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3位置变化的描述—速度
一、单选题
1.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三个连续位置A,B,C。已知,,且由A到B和B到C两过程所用时间均为,则质点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2.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ΔOPQ和Δ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 )
A.若s0=s1+s2,两车能相遇 B.若s0C.若s0=s1,两车相遇1次 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3.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舰载机离开航母甲板时的速度
B.导航仪提醒“你已超速”时车的速度
C.雨滴落地时的速度
D.小明百米跑的成绩为14s,速度约7m/s
4.中国新歌声节目中,设计了导师战车,战车可以在倾斜的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导师按下按钮,战车就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俯冲到静止站在舞台上的学员前,在战车加速过程中( )
A.对于导师来说,战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对于学员来说,战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设战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战车运动可用v-t图像表达
D.设战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战车运动可用x-t图像表达
5.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6.质量为0.3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直线运动,图中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和不受水平拉力时的v一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0.1N
B.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 N
C.物体不受水平拉力时的v一t图象一定是a
D.物体不受水平拉力时的v一t图象一定是
二、多选题
7.2012年6月24日,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预示着中国已经有能力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蛟龙”号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共历时10min,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则“蛟龙”号( )
A.下潜的最大深度为360m
B.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0.025m/s2
C.在3~4min和6~8min内出现超重现象
D.在8~10min内机械能守恒
三、填空题
8.某小组同学做“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标出,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6.10cm,B、C两点间的距离为8.20cm.50Hz的交流电源,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计数点B对应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B=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9.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 V 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计时器每隔 s打一次点
10.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像,图像的形状为一个圆弧,则在物体运动的10秒时间内,加速度 (填“变大”、“变小”、“不变”),总位移为 米。
11.如图表示某物体的v﹣t图象,从图象可知OA段的加速度是 m/s2,BC段的加速度是 m/s2,CD段的加速度是 m/s2,物体在这14s内运动的总位移是 m.
四、计算题
12.如图所示,某人从点出发,先以 的速度向东走了到达点,接着以 的速度向北走了,到达点,求此人在这内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13.一质点在 x轴上沿正方向运动,在 时位于 处的 A点,在 时位于 处:紧接着又以3m /s的平均速度运动到 处的 B点。求:
(1)质点由 A 点运动到 B点的位移大小:
(2)质点由 O运动到 B所用的时间:
(3)质点由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
五、解答题
14.随着经济发展,乡村公路等级越来越高,但汽车超速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一些特殊路段都设立了各式减速带。现有一辆汽车发现前方有减速带,开始减速,减至某一速度开始匀速运动,匀速通过减速带,然后再加速到原来速度。汽车行驶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v为汽车的行驶速度,t为汽车行驶的时间。
(1)求汽车匀减速、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求汽车全程5s内的总位移;
(3)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15.如图,一个足球以4 m/s的速度撞到竖直墙壁上,被墙壁以3 m/s的速度反弹回来,求这个过程中足球速度的改变.
16.202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小华同学通过观看比赛,将滑雪轨道理想化处理成如图所示的轨道。滑雪轨道由倾斜直轨道AB和水平轨道BC组成,轨道AB与水平面的夹角,轨道AB与轨道BC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时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之后在BC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保持不动。通过观测可得到某运动员的图如图所示,已知,。g取。求:
(1)运动员在倾斜直轨道所滑行的距离?
(2)运动员在倾斜轨道上的加速度多大?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3)当时运动员距离B点的距离?
六、综合题
17.如图1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根据图象,求:
(1)前5 s内的位移;
(2)在图2中画出对应的v-t图象。
18.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时,手托着纸带运动使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测得一条点迹不均匀的纸带: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A.打点计时器应接到交流电源上
B.打点计时器应接到直流电源上
C.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个点
D.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0.1s打一个点
(2)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点迹密集的部分表示此段纸带运动的速度比稀疏的部分大
B.点迹不均匀主要是由于打点计时器出现故障造成的
C.计算瞬时速度,选取的时间间隔越小一定越准确
D.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时,选取的适当时间间隔内只要包含此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平均速度
2.【答案】C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3.【答案】D
【知识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4.【答案】C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运动学 v-t 图象
5.【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6.【答案】B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7.【答案】A,C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8.【答案】0.1;0.715
【知识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9.【答案】220;交流;0.02
【知识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0.【答案】变小;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11.【答案】1;﹣2;﹣0.5;24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12.【答案】由题意可知,,,
此人在内的路程为:,
此人在内的位移大小为:,
则平均速率为:,
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此人在这内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是和.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
13.【答案】(1)质点由 A点运动到 B点的位移为
(2)质点从 处运动到 处所用的时间为
(3)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知识点】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
14.【答案】(1)-4m/s2,8m/s2;(2)22m;(3)4.4m/s
【知识点】平均速度;运动学 v-t 图象
15.【答案】解:规定以初速度方向为正,则速度变化量为:
负号表示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知识点】速度与速率
16.【答案】(1)400m;(2);(3)160m
【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
17.【答案】(1)解:前5s的位移△s=0-10m=-10m
(2)解:0-2s内的速度
2-3s内速度为 v2=0
3-5s内的速度
画出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
【知识点】运动学 S-t 图象;运动学 v-t 图象
18.【答案】(1)A;C
(2)D
【知识点】速度与速率;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