰退
14. 实用科学研究的代表人物西门子集工程师、发明家、大企业家于一身,他创立了著名的西门子公司。此外,西门子还于1886年创办了国立物理技术研究院。西门子的经历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
A.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 欧美多个国家同时发生
C. 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 D. 垄断组织推动技术创新
15. 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肯定农民和资产阶级剥夺、购买教会和贵族的土地和财产的合法性,保证人人有自由和平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这表明法国《民法典》
A. 以法律方式维护了法国革命的成果
B. 旨在打击王党复辟维护共和政体
C. 为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提供法律依据
D. 否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
16. 林肯政府1863年颁布的《大赦与重建宣言》中指出,一切参加叛乱的人,只要宣誓忠诚并捍卫美国宪法和联邦政府,遵守和支持国会和总统所颁发的关于奴隶制问题的法律和宣言,将一律获得总统的赦免。林肯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维护国家统一 B. 谋求国家独立
C. 废除黑人奴隶制 D. 巩固美国经济
17. 1892年英国漫画杂志《笨拙画报》刊登了一幅名为《我、都是我的》漫画,描绘了英国开普殖民地议会议员塞西尔·罗德斯手拿电报线,脚踩大地的形象。该漫画( )
A. 揭露了殖民主义深重罪恶 B. 密切了非洲大陆的整体联系
C. 折射了列强瓜分世界的时代特征 D. 体现了英国拯救非
洲的伟大功绩
18. 下图为《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课的学习聚焦,该段历史叙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 )
学习聚焦
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逐渐形成的条件下,欧美国家逐步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制度。
A. 剩余价值学说 B. 阶级斗争主张
C. 空想社会主义 D. 唯物史观理论
19. 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总结:“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到决定作用。”马克思意在说明( )
A. 资本主义制度仍处于上升阶段 B. 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C.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尚有待检验 D. 巴黎公社败于没有国际支援
20. 1920年,苏维埃政府颁布了租让法令,外国资本家可通过独资、合资及提供技术援助等方式获得矿产、森林等经营权,产品实行分成。美国哈里曼公司是较大的租让企业之一。这反映了
A. 美苏利益的趋同 B.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 战时政策的完善 D. 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
21. 甘地认为,发展手工纺织运动可以使人远离大城市而生活,是对每个人都应从体力劳动中获得生活必需品原则的践行,是印度人民摆脱英国人剥削取得自治的必由路径。这一主张意在
A. 抵制西方工业文明成果 B. 推动印度自治和独立
C. 恢复小农经济发展模式 D. 促进民族纺织业发展
22.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 )
A. 冷战格局的扩展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美苏直接对抗 D. 联合国势力的扩张
23. 《联合国宪章》中明确指出,“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依据之友好关系”。上述原则的提出( )
A. 改变了战后国际秩序 B. 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
C. 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 缩小了全球贫富差距
24. 第一次柏林危机期间,苏联封锁水路通道却开放空中走廊;第二次柏林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两国首脑秘密来往,信件达25封,且事后架设“热线”电话,这反映出美苏
A.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战略 B. 寻求建立国际战略平衡
C. 对峙中规避风险自我节制 D. 放弃核威慑以维持均势
25. 1960年,尼日尔从法国殖民统治下宣布独立,并与法国签订了“移交权力”的协定,规定尼日尔政府须任用法国人担任政府私人行政助理和内阁总监,高薪聘请法国顾问任职政府关键部门,参与政府的重要决策。该协定( )
A. 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 为尼日尔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C. 保留了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 D. 延续了法国在尼日尔的统治政策
26. 从1950年起,南斯拉夫实行工人自治,下放权力;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提出的《行动纲领》,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由此可知,东欧国家改革( )
A. 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B. 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C. 力图探索独立发展的道路 D. 完全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27. 20世纪下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出现扩大化与多层次化趋势。如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工程技术人员阶层,以“白领工人”为主体的职员阶层,以“蓝领工”为主体的体力劳动者阶层等。这一现象源于( )
A. 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发展 B.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D.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28. 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进行福利改革,主要措施有:把与社会福利有关的部分资产,如医院等出售给私人或私营部门;削减国家提供的福利。上述改革措施表明,英国( )
A. 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备 B. 福利国家制度已废除
C. 取消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兼顾社会效率和公平
29. 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史无前例“史料大爆炸”,“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巨量史料展现在所有学者面前,而且能呈现史料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往用100年也做不到的事,主要得益于( )
