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一单元之能力提升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6分)
1. 将下列语句认真誊写在方格内。(2分)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匿(nì)笑 黄晕(yūn) 嘈(cáo)杂 截(jié)然不同
B.蜷(quán)曲 须臾(yù) 应和(hé) 停滞(zhì)不前
C.抖擞(sǒu) 偌(nuò)大 企(qí)盼 花团锦簇(cù)
D.贮蓄(zhù)蓄 枯涸(hé) 搓捻(niǎn) 屏(bǐng)息静听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
B.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
C.回想起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老人不禁感慨万分。
D.考试过后,获得奖励的同学个个眉开眼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B、只要人人都能时时处处传递“正能量”,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C、这场足球赛的胜败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D、小明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参加比赛,带队老师断定他大概放弃了。
5.下列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小说是英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作,讽刺和批判了英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
B.汤姆·索亚决定当“海盗”的主要原因是厌 ( http: / / www.21cnjy.com )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想出人头地,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C.主人公汤姆·索亚虽然调皮、爱玩恶作剧,却又善良、乐于助人。
D.汤姆和蓓姬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在他们被困山洞,寻找出路时,遇见了酒鬼波特,汤姆·索亚表现得非常沉着勇敢。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史铁生。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D.《观沧海》作者是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7.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4分)
(1)我 要 悄 悄 地 开 放 花 瓣 儿。(两处)
(2)白 瓣 儿 小 船 般 散 飘 在 水 面。(两处)
8、默写古诗文并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赤壁》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 王湾《______________》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白铁无辜铸佞臣。
(5)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7)舟已行矣,而剑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舟求剑》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每题3分)
《散步》写“我”一家祖孙三代散步时发生了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表现出母亲对孙子的关爱之情。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体会奶奶对孙子的关爱,完成下面题目。
(1)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
(2)孙子觉得奶奶不应该溺爱自己,应该怎么对奶奶说?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牵着母亲过马路》一文,回答下列问题。(28分)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蓝,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路。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目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愫。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
10.本文叙事完整具体,请写出记叙的六要素。(12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11.第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这两次“喜”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12.你认为第④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3分)
13.第⑥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14.第⑦段对母亲欣喜的心情作了两个生动的比喻,请再续写一句,构成排比句。(2分)
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像
15.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4分)
(1)感动的内容:
(2)启发(教育):
(二)阅读下文。(11分)
礼 物
李淑云
①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②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③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间。
④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⑤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⑥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儿去弄呢?
⑦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⑧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⑨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地剧烈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⑩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脑海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子,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 “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6.请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填空。(2分)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而流泪,第二次因为________而流泪。
18.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19.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8分)
最后的母爱
小 疼
很长时间了,一直无法忘记她。
是我曾经的病人,一个年过六旬的妇人。她的一双儿女将她送来时,她已经非常憔悴。但依然保持着一个女人并未随时光老去的优雅。头发没有白,梳理得非常整齐,黑色毛衣开衫套一件墨绿的衬衣,黑色短裙,方口皮鞋。略瘦,习惯性地先微笑再开口。笑容苍白但真诚。
她的女儿说,她刚退下来,是大学教授。曾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国外待过几年。但检查结果很无情,脑瘤,已是晚期。职业本能告诉我,她的时间不太多了,甚至已不再具备手术价值——即使手术,也无法延长她的生命,只能让她白白承受手术的痛苦。
看得出来,她的儿女很孝顺,目光里满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焦灼和忧虑,但在她面前,还是努力保持着一份轻松。她的儿子偷偷告诉我,若检查结果不太好,不要告诉她实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母亲。
想着如何婉转告诉她的儿女这样的状况时,她却敲开了我的门。
她轻轻微笑,我不是来询问检查结果的,我的身体我很清楚。
我愣了一下,决定不再隐瞒,点点头,是的,状况不太好。
她依然微笑,我想请求您帮我安排手术。21世纪教育网
