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I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公元前4000年前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迅速发展,以庙底沟期或庙底沟时代为代表,自然形成文化圈层结构,无论是从地理还是文化的意义上,都为此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反映出( )
A. 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 仰韶文化最早形成文化圈 D.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2.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意在给士族以政治上的特权来换取士族对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的支持。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
A. 意在保证士族门阀特权 B. 利于预防地方割据重演
C. 深受特殊社会环境影响 D. 推动官吏群体的儒家化
3. 下表是汪盼玲《中国婚姻史》对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的统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朝代 隋 唐 宋辽金 元 明 清
节妇烈女数 16 54 94 137 308 613
A. 隋唐时期贞洁观念较为淡薄 B. 宋之前妇女社会地位相对较高
C. 宋以来妇女的反抗意识增强 D. 元明清时期主流思想渐趋保守
4. 将下列内容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毛主席亲自按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
②“本官奉命接受台湾、澎湖列岛地区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之投降,感谢协助我们光复台湾的同盟国家。”
③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道德是奴隶道德,是“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必须引进西方的科学和民主。
④俄罗斯式的革命,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得住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A. ③④②①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②④①
5. 考古学界目前发现了公元前8-前6世纪地中海地区的大量商贸证据:在位于东地中海沿岸的赫拉神庙中,出土了大量东方和埃及的象牙和青铜制品,还有大量的塞浦路斯陶瓶。关于古代地中海文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商业贸易居于主体地位 B. 形成统一的商贸网络
C. 存在长途及跨区域贸易 D. 东西方文明核心趋同
6. 有学者指出,西欧的庄园与外界联系并没有断绝。农奴自营地生产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也在市场出售,庄园也从市场购买生活必需品和一些奢侈品。材料主要反映了庄园经济( )
A. 体现完全自给自足的特征 B. 使农奴获得了自由身份
C. 带有一定商品经济的属性 D. 加速封君封臣制度衰落
7. 16世纪后半期,随着马尼拉帆船贸易开通、一些中国商人、工匠、水手等到墨西哥和秘鲁侨居经商或做工。由于这些人是从福建月港经由马尼拉辗转而来的,因而被称为“马尼拉华人”。材料主要反映了该时期( )
A. 太平洋贸易体系已形成 B. 存在洲际之间人口流动
C. 当地华人规模不断扩大 D. 中国海禁政策开始松动
8. 1767年,北美殖民地咖啡馆从早餐到晚上11点,全天都有茶和咖啡供应。到了1775年,咖啡馆菜单上的主要饮料是咖啡,茶已不再供应。材料反映了( )
A. 经济活动受政治环境影响 B. 欧美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 咖啡的生产加工工艺提高 D. 世界殖民体系初步瓦解
9. 拉丁美洲土生白人精英大多是卢梭的虔诚追随者。他们既支持独立、捍卫民主。又主张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威权体制,其理想社会是贵族共和国而不是民主共和国,土生白人精英就是这个体制的“头部”,天然地代表人民与公共意志。据此可知土生白人精英( )
A. 全盘接受欧洲启蒙思想 B. 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启蒙思想
C.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 构建真正平等民主的新秩序
10. 1830年9月,世界上第一张客运火车票诞生。火车票开始没有固定的标准,有些甚至用象牙或者金银制作以彰显旅客尊贵的身份。随着铁路的发展,标准化的火车票应运而生。这一变化说明( )
A. 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消除 B. 科技进步促进生活水平提高
C. 工业革命冲击等级秩序 D. 工业标准化城市开始启动
11. 1919年《魏玛宪法》规定: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德国总统掌握德国全部武装力量之最高统帅权。德国总理和各部部长行使其职责,应取得德国国会之信任。由此可知,德国当时设计政体是( )
A. 共和制 B. 君主立宪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12. 1979年,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院长在“一五计划”纪念会上提出:要揭露借改善计划制度之名,而引向“市场社会主义”方向的“伪善建议”。此提法反映出苏联( )
A. 工农业得到全面发展 B. 尚未摆脱“斯大林模式”
C. 应对西方经济“滞胀” D. 提倡改革计划经济体制
13. 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的几条修正案,使受益人增加了1000多万;另外,杜鲁门还促成了《公平劳动标准法》中的12项修正案,将工人的最低工资从1945年的每小时40美分提高到1950年的75美分。该材料主要表明美国( )
A. 通过立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B. 政府财政负担较为沉重
C. 工业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D. 福利保障范围较为广泛
14. 清末,有女学生骑马外出,遭人嘲笑说瞎逞能;于是有人绘图《女士走马》刊登于《星期画报》,为女学生辩解。该绘图反映了清末( )(最佳答案)
绘图部分文字:咳,说这话的,就算顽固到家了。古人教女子办家里的事,是他的天职;没说过教女子不懂外边的事。现今盼望中国自强,女子会骑马,正是自强的苗头儿。请问当年那花木兰替父从军,谯国夫人领兵打仗,他们都不会骑马吗?
