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形成性评价(九)(第九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该文字所述的历史事件( )
A.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C.意味着剥削阶级在中国的消亡
D.完成中华民族最深刻社会变革
2.(2024·江门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中,包含了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3位党外人士;中央人民政府的64名委员中,有27人是党外人士;政务院下属34个机构的109名正副职位中,党外人士占49个。这说明新政权( )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B.实行多党派联合执政
C.体现新民主主义原则
D.基层治理制度建设完善
3.(2024·惠州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这些举措( )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B.赢得了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
C.标志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4.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当前的总方针,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为此,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方针。由此可知,此方针有利于( )
A.党和政府工作重心转移
B.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C.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D.“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5.下表是1949年11月15—30日中央人民政府从全国调往上海、天津的物资统计。此举表明人民政府正在进行( )
城市 粮食(单位:斤) 棉纱(单位:件) 布匹(单位:匹)
上海 4亿 110万 2.8万
天津 3.2亿 35万 5 000
A.米棉之战 B.土地改革
C.银元之战 D.剿匪镇反
6.(2024·湛江高一检测)这一年全国人民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捐献飞机大炮,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及爱国丰产等运动,竭尽全力保障前线的物资供给。这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全国有上亿人参加了保卫世界和平的示威游行,其中青岛市各界人民4万余人举行提灯游行示威。据此可知示威游行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四人帮’”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重返联合国”
7.1954年6月,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指出:“中国的真正执政者第一次参加了在欧洲的这次会议,解决朝鲜问题的真正障碍是由于直到现在不承认中国的地位。”中国参加的这次会议应是( )
A.巴黎和会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补偿训练】
周恩来在参加某次重要外交活动时说:“(我们)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下列各项与此次活动直接相关的是( )
A.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B.中印就历史遗留问题举行谈判
C.为中国与亚非国家进一步开展友好合作创造了条件
D.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8.(2024·河南适应性测试)图4描绘了毛泽东1950年视察哈尔滨车辆厂的情景。毛泽东在视察过程中指出:“这是我们自己的工厂,虽然设备陈旧,也要利用和保护好,因为今后的工业发展就是靠这做基础了。”这说明当时我国 ()
A.已开始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
B.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C.重视东北地区现有工业基础
D.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9.(2024·江门高一检测)1953年,杭州蔬菜缺口约2 370万斤,到1957年,杭州蔬菜产量却达到了243万担,不但可以满足本地需求,甚至还可以大量运往其他城市。杭州蔬菜供应状况的改善主要得益于,该时期( )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财政经济的统一
C.生产关系的调整 D.物价的基本稳定
10.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11.(2024·揭阳高一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及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后根据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基本法律。这表明,这一时期( )
A.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初步形成了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
C.突出落实“依法治国”理念
D.法制建设适应了工业化步伐
12.“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所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这里的“大会”是指(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3.(2023·东莞高一检测)党内人士回忆,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前,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提出了避免苏联弯路,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不只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人也都做了很多思考。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正确处理了人民内部矛盾
C.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D.断绝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
14.据《新华半月刊》的统计,截止到1958年9月25日,由《人民日报》和各省报道的水稻亩产1.5万千克以上的“高产卫星”达19起,小麦亩产2 500千克以上的“高产卫星”11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生产热情高涨
B.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C.“浮夸风”泛滥
D.“一五”计划成效显著
15.下图为1960年与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全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实行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补偿训练】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新的指示,调整了经济建设政策,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农民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此政策实施的背景是( )
A.党提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党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D.中苏关系恶化加剧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16.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庆祝新中国成立
B.庆祝粉碎“四人帮”胜利
C.庆祝“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
D.庆祝新中国外交的成就
【深化点拨】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
17.据下表可知,根治海河水患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1951年 新中国在海河流域兴建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
1957年 《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
1963年11月 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
1963—1980年 流域内各地均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经不懈治理,“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
1980年4月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启了以流域为单元的科学治水历程
表 治理海河大事记
A.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
C.科学而缜密的治水策略
D.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
18.1966年中央军委批准在重庆涪陵白涛镇建设816军工洞,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工程投资7.46亿元人民币,6万多人参与建设,历时17年。该工程的兴建( )
A.是“一五”计划的重大成果
B.改变了西部工业落后的局面
C.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防实力
D.提高了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19.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建交;20世纪70年代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与美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这反映出新中国( )
A.外交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B.开展了全方位外交
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20.下图为1950—2013年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图,其中1972年出现建交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实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摘编自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
年份 项目 粮 棉 钢 煤
1952年 总产量 1.64 亿吨 130.4 万吨 135 万吨 0.66 亿吨
比1949年增长 45% 193% 754% 104%
1957年 总产量 1.95 亿吨 164 万吨 535 万吨 1.3 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97%
——摘编自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为此,新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6分)
(1)经济状况:工业落后。(2分)
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4分)
