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第四章光现象综合检测题
一、填空题
1.一个身高1.6m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m, 此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看不见的光和听不见的声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很大用处。例如: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 线灯来灭菌,而超声波碎石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的性质。
3.如图是一款扫地机器人,它之所以能够吸尘,是因为它内部的电机转动时使内部气体流速变大,压强 ,从而使杂物进入吸尘器。其顶部的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激光照射到障碍物上发生 传回信息来规划路线;通过发射速度约为34gm/s频率大于4×104Hz的
来躲避障碍物。
4.小明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 色,看到的字是 色.在商场里选择布料时,特别是花布,为了看准颜色,要把布拿到 下观察,而不是在日光灯下观察.
5.一根直棒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时,棒与镜面之间的夹角是 度。
6.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自制一个“储币魔箱”,魔术师将一个只有一面开口的空箱面向观众,将纸币从“储币魔箱”顶部的投币口放入,结果纸币竟不翼而飞。想一想,制作“储币魔箱”时平面镜与盒子的底部呈 °放置,箱子底面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恰好在平面镜的 (选填“侧面”、“背面”或“顶部”),同样箱子的侧面也各有一半被镜子遮挡,而未被遮挡的前一半所成的像恰好在观察口使前面的观众误认为看见了整个箱子。
二、单选题
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路灯下的“人影”
B.海面上的“海市蜃楼”
C.菜园坝大桥的“倒影”
D.看见溪水下的“石头”
8.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成功举行。小明一家人从在电视机前观看亚运会开幕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不是光源
B.画面传播到眼睛的速度约为
C.电视遥控器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
D.电视画面丰富多彩的色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9.如图为微信启动页是由我国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拍摄的照片合成的。它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信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图中人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利用微信能进行语音通话,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
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解释成因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在报纸上形成的光斑是光的反射现象
B.图乙是手影的形成,影子里几乎没有能量
C.图丙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实际上是铅笔的实像
D.图丁中塔在水中形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1.、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2.在光学中,折射率是这样定义的:让光线从真空(空气)射人某介质发生折射,如果入射角是i,折射角是γ,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n =,图2.110为某光线通过三棱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2a)的光路图,则该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
A.tanα B.cotα C.tan2α D.cot2α
三、多选题
13.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平面镜,利用平面镜可以( )
A.成缩小的像 B.成正立的像
C.成倒立的像 D.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4.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cm,则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
A.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cm
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
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铅笔的像也向右移动10cm
四、计算题
15.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对探索宇宙、了解宇宙有着不懈的追求。宇宙的浩瀚不能以千里计,因此,在探索宇宙过程中,我们常用到光年这一单位,它是指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光速取3.0×108m/s)
(1)1光年等于多少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年按365天计算)
(2)若某星体上的光传播到地球上需要500光年,求该星体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km。
16.“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运行在距地表约400km的圆形轨道上,每90min绕地球一圈。
(1)空间站与地球之间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速度与光速相同。如果空间站与北京相距510km,空间站将信息传给北京需要多少时间?
(2)地球的直径约为12700km,空间站运行轨道周长约多长?(取π=3)
(3)核心舱的正常飞行时,速度大约是多少km/s?
17.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s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求: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多远?
五、作图题
1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乙所示,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请作出物体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家庭电路。
六、实验探究题
1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 (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 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 。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 (选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七、综合题
20.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善的启迪.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其他演员的面孔,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原因是不同的乐器发声的 不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舞台上云雾潦绕,其实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 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2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获得了下列数据,表格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入射角i 空气 0 30° 45° 60°
折射角r 水 0 22° 32° 40°
折射角r 玻璃 0 17° 24° 30°
(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2)小组又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中是根据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哪个图能真实反映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
答: (填选项中的字母)
22.我国是个资源消耗大国,对石油、煤炭等资源的需求非常大.液化石油气和塑料袋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
(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采取 方法使气体液化.罐中的液化石油气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压强 ,容易发生爆炸.罐体常是漆成银白色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地 太阳光.
(2)我国每年消耗数千万桶原油用于制造塑料袋.已知原油的热值为4.4×107J/kg,完全燃烧1kg原油的热量,这些热量若只有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 kg的水温度上升20℃.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限制塑料袋的使用,目的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6;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2.【答案】紫外;能量
【知识点】紫外线;声与能量
3.【答案】变小;反射;超声波
【知识点】光的反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4.【答案】红;黑;太阳光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5.【答案】45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6.【答案】45;背面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7.【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8.【答案】D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9.【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0.【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1.【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2.【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13.【答案】B,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4.【答案】C,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5.【答案】(1)9.46×1015m;(2)4.73×1015km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16.【答案】(1)1.7×10-3s;(2)40500km;(3)7.5km/s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17.【答案】解:由题知,激光从月球传到地球所用的时间: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
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108m.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的反射
18.【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家庭电路的连接
19.【答案】(1)前面;反射
(2)不点燃;完全重合
(3)B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0.【答案】(1)直线传播
(2)音色
(3)升华;液化
【知识点】升华及升华吸热;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音色
21.【答案】(1)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2)折射光线消失
(3)A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2.【答案】(1)压缩体积;增大;反射
(2)220;保护环境(或减少白色污染、节约能源等均可)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物体的颜色;热量的计算;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