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学段 小学中段
教材版本 部编小学语文 年级 三年级
课程标题 《我变成了一棵树》
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有趣经历,感受其中奇妙的想象。 2.引导学生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
教学重点 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有趣经历,感受奇妙想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
基于微能力点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策略 在课堂教学环境中,适当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和思维创新上的冲击,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愿意参与带教学中来。比如在本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的导入部分,我利用爱奇艺给学生播放七十二变的孙悟空的相关视频,从视觉上感受孙悟空的变化多端,神通广大,从而启发学生,如果自己也是孙悟空,更想变成什么?由这个问题的展开而引出本课的关键字“变”,由此导入课文的学习。 在讲授到课文中的“我”被妈妈带来的美食馋到流口水的时候,其他小动物都误认为那是牛奶撒了,眼泪等,这时可以由此引出我本堂课想要教给学生的另一条想象的方法“联系特点”,也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或者画一画,这与口水形态相似的液体还可能是什么?当同学们的课堂任务完成后,我可以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将我拍的学生作业内容投屏到大屏上,再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创新想象去表达。
学情分析
本班有2名汉族学生,其他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因为是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学生,所以班里除了8名学生的基本知识比较薄弱外,其他学生基本达到三年级学生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兴趣,积极回答问题,乐于参与班里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乐于思考,乐于表达。 但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难情绪。特别是那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论在理解还是表达上有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本班一直延用“一带一”的互助学习模式。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请看视频(爱奇艺播放视频),假如你是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你想变成什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想象的翅膀继续学习这篇和变化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从视觉上感受孙悟空的变化多端,神通广大,从而启发学生,如果自己也是孙悟空,更想变成什么?由这个问题的展开而引出本课的关键字“变”,由此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1、从上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的问题看,大家对“我”为什么会变成树和变成树后发生的事很感兴趣,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文。 2、师:找到答案了吗?“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板书画树) 原来竟是因为贪玩,不想被打扰。(贴板书1) “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什么事?(贴板书图) 同学们读书真细心,我变成一棵树后竟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你们能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想变成树的原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变成树后发生的奇妙的事? (1-4原因;5-23奇妙事) 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能和大家分享你的方法吗?(板书提示)好办法,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我们就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感受奇妙,发现特点 师:接下来请小组合作,你觉得哪些想象最有意思,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跟同桌交流,说说理由。 预测: ①英英怎样变成一棵树的。 指名读出英英的惊奇,引出想象的秘诀一,把变化的过程写具体,可以让想象变得具体。 这里可用爱奇艺播放小树苗变成一棵树的视频,引导生在读这部分内容时也能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小树苗,带着动作来读。 ②树上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 师:这棵树太神奇了,不长果实长鸟窝,还是不同形状的,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形状的?用省略号,留下想象的空间,更吸引人。 这里可以请几位同学上来利用希沃白板,在大屏上的“大树”上画出自己认为有的形状的鸟窝,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更有参与感。 ③鸟窝被风一吹就能跳舞。 师:你觉得鸟窝会怎样跳舞呢?做动作或说一说,你们的想象让这棵树变得更神奇了。(女生齐读第6自然段。) ④小动物和妈妈住进鸟窝。 师:只要我们愿意,不管是什么动物都可以住进鸟窝。它们住到树上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多媒体展示填空)树上可以长出各种形状的鸟窝,鸟窝里可以住小动物,这样的事我们平时能见到吗?想象中的事物都跟它们本身截然不同,看来通过变换它们的特点进行想象也可以让想象更有趣。(引出想象的方法二) 这个部分可以让学生将空里的词条自己拉进括号里,填错了,词条会复位,这样不仅学生参与了,也增添了学习的乐趣。 ⑤妈妈也来了。 师:是啊,英英也没想到妈妈也会来,他的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真是太紧张了,(男生齐读第9自然段)读出“我”的紧张和忐忑。 ⑥吃零食,流口水,小动物们讨论“我”的口水。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样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口水形态相似的液体)你们说得对,以后我们也可以像这样,联系事物的特点进行想象。看着小动物们吃零食,“我”馋得直流口水,如果你是树上的小动物,你会觉得这“水珠”可能是什么? 在讲到这部分时,可以引出本堂课想要教给学生的第三条想象的方法“联系特点”,也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或者画一画,这与口水形态相似的液体还可能是什么?当同学们的课堂任务完成后,我可以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将我拍的学生作业内容投屏到大屏上,再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创新想象去表达。这样,听得学生也能更直观地看到同学的奇思妙想。 听着小动物们的讨论,此时的“我”是什么感受?(饿) 是啊,“我”这么饿,小动物们不知道,妈妈知道吗? 既然妈妈知道,她为什么带那么多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 是啊,最懂孩子的就是妈妈,因为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微不至的。这篇课文中变化的事物很多,但唯一不变的是妈妈对孩子的爱,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读出妈妈对“我”的爱。 可在爱奇艺下一个有关母爱的音乐视频给学生观看,更加深学生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想象真有趣!想象真神奇!希望同学们也能借助这些方法,展开自己的想象,以《“我”想变成……》为题,写一个想象片段,发到群里与同学们分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