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经过六年以上的课堂语文学习,但是学生们对如何阅读文本还很陌生,尤其是经过三年的疫情,学生已经习惯了网络上短、平、快的知识灌输.很多次,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对面书本中的文字,仅仅只是一眼带过,然后木然的等待着老师的“投喂”,既缺乏对文章的熟悉,有缺乏对文字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掌握体会情感、体悟主旨的方法,领悟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形成尊重动物,善待弱小的意识。
语言运用:品味描写和抒情文字,培养学生热爱和观察生活的习惯。
思维能力:细品文字和细节,学会体味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审美创造:理解 “我”情感变化的原因,认识到尊重生命、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细品文字和细节,学会体味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领悟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形成尊重动物,善待弱小的意识。
2.理解 “我”情感变化的原因,认识到尊重生命、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梳理,对作者笔下的三只猫有了初步的了解。昨晚,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参考昨天填写的表格,选取一只你最喜欢的猫,根据它的特点为它取个名字,并写5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介绍一下自己在家中的生活经历。我从中选取了三只优秀的猫咪代表,请他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同学们的自我介绍都十分生动地概括了每只小猫的特点。第一只小猫鲜活而快乐。第二只小猫十分活泼,第三只小猫忧郁.这三只不同的小猫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最后的结局都是“离开”了这个家庭,可是它们在家生活期间,在家庭中地位是一样的吗?
一、“我"与猫:一段不对等的情感羁绊
快速默读课文,根据表格要求在课文中圈画出相关词句,回答问题.
解读:“一缕的酸辛”“不要紧”看出“我"的难过程度之低,可以读出此时“我”内心的平静;“怅然”“愤恨”“诅骂”则是“我”所爱之物被夺走后的不甘和愤怒;十分的难过、难过得多表现出懊悔、痛心和深深的自责。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很矛盾的地方?
是的,作者三次养猫,明明从态度上看,他们家更喜欢第一二只猫,但是为什么会因为第三只不讨人喜欢的猫而有更强烈的情感呢?
明确:因为它的亡失与我直接的关系。“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设计意图:用完成表格的方式,将上节课学习内容与本节课进行自然过渡。同时,将单元目标中的学习默读落实到位,通过默读的形式,让学生再一次的熟悉课文文本,为接下来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进行分析奠定基础.)
二、“我”与“我”:一场痛彻心扉的自我反思
提问:“妄下断语"是什么意思?文中“我”和家人下了哪些断语
明确:这个词的意思是胡乱、随意地作出判断.断语,指的是做出的判断.
a。“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b.“真是‘畏罪潜逃'了。”
c。“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d。“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
提问:是否可以改成:我很愤怒,叫道 :“一定是猫 !”和妻听见了……便道:“是猫咬死的。”
明确:不能。文中的句a肯定、反复的修辞强调了“我”的愤怒和确信,表现了“我”的武断,感叹号也使语言在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句d以反问句式强调了对判断的肯定,略带讽刺的语调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猫的罪状。
提问:“我" 如此坚决地认为是第三只猫干的,到底有没有真凭实据呢?(没有)“妄”是什么意思?(轻率地、 胡乱地)文章中那些词语或者句子能表现出“我”的结论是没有根据的,是轻率的、胡乱的呢?
明确:“似乎特别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中的“似乎”。
“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找了半天,却没找到。"“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体会倒装句的作用)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体会中间逗号的作用。)(板书:不客观)
提问: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第二只猫身上,还会有这样的推断吗
明确:不会,这种判断来自于“我"的偏见,来自我的以貌取人。(板书:不公正)
提问:是什么的出现让“我”认识到自己冤枉了第三只猫呢?