A. 女性已有自由和平等理念 B. 洋务运动促进男女平等
C. 社会生活受西方思想影响 D. 社会转型之际观念冲突
15.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一超”与“多强”进行着激烈的博弈,一方要打造单极世界,其他方要推进多极化。近30年过去了,多极化不断推进,单极“梦想”日渐遥远。据此可知( )(最佳答案)
A. 单极世界的本质是霸权主义 B. 政治力量博弈影响世界格局
C. 强权政治试图操控国际秩序 D. 超级大国决定世界发展趋势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1933年中共中央机关驻扎地变迁及时长一览表
时间 驻扎地 时长(月)
1921年7月-1922年11月 上海 16
1922年11月-1923年2月 北京 3
1923年2-4月 上海 2
1923年4-7月 广州 3
1923年7月-1927年4月 上海 45
1927年4-9月底 武汉 6
1927年10月-1933年1月 上海 63
合计
138(其中驻扎上海为126个月)
——摘编自姜楠、忻平《中共中央驻沪时间考》
材料二 1927年9月,在进攻长沙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随后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0月7日,毛泽东率部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同土地革命是分不开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动农民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工作只在个别地区试行。随着根据地逐步稳定,在边界各县掀起全面分田的高潮。到1928年初,党先后发动近百次武装起义,各地武装起义蜂起的时候,中共中央仍然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依旧放在城市。实际上,从外国搬来的“城市中心论”是脱离中国实际情况的。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井冈山根据地斗争,代表着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21-1933年间中共中央机关驻扎地变迁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并分析其蕴含的革命智慧。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2世纪末的伦敦人口有4万左右,伦敦街道非常窄小,整天都挤满了人、狗、马和猪,街道两旁排满屋子和店铺,有139座教堂,每小时都能听到钟声。……伦敦市民威廉在1175年赞叹:“伦敦享受着新鲜的空气,笃行着基督的教诲;它拥有坚固的城防以及自然优美的环境;市民以它为荣耀,女人含蓄有礼。伦敦是座幸福的城市,不仅百业俱兴,还是养育高贵人物的摇篮。”……伦敦城墙内,各地的货物琳琅满目:俄罗斯诸国出产的毛皮、阿拉伯的黄金、埃及的宝石、中国的丝绸,当然还有法国的酒。城外还生产、出售许多廉价的商品。欧洲中世纪城镇最初受到其地区的贵族、主教或者修道院的管制,地主可以向城市居民征税和维持秩序,但城市的富有居民商人们早早就开始反对这样的操作,他们强烈要求拥有商业人士的特权。有的贵族迫于暴动和反抗发布“自由特许令”,有的是自愿发布,也有部分居民为了获得特权而付出很大的一笔财富。
——摘编自杨宁、李韵译《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概括12世纪伦敦的城市面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市民取得城市自治权的方式并分析城市自治的意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在权力、效率等方面显得软弱无力。二战后期,盟国各方面都出现了建立强有力国际组织的呼声,联合国应运而生。联合国设立了安全理事会,被全权赋予制裁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在表决机制中也未要求全体一致,取得包括常任理事国在内的三分之二多数票即可。联合国的设计者还赋予了五大国“世界警察”的身份,这五国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凸显了大国维护世界秩序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联合国也更为重视和保护弱小民族的主权与利益,使民族自决第一次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并对非自治领土(即殖民地)和托管领土提出了明确规定,促进了世界的非殖民化进程。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盟国在战时所勾画的战后秩序与实际形成的秩序有着相当的不同。原先共同作战一同谋划战后安排并分担维护世界和平重任的盟国,战后数年便分成敌对的西大阵营。国际秩序出现了最初所意想不到的变化。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意图。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后半国际秩序出现了怎样“意想不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19世纪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488年 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1689年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776年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1517年 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1789年 法国发表《人权宣言》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536年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1861-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
1543年 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870年 意大利统一
1687年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871年 德意志颁布1871宪法
(1)根据材料,归纳出三种历史进步潮流。
(2)选择其中一种潮流,阐释其对近代世界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C C A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D 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
16. (1)特点:频繁迁移,长期驻扎上海;以南方城市为主
(2)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为特点,强调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的农村革命道路
革命智慧: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原则。
17. (1)市内拥挤;宗教活动是人们(精神)生活重要内容;商品经济繁荣,城市是政治、商业活动的中心;环境优美、城防坚固;市民具有一定的素质,自治意识强。
(2)方式:城市与封建主谈判,或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意义:城市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18. (1)意图:维护世界和平,注重集体安全;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重视和保护弱小国家或民族的利益;提倡民族自决。
(2)变化:美苏两极对峙。
原因:美苏之间存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根本冲突。
19. (1)进步潮流: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隔绝逐渐连为一体;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兴起;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2)选择: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隔绝逐渐连为一体;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交流;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