(2)上表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怎样的状况 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8分)
(2)状况:工农业生产的各项指标迅速增长,特别是重工业产量增长迅速。(2分)
原因: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6分)
22.过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1950年初,全国仍有土匪武装260多万人,他们还有明显的政治性质。1952 年底,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这项工作,对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 保证经济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方面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艰难,物价的飞涨,使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人心开始波动。这是关系到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后能否站住脚跟的大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三线”建设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从1964年至1980年,在主要的13个省、 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 052.68亿元巨资,整个工程规模空前。在铁路交通建设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的工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并建立了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
——摘自远山《“三线”建设: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重大措施,并分析其意义。(14分)
(1)措施:剿匪镇反,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8分,任选4个)
意义: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政权);保证经济恢复发展;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条件。(6分)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意义。(12分)
(2)特点:时间长;地域广;投入巨大(规模空前);建成了以国防军工为主的重工业体系。(6分,任选3个)
意义:推动西部国防工业及军工科技发展,增强国防实力;改善了工业布局,有利于经济协调发展;改变西部交通落后的局面,为西部开发奠定基础。(6分)单元形成性评价(九)(第九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该文字所述的历史事件( )
A.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C.意味着剥削阶级在中国的消亡
D.完成中华民族最深刻社会变革
【解析】选B。据材料“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故选B;1952年底,土地改革使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排除A;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依然存在,排除C;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排除D。
2.(2024·江门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中,包含了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3位党外人士;中央人民政府的64名委员中,有27人是党外人士;政务院下属34个机构的109名正副职位中,党外人士占49个。这说明新政权( )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B.实行多党派联合执政
C.体现新民主主义原则
D.基层治理制度建设完善
【解析】选C。根据题干“包含了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3位党外人士”“有27人是党外人士”“党外人士占49个”及所学可知,新中国政权建设中有不少党外人士加入,体现了团结各阶层民众的原则,即新民主主义原则,C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并未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排除A;新中国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权,共产党是执政党,而不是多党派联合执政,排除B;当时还未开展基层群众自治,排除D。
3.(2024·惠州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这些举措( )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B.赢得了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
C.标志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解析】选B。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稳定了政权,赢得了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B正确;三大改造后,我国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排除A;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才完成,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突出的是稳定物价,并未提及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排除D。
4.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当前的总方针,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为此,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方针。由此可知,此方针有利于( )
A.党和政府工作重心转移
B.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C.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D.“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解析】选B。据材料“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方针”可知,此方针是为了降低斗争难度,从而顺利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故选B;党和政府工作重心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已经转移,排除A;据材料“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可知,这一方针不会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排除C;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是在1957年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5.下表是1949年11月15—30日中央人民政府从全国调往上海、天津的物资统计。此举表明人民政府正在进行( )
城市 粮食(单位:斤) 棉纱(单位:件) 布匹(单位:匹)
上海 4亿 110万 2.8万
天津 3.2亿 35万 5 000
A.米棉之战 B.土地改革
C.银元之战 D.剿匪镇反
【解析】选A。1949年11月15—30日中央人民政府从全国调往上海、天津的物资主要是粮食和纺织品,这表明当时人民政府在和资本家争夺市场的控制权,属于“米棉之战”的范畴,故选A;土地改革变化的是土地的所有权,与调集物资无关,排除B;“银元之战”是资本家与人民政府对金融和货币控制权的斗争,与粮棉等物资无关,排除C;剿匪与镇反运动是有关政治领域中的斗争,与粮棉等物资无关,排除D。
6.(2024·湛江高一检测)这一年全国人民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捐献飞机大炮,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及爱国丰产等运动,竭尽全力保障前线的物资供给。这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全国有上亿人参加了保卫世界和平的示威游行,其中青岛市各界人民4万余人举行提灯游行示威。据此可知示威游行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四人帮’”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重返联合国”
【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指的是抗美援朝期间。抗美援朝期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及爱国丰产等运动,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所以该示威游行的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正确;A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与题意不符,排除;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7.1954年6月,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指出:“中国的真正执政者第一次参加了在欧洲的这次会议,解决朝鲜问题的真正障碍是由于直到现在不承认中国的地位。”中国参加的这次会议应是( )
A.巴黎和会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解析】选D。据材料“1954年”“解决朝鲜问题的真正障碍”可知,1954年4月,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故选D;巴黎和会是指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协约会议,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赃大会,排除A;1971年10月在纽约召开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1955年4月,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排除C。
【补偿训练】
周恩来在参加某次重要外交活动时说:“(我们)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下列各项与此次活动直接相关的是( )
A.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B.中印就历史遗留问题举行谈判
C.为中国与亚非国家进一步开展友好合作创造了条件
D.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解析】选C。据材料“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可知,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在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这次会议为中国与亚非国家进一步开展友好合作创造了条件,故选C;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排除A;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中印就历史遗留问题举行谈判,排除B;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排除D。