明确:一只黑猫的出现.①“黑"与“花白"的颜色反差之巨大,体现了“我”对第三只猫犯下了严重错误的可能。②人们常说“黑白分明”,正是因为黑白颜色上的差异,使得作者以及读者的内心变得“分明”了,于是作者一瞬间就认定是自己的主观臆断害死了第三只猫,继而情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做出铺垫。
提问:知道事情真相以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听30~34段的范读,并画出朗读中的重音。
明确:悔恨、愧疚、自责、强烈的负罪感。
提问:当作者知道自己冤枉了一只无辜的猫,作者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明确:用了十二个“我",大量的短句,用第一人称,自我剖析的方式内心深深的伤痛、忏悔和自责。
提问:“我"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把这种自责外化为切实的行动。请在文中找出来相应的语句来。
明确:“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师小结:“我"在制造冤案后首先想到的是自我反省,自我解剖:主观臆断→以貌取人→偏见待人,步步深入,直抵内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理解“妄下断语”并找到相对应的语句,通过改动、朗读等方式,理解作者的材料安排和特殊句子的用法和意图。第二部分是对作者情感的情感变化的体现,这一部分的体会,以朗读的形式,既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点,指导了学生的朗读技巧,也在无形中,让学生领会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
三、“我”与它、他、她:一回关于人性的探究与观照
“我"的反省似乎来得晚了些,逝去的生命终究是不会再回来了。如果可以穿越时空,你们觉得“我"会怎么做
明确:去救猫。用客观的、公正的眼光看待第三只猫.
提问:除了穿越回来的“我",请大家找一找,文章还有人能够救第三只猫吗?
预设:
三妹—-“逗”“挂在它颈下”“立刻”“一部分"……这些细节可以分析出,三妹在她的眼中,猫仅仅是供她玩逗取乐的一个玩物.当芙蓉鸟事件发生后,她又是第一个找到猫,并且叫道“猫在这里了。"这个“叫”格外刺眼,把她想要惩处猫的迫切展现了出来.——不平等。
张妈——从张嫂的话语和行动看出来,张嫂是对第三只猫好的,但是她的地位注定她无法救猫。“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连用两个感叹号,将她对张妈的责怪、愤怒、质问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面对这样的发难,张妈只是“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她的沉默里,有身为下人的不可说,恍惚间,那个沉默的张妈和那只猫有何不同呢 一个被嫌弃不得爱,一个被责怪不得尊重 ;一个被迁怒默默无言,一个被冤枉无处诉说。身处社会的底层,挣扎不得,亦逃脱不得.—-不被尊重、身份阶级的隔阂。
李妈——“猫,猫!又来吃鸟了!”一个“又”字透露了很多东西。首先,李妈曾经亲眼看见了那 只黑猫来吃第一只鸟的事实,否则何以言“又”;其次,面对我们之前对第三只猫“作案”的分析和“我”责打猫的情况,李妈并没有说出猫不是“凶手”的事实。她不知道是碍于自己帮佣的身份还是生性冷淡,明明知道真相确不说,成为了这个悲剧的旁观者。——不关心、冷漠。
提问:这么看来,除了已经自我反省的“我”可以救他,在这个家中,第三只猫是必死无疑了。那第一二只猫可以避免死亡或者亡失的命运吗?
明确:不行,它们的命运看似是“天灾"与“人祸”,其根源来自于它们的弱小。弱小到无人关心。
提问:同学们,分析到这里你觉得文章中的三只小猫,其实还象征什么呢?
明确:像张妈那样的社会中的弱小者。补充:《猫》出自郑振铎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写于1925年11月。当时的中国社会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普通百姓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岂止是猫,一切弱小者的命运总是悲剧性的,不幸和灾难随时会降临到他们身上。作者深受“五四”精神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小结:所以,这篇文章中,被冤死的是猫,可死去的何止是猫,连同人类那些有条件的宠爱、身份阶级之间的隔阂以及不应存在的冷漠,都随那只猫的结局都被揭露了出来。事实上,文章的强权者如“我”“妻子”,在不同的环境下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弱者。任何一个人,你、我、他都有成为弱者的可能,都可能变为这只无法为自己辩解的“猫"。
提问: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以后当我们遇到弱者,我们该怎么做呢
明确:从客观、公正的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关心、尊重、平等的态度的对待他们.
总结:滴水见人生.作者看似在讲述 “三只猫"的故事,实际上写尽了世间百态:小说通过三只猫的悲剧命运,来折射人性的善恶,感知人情的冷暖;以无情的自我解剖和深刻的自我反思来激发起人们向善向上的力量。透过小题材,洞见大人生! 这就是郑振铎先生的《猫》这篇小说恒久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概括和升华,从对待事物不能主观臆断和偏见待人深化到对弱者的同情和关切。这篇文章作为小说来看,除了“我”与猫之外,还有其他的人物,对这些人物的分析,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扩展他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