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导学案
适用年级:八年级 班级: 姓名:
1.识别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学习目标
2.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重难点 蛔虫和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一部分: 教材导读
观察 5-10蛔虫结构示意图完成图形填空,并阅读 P8-P9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①口 ②肠 ③生殖器官 ④肛门
1.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 除了蛔虫,线形动物还包括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3. 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有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的身体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
也与其他体节不同,而且比其他体节厚,如同在蚯蚓的身体上戴着一个环,称作环带。
4.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臂
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5. 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
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
1.蛔虫的哪些结构特点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答:①蛔虫为了避免寄生动物消化液,所以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
②蛔虫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数量多的受精卵,目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③蛔虫的消化道简单,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
2.大雨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
响?为什么?
答: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
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
蚯蚓在土壤中钻洞活动,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生长;蚯蚓的粪便中含有
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土壤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
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
影响。(因为蚯蚓能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肥力并改土壤善结构)
第三部分: 中考先知道
1.(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蛔虫的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
A.有口无肛门
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
D.有肛门无口
【答案】C
【解析】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扁平,呈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
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因此蛔虫的消化器官不同于涡虫的特点是有口有肛门,故
选 C。
2.(2022·福建·统考中考真题)蚯蚓能疏松土壤,取食落叶、生活垃圾等,并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
机物,增加土壤肥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蚯蚓是线形动物
B.蚯蚓能影响其生活环境
C.蚯蚓属于分解者
D.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答案】A
【解析】
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A不符合题意;蚯蚓能疏松土
壤,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蚯蚓取食落叶、生活垃圾等,并将其中的有机
物分解为无机物,增加土壤肥力,属于分解者,C符合题意;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
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D符合题意。故选 A。
3.(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在观察蚯蚓时,区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标志是( )
A.体节
B.刚毛
C.环带
D.环节
【答案】C
【解析】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
取食地面上的落叶。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
物。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蚯蚓的体壁有较发达的肌肉,通过肌
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蚯蚓的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完成。蚯蚓的前端有口,后
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所以,在观察蚯蚓时,区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标志
是环带,故选 C。
第四部分: 勤学多练
1.下列蛔虫形态结构的特征中,表明比水螅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的是( )
A.具有刺细胞
B.具有消化腔
C.具有口和肛门
D.身体辐射对称
【答案】C
【解析】
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
成;体内有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
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体壁由三胚层组成,消化道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因
此蛔虫形态结构的特征中比水螅在进化上等高的是有口有肛门和三胚层,C正确。故选 C。
2.小花同学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
A.防止蚯蚓缺氧窒息死亡
B.有利于蚯蚓运动
C.蚯蚓需要从水中获取营养
D.保持蚯蚓的韧性
【答案】A
【解析】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因此,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防止蚯蚓缺氧窒
息死亡,A正确,C错误;蚯蚓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的,B错误;蚯蚓的韧性跟体壁的肌
肉有关,D错误。故选 A。
3.下列动物个体与特征,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海蜇——腔肠动物,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血吸虫——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C.沙蚕——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
D.蛔虫——线形动物,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答案】C
【解析】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
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 不符合题意;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
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B 不符合题意;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C符合题意;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
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体表有角质层,后端为肛门,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4.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环带,②表示蚯蚓身体的前端
B.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C.腹面的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D.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答案】A
【解析】
蚯蚓的①环带位于身体前端,②端表示蚯蚓身体的后端,A错误;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B正确;蚯蚓
体内无骨骼,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C正确;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
解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正确。
故选 A。
5.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请回答:
(1)蚯蚓能够灵活地蠕动,与此有关的结构有______和______。
(2)蚯蚓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这属于______者。
(3)为探究蚯蚓对哪种植物的叶子更为喜好,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选择 4种树的叶片首先做了半分解和
未分解两种不同处理,于 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将每种叶片与土壤混合均匀后置于两个盆中,将数目相
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 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杨树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
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最为喜好。
由此说明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③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从而增加生态系
统的______。
【答案】
(1)刚毛;肌肉
(2)分解
(3)
①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灭菌;
②高于(或“大于”);杨树半分解叶子;叶片的种类和分解(腐解)程度;
③ 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
(1)蚯蚓就是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以及刚毛的配合,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
(2)蚯蚓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这属分解者。
(3)
①设计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据表可知,半分解叶的量比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多,说明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大于对未分解叶的消耗
量;表格中,蚯蚓对杨树的半分解叶消耗最多,说明蚯蚓对杨树的半分解叶最喜好。所以,根据表格可知,
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③根据第二题分析可知,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生态系统中生
物的种类越多,形成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第五部分: 思维导图
略
第六部分: 课后反思5.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导学案
适用年级:八年级 班级: 姓名:
1.识别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学习目标
2.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重难点 蛔虫和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一部分: 教材导读
观察 5-10蛔虫结构示意图完成图形填空,并阅读 P8-P9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1. 蛔虫寄生在人的 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 生活。它的身体呈 形,前端有 ,
后端有 ;体表包裹着一层 ,起 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 细胞组成,可
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发达,生殖能力强。蛔虫没有专门的 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
慢地 。
2. 除了蛔虫,线形动物还包括 、 、 、 等。
3. 蚯蚓的身体呈长 形,有许多相似的环形 构成。蚯蚓的身体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
颜色也与其他体节不同,而且比其他体节厚,如同在蚯蚓的身体上戴着一个环,称作 。
4.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 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
臂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以土壤中的 为食。
5. 蚯蚓体壁可以分泌 ,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 ,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
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
1. 蛔虫的哪些结构特点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2.大雨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
响?为什么?
第三部分: 中考先知道
1.(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蛔虫的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
A.有口无肛门
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
D.有肛门无口
2.(2022·福建·统考中考真题)蚯蚓能疏松土壤,取食落叶、生活垃圾等,并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
机物,增加土壤肥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蚯蚓是线形动物
B.蚯蚓能影响其生活环境
C.蚯蚓属于分解者
D.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3.(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在观察蚯蚓时,区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标志是( )
A.体节
B.刚毛
C.环带
D.环节
第四部分: 勤学多练
1.下列蛔虫形态结构的特征中,表明比水螅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的是( )
A.具有刺细胞
B.具有消化腔
C.具有口和肛门
D.身体辐射对称
2.小花同学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A.防止蚯蚓缺氧窒息死亡
B.有利于蚯蚓运动
C.蚯蚓需要从水中获取营养
D.保持蚯蚓的韧性
3.下列动物个体与特征,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海蜇——腔肠动物,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血吸虫——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C.沙蚕——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
D.蛔虫——线形动物,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4.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环带,②表示蚯蚓身体的前端
B.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C.腹面的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D.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请回答:
(1)蚯蚓能够灵活地蠕动,与此有关的结构有______和______。
(2)蚯蚓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这属于______者。
(3)为探究蚯蚓对哪种植物的叶子更为喜好,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选择 4种树的叶片首先做了半分解和
未分解两种不同处理,于 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将每种叶片与土壤混合均匀后置于两个盆中,将数目相
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 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杨树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
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最为喜好。
由此说明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③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从而增加生态系
统的______。
第五部分: 思维导图
略
第六部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