8.(2024·河南适应性测试)图4描绘了毛泽东1950年视察哈尔滨车辆厂的情景。毛泽东在视察过程中指出:“这是我们自己的工厂,虽然设备陈旧,也要利用和保护好,因为今后的工业发展就是靠这做基础了。”这说明当时我国 ()
A.已开始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
B.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C.重视东北地区现有工业基础
D.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解析】选C。由“虽然设备陈旧,也要利用和保护好”、“今后的工业发展就是靠这做基础了”可知,这说明当时我国重视东北地区现有的工业基础,我国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故选C;过渡时期总路线是1953年开始实施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1953年我国才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1950年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排除B;题干所述仅是毛泽东对我国工业基础的态度,并未能展现工人建设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排除D。
9.(2024·江门高一检测)1953年,杭州蔬菜缺口约2 370万斤,到1957年,杭州蔬菜产量却达到了243万担,不但可以满足本地需求,甚至还可以大量运往其他城市。杭州蔬菜供应状况的改善主要得益于,该时期( )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财政经济的统一
C.生产关系的调整 D.物价的基本稳定
【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杭州蔬菜产量大规模提升, 主要是由于进行了三大改造,解放了生产力,C正确;国民经济的恢复在1952年基本完成,排除A;财政经济的统一有利于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和市场物资供求平衡,而蔬菜产量的提升主要与农业生产有关,排除B;物价的基本稳定是在1950年,排除D。
10.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解析】选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选C,排除A、B、D。
11.(2024·揭阳高一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及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后根据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基本法律。这表明,这一时期( )
A.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初步形成了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
C.突出落实“依法治国”理念
D.法制建设适应了工业化步伐
【解析】选B。由题干信息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的系列法律法规涉及政治、经济、组织、国家机构、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由此可知,此时我国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体系,B正确;1949年至1952年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材料中还涉及1954年宪法及相关基本法律,排除A;“依法治国”理念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排除C;材料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与工业化没有直接关系, D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内容,排除。
12.“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所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这里的“大会”是指(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解析】选C。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的分析,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故选C。
13.(2023·东莞高一检测)党内人士回忆,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前,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提出了避免苏联弯路,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不只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人也都做了很多思考。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正确处理了人民内部矛盾
C.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D.断绝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
【解析】选A。据材料“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提出了避免苏联弯路,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可知,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探索中国式工业化道路,属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选A;材料主旨是探索中国式工业化道路,而非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排除B;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始终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排除C;据所学可知,中苏关系破裂是在195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4.据《新华半月刊》的统计,截止到1958年9月25日,由《人民日报》和各省报道的水稻亩产1.5万千克以上的“高产卫星”达19起,小麦亩产2 500千克以上的“高产卫星”11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生产热情高涨
B.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C.“浮夸风”泛滥
D.“一五”计划成效显著
【解析】选C。据材料“1958年”“高产卫星”可知为“大跃进”的“浮夸风”,故选C;材料反映1958年的“大跃进”,夸大生产的成果,并非生产热情高涨,排除A;结合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史实可知,此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并未提高,排除B;“一五”计划于1957年底完成,此现象为“大跃进”,排除D。
15.下图为1960年与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全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实行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解析】选C。据图可知,与1960年相比,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全国城镇人口数量都减少,这与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压缩工业建设投资规模,精简下放干部和职工有关,故选C;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困难,排除A;1957年底“一五”计划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与职工人数、全国城镇人口减少无关,排除B; “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年至1976年,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补偿训练】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新的指示,调整了经济建设政策,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农民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此政策实施的背景是( )
A.党提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党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D.中苏关系恶化加剧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解析】选B。据材料“1960年11月……发还农民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结合所学可知,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党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经济有了一定自由,故选B;据所学可知,“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在1958年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据所学可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在1964年召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主旨是经济建设政策的调整,与边疆危机无关,排除D。
16.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庆祝新中国成立
B.庆祝粉碎“四人帮”胜利
C.庆祝“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
D.庆祝新中国外交的成就
【解析】选B。这是1976年10月庆祝粉碎“四人帮”胜利的图片,故选B; “打倒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时间是1976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10月,排除A;图片反映的是粉碎“四人帮”,属于政治范畴的成就,与“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C;粉碎“四人帮”是国内政治事件,与新中国外交成就不属于同一领域,排除D。
【深化点拨】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
17.据下表可知,根治海河水患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1951年 新中国在海河流域兴建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
1957年 《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
1963年11月 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
1963—1980年 流域内各地均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经不懈治理,“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
1980年4月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正式成立,开启了以流域为单元的科学治水历程
表 治理海河大事记
A.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
C.科学而缜密的治水策略
D.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