我再次愣怔,这样的要求,并不理智。停顿了一下,我说,或者,保守治疗会更好一些。
不!她果断地说,我要手术。可以做手术的是吗 况且,保守治疗的费用并不比手术少。
她忽然握住我的手,能够手术我还可以给他们一份希望,让他们相信我还有康复的可能,若连手术都无法做了,他们一定会很绝望,我不想他们现在就绝望。
我抬起头来,这是我做医生的第十三个年头,在此之前,我不记得我遇见过多少病人,给多少病人做过手术,又给过多少病人无药可救的绝望答案。邂逅过多少相互疼爱和不舍的亲人,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因为太多,已经不再随同他们悲伤或感动,可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妇人,还是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一切都在走向结束,那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春天,她心知肚明,却在最后的时间,还是要用自己正在凋零的生命给孩子最后一份希望。儿女们一直在努力地计划怎样瞒她,却不知道,他们的母亲为了给他们这微薄短暂的希望,不惜去额外地承受一份身体的苦痛和折磨。
十天后,她在儿女的注视下被推上了手术台。
手术很顺利,但已毫无意义。转回病房的一个月,每次去查房,都会看到她的儿女在那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这个在女儿口中一辈子都不愿麻烦人的女人,在最后的时间里,尽情地麻烦着她的孩子们,耍小脾气,要求他们帮她翻身,给她唱歌,读报纸,做各种饭菜……背着孩子,她偷偷对我说,让他们尽心尽力吧,这样,以后我不在了,他们会因为这些付出而得到安慰,就不会太痛苦了。
半年后,她离开了。她的儿女没有太过悲伤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她所说,他们付出了能够付出的一切,在母亲最后的时间,用尽力气去爱了一场,虽然母亲的离开依然让他们难过,但,他们已经没有遗憾——因为尽力了。
在母爱的诸多诠释中,她的表达方式让我震撼。那是她生命凋零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开,以母亲的名义,开得那样饱满、绚烂。 (选自《读者》2012年第7期)
23.本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来。(2分)
(知道检查结果后)犹豫不决—— ——再次愣怔—— ——震撼
20.赏析“头发没有白,梳理得非常整齐,黑色毛衣开衫套一件墨绿的衬衣,黑色短裙,方口皮鞋”这句话。(2分)
答:
21.“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妇人”为什么会“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 请根据文意回答。(2分)
答:
22.“可怜天下父母心”,文中母亲让我们感动不已!请联系文本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母亲曾让你感动的某一做法。(2分)
答:
四、古文阅读(11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23.写出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译文:
25.文中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写出来。(3分)
答:
26.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3分)
答:
五、写作(30分)
27.请以“_________ 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6分)
1. 将下列语句认真誊写在方格内。(2分)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答案】字迹优美,得3分;工整,得2分;字迹清楚1分;潦草不清,不得分。(计3分)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匿(nì)笑 黄晕(yūn) 嘈(cáo)杂 截(jié)然不同
B.蜷(quán)曲 须臾(yù) 应和(hé) 停滞(zhì)不前
C.抖擞(sǒu) 偌(nuò)大 企(qí)盼 花团锦簇(cù)
D.贮蓄(zhù)蓄 枯涸(hé) 搓捻(niǎn) 屏(bǐng)息静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A“晕”读第四声,B“臾”读第二声,C“偌”读 ruò,答案为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
B.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
C.回想起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老人不禁感慨万分。
D.考试过后,获得奖励的同学个个眉开眼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B句中“不可估量”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B、只要人人都能时时处处传递“正能量”,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C、这场足球赛的胜败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D、小明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参加比赛,带队老师断定他大概放弃了。
【答案】B
【解析】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小说是英国著名小说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讽刺和批判了英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
B.汤姆·索亚决定当“海盗”的主要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想出人头地,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C.主人公汤姆·索亚虽然调皮、爱玩恶作剧,却又善良、乐于助人。
D.汤姆和蓓姬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在他们被困山洞,寻找出路时,遇见了酒鬼波特,汤姆·索亚表现得非常沉着勇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读所记,回答小说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信息,比较判断正误。本题要用反选排除法,A错,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B句中“想出人头地,为老百姓伸张正义”错,C句中“爱玩恶作剧”错误,答案为D。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史铁生。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D.《观沧海》作者是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B错误,“四书”没有《尚书》,应该是《孟子》。
7.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4分)
(1)我 要 悄 悄 地 开 放 花 瓣 儿。(两处)
(2)白 瓣 儿 小 船 般 散 飘 在 水 面。(两处)
【答案】(1)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2)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解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默写古诗文并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赤壁》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 王湾《______________》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白铁无辜铸佞臣。
(5)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7)舟已行矣,而剑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舟求剑》
【答案】
(1)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2)归雁洛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 次北固山下 (3)萧萧暮雨子规啼 浣溪沙 (4)青山有幸埋忠骨 (5)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每题3分)
《散步》写“我”一家祖孙三代散步时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表现出母亲对孙子的关爱之情。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体会奶奶对孙子的关爱,完成下面题目。
(1)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
(2)孙子觉得奶奶不应该溺爱自己,应该怎么对奶奶说?