A.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B. 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
C. 文化多样性得到维护 D. 史学理论取得了突破
30. 2000年12月,欧盟尼斯峰会决定组建一支自己的部队。2003年3月欧盟部队开始在马其顿共和国执行维和任务,这是欧盟部队首次在欧洲地区执行军事维和任务。这反映( )
A. 经济全球化加强 B. 北约部队任务已经完成
C.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D. 欧盟各国分歧已经消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本卷共3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6分,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建城初期的罗马,饮食较为节制。大多数罗马人一日三餐相当简单,肉在罗马人的餐桌上是比较奢侈的东西,民众的主要饮料是水。烹调器具大部分是用粗陶所制。罗马家庭没有专门的厨房、餐厅,就餐时坐在桌子旁,伴有祭祀神的仪式。共和国末期,罗马在地中海地区扩张,被征服的行省向罗马缴纳赋税,罗马也深受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影响。面包和水果的种类增多,东方来的柑橘也成为了他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随着农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肉成为了罗马人的普遍食物。他们根据参加宴会宾客数量的不等设置规格大小不一的餐厅,餐厅中的摆设器具极其讲究。各种宴会频繁举行,而且宴会中主人都极其讲究排场,就连吃饭的姿势也由原来的坐着变成斜躺着,整个宴会还有娱乐活动助兴。
-摘编自田丽霞《试论共和国末年罗马人饮食文化与社会现状变迁》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饮食文化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真正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从来不是狭小区域性的,而是跨国的。正是地中海的贸易网络,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北部。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贸易中心转向大西洋,才孕育出了荷兰、英国这样的海上强国。到1850年,英国世界贸易总额占世界约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概要》
材料二: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单位:%)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0年 32 23 13 10
1913年 14 36 16 6
-摘编自【德】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19世纪中期确立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地位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战后,《凡尔赛和约》奠定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成为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为此,英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德国扩军、毁约,以振兴德国;另一方面,又迫使法国接受有利于德国的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从而防止出现一个支配欧洲的军事强国。鉴于德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反苏的倾向,英国当局认为如果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使苏德之间发生冲突,在战争中两败俱伤,那么英国的霸权和利益就能安然无恙。
-摘编自陈伟新《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及其启示》
材料二: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正式抛出了其“三环外交”的方针。他说:“当我展望我国未来时,我认为,在自由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是并存的……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
-摘编自【美】G.P.奥顿《西德、法国和英国的外交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的外交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绘制英国“三环外交”示意图。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英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参考答案
1. A 2. B 3. A 4. C 5. B
6. D 7. B 8. C 9. D 10. B
11. D 12. B 13.C 14. A 15. A
16. A 17. C 18. D 19. B 20. D
21. B 22. A 23. B 24. C 25. C
26. C 27. A 28. D 29. B 30. C
31. 变化:食物种类日益丰富,烹调工艺技术提高;饮食环境的改善;饮食文化世俗化和娱乐化。
原因:罗马疆域扩大,物产的丰富;融合了被征服地区的饮食文化;农业经济的发展;社会、政治和宗教活动的需要。
32.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世界贸易中心向大西洋转移,带动了英国商贸的发展;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渐确立.为其海外殖民贸易提供了政治保障;英国利用其海军优势,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确立了其海外扩张的优势;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拥有“世界工厂”之称,充足的工业品为其海外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英国秉持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2)变化:英国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
影响:国际贸易总量增速放缓;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加剧了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3. (1)外交策略:绥靖政策。
影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加速苏联于西方国家的不信任;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2)示意图:
出发点:二战后美苏冷战;二战后英国实力下降;二战沉重打击了世界殖民体系;美国插入欧洲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