【解析】选B。据材料“新中国在海河流域兴建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海河流域规划》”“流域内各地均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等可知,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非常重视对海河的治理,通过兴建水库、编制规划、成立指挥部和委员会等方式,经过近30年的努力,治理了海河水患,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故选B;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得益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根治海河水患的成功是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表现而非原因,排除A;科学而缜密的治水策略是由国家“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制定的,同样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排除C;材料中涉及根治水患的成功因素中主要是国家在制度层面的构建,并没有涉及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内容,排除D。
18.1966年中央军委批准在重庆涪陵白涛镇建设816军工洞,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工程投资7.46亿元人民币,6万多人参与建设,历时17年。该工程的兴建( )
A.是“一五”计划的重大成果
B.改变了西部工业落后的局面
C.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防实力
D.提高了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解析】选C。据材料“1966年”“重庆”“816军工洞”“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反映的应该是我国的“三线建设”,而“三线建设”中许多军工项目位于中西部地区,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防实力,故选C;“一五”计划实施时间是1953—1957年,排除A;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水平,但不能完全改变西部工业落后的局面,排除B;军工项目花费大量财物不能直接提高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排除D。
19.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建交;20世纪70年代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与美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这反映出新中国( )
A.外交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B.开展了全方位外交
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解析】选C。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美国的关系,都是在分析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内外形势基础上,独立自主作出的判断和具体行动,所以反映出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C;如果说“一边倒”是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那么20世纪70年代与美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则是突破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排除A;开展全方位外交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才有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题干所述是中国在成立之后处理与他国之间关系的方针和原则,与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D。
20.下图为1950—2013年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图,其中1972年出现建交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实施
【解析】选B。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时间“1972年”,1972年出现建交高潮的主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改善,中美关系的改善使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摘编自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
年份 项目 粮 棉 钢 煤
1952年 总产量 1.64 亿吨 130.4 万吨 135 万吨 0.66 亿吨
比1949年增长 45% 193% 754% 104%
1957年 总产量 1.95 亿吨 164 万吨 535 万吨 1.3 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97%
——摘编自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为此,新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6分)
答案:(1)经济状况:工业落后。(2分)
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4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经济状况,据材料一“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可知,经济状况是工业落后。第二问措施,据材料一“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可知,中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上表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怎样的状况 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8分)
答案:(2)状况:工农业生产的各项指标迅速增长,特别是重工业产量增长迅速。(2分)
原因: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6分)
【解析】第(2)题第一问状况,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52年比1949年粮增长45%,棉增长193%,钢增长754%,煤增长104%;1957年比1952年粮增长19%,棉增长26%,钢增长296%,煤增长97%可知,工农业生产的各项指标迅速增长,特别是重工业产量增长迅速。第二问原因,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粮产量增长是因为当时实行了土地改革;根据表格中1952年比1949年的各项增长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措施恢复国民经济;根据表格信息1957年比1952年的各项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工业落后局面,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22.过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1950年初,全国仍有土匪武装260多万人,他们还有明显的政治性质。1952 年底,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这项工作,对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 保证经济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方面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艰难,物价的飞涨,使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人心开始波动。这是关系到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后能否站住脚跟的大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三线”建设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从1964年至1980年,在主要的13个省、 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 052.68亿元巨资,整个工程规模空前。在铁路交通建设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的工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并建立了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
——摘自远山《“三线”建设: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重大措施,并分析其意义。(14分)
答案:(1)措施:剿匪镇反,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8分,任选4个)
意义: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政权);保证经济恢复发展;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条件。(6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措施,据材料一“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物价的飞涨”结合所学可知,剿匪镇反,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二问意义,据材料一“对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 保证经济恢复和发展”可知,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政权),保证经济恢复发展;据材料一“这是关系到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后能否站住脚跟的大问题”结合所学可知,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意义。(12分)
答案:(2)特点:时间长;地域广;投入巨大(规模空前);建成了以国防军工为主的重工业体系。(6分,任选3个)
意义:推动西部国防工业及军工科技发展,增强国防实力;改善了工业布局,有利于经济协调发展;改变西部交通落后的局面,为西部开发奠定基础。(6分)
【解析】第(2)题第一问特点,据材料二“从1964年至1980年,在主要的13个省、 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 052.68亿元巨资”可知,时间长;地域广;投入巨大(规模空前);从材料二“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并建立了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可知,建成了以国防军工为主的重工业体系。第二问影响,据材料二“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并建立了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可知,推动西部国防工业及军工科技发展,增强国防实力;从材料二“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可知,改善了工业布局,有利于经济协调发展;由材料二“在铁路交通建设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的工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可知,改变西部交通落后的局面,为西部开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