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4.曹冲称象 课件(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课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4.曹冲称象 课件(共2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3 19:2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4
曹冲称象
第1课时

cáo
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姓“曹”,我见过这个字。
chēnɡ

甲骨文
通过观察“称”的甲骨文,它是什么意思呢?
手提着鱼,表示称重量。
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见过超市阿姨称水果。
你们见过称象吗?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看看吧!
官员  树根  柱子 
议论  重量  秤杆 
砍树  画线  为止
yuán
ɡēn
zhù

lùn
zhònɡ
liànɡ
chènɡ
ɡǎn
kǎn
xiàn
zhǐ
前鼻音,不要读成“ɡēnɡ”
后鼻音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读三声
初读感知
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秤钩
秤杆
秤砣
一杆秤
chènɡ
读 长 句
生活中你见过秤吗?
电子秤
磅秤
弹簧秤
课文写了几种称象的办法?
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曹冲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画出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大象又高又大,
身子像一堵墙,
腿像四根柱子。
再读课文
同学们看看教室的墙壁,想想平时见过的柱子,你有什么感受?
又高又大
再读课文,读出大象的“又高又大”。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思考:官员们见到大象后有什么表现?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比较朗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你读出了什么?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
·
读出疑问的语气,语调上扬,重读“到底”。
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模仿“一边看一边议论”的样子。
试着用“到底”说一句话。
小树到底有多高呢? 
·
·
小鸟到底( )呢? 
( )到底( )呢?
能不能飞回家
雨后
有没有彩虹
比较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偏旁相同,左窄右宽。禾木旁的捺变成点。
左右结构,右边“尔”的撇和左点要穿插到左边的禾木旁中。
指导书写
比较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偏旁相同,左窄右宽。木字作偏旁时捺变成点。
右边是“主”,不要少写一点;“杆”字右边是“干”,不要写成“千”。
大象又高又大,
身子像一堵墙,
腿像四根柱子。
思考:他们想出了哪些称象的办法呢?
第2课时
复习巩固
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是怎样议论纷纷的?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议论”是什么意思?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文中指官员们对怎样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先读好停顿,再读好反问的语气,语调要上扬。
对比体会
你同意官员们的说法吗?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有何表现?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摇头”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哪个词语替换“直”?
不停地
1.边读边做动作,读出曹操的不满。2.分角色朗读。
官员们的办法都不行,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的?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看插图,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需要几个步骤。
讨论交流:曹冲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吗?
对于这个办法,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呢?
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
可以把石头换成别的东西吗?
模拟操作,说过程
①小组实验:拿出课前准备的装好水的盆、小木船、玩具象、小石子、秤等工具,小组分工合作,动手实践,模拟曹冲称象的步骤。
②练说过程:理清顺序,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经过。小组内互评。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借助“先、再、然后”等词语,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说清楚。
赶象上船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àn
在船舷上做记号
xián
称石头的重量
1
3
2
4
同官员们的办法相比,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曹冲的办法好在两个地方:一是把大船作为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交换,让大象丝毫无损。
官员们
曹冲
用大树做秤杆来称重
用船来称
(无法称重)
(借水的浮力来称大象)
对比朗读,体会一下“才”字的意思。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七岁。
曹冲才七岁。
·
才,仅仅。
重读“才”字,读出惊讶、夸赞的语气。
仿说句子:用“才”说句子。
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