【答案】(1)这幅漫画反映了生活中长辈 ( http: / / www.21cnjy.com )溺爱孩子的普遍现象,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漫画中的奶奶疼爱自己的孙子是正确的,但过于疼爱就等于是溺爱,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着不利的影响。(2)奶奶,请不要给我撑着伞,军训能锻炼我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我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天气虽然热,但我能坚持,您放心,我能受得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小题根据文意,看清图中所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了解图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从“溺爱”这个角度来理解画意。第二小题,用礼貌的语言告诉“奶奶”不要过于担心自己。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牵着母亲过马路》一文,回答下列问题。(28分)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蓝,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路。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男子汉的大手,昔目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愫。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
10.本文叙事完整具体,请写出记叙的六要素。(12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答案】时间:周末下午 地点:马路(街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人物:我 、母亲 起因:母亲要到市场买菜招待我和妻儿 经过:往菜市场的路上,我牵着母亲过马路 结果:母亲感到欣慰、满足
【解析】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按“六要素”一一点明内容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第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这两次“喜”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答案】前者是看到儿子偕妻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家(看望自己)而高兴,(或看到儿子一家同来看望自己而高兴) 后者是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而高兴。(或看到儿子长大了,成熟了;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你认为第④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我”看到一个熟悉的动作。(或“我”看到年近花甲的母亲“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文本内容,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概括出“‘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即可。
考点:筛送业趾之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3.第⑥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对比手法,突山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解析】
试题分析: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赏析,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结合相关语句分即可了解这里突出母亲爱子情深。
考点:休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第⑦段对母亲欣喜的心情作了两个生动的比喻,请再续写一句,构成排比句。(2分)
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像
【答案】参考:像一个运动员面对金灿灿的奖牌;像一个老师面对成材的弟子……
【解析】
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要根据“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句喻体的特点来仿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4分)
(1)感动的内容:
(2)启发(教育):
【答案】 例1:感动的内容: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我”牵着母亲过马路,这两次牵手。(或:既写了母亲对儿子爱的呵护,也写了“我”对母亲的同报)
启发(教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例2:感动的内容:母亲对儿子的挚爱。时光虽然流逝,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
启发(教育):母爱真是太伟大了,正是这样伟大的母爱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角度自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阅读下文。(11分)
礼 物
李淑云
①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②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③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间。
④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⑤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⑥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儿去弄呢?
⑦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⑧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⑨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地剧烈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⑩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脑海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子,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 “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6.请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母女雕像作为礼物,却不被母亲接受(理解),雕像破碎,女儿伤心难过的故事。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抓住记叙的六要素进行概括,一般要概括出何人做了何事,结果如何。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填空。(2分)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而流泪,第二次因为________而流泪。
【答案】感激 委屈
【解析】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写两次流泪的内容,根据上下文,体会人物的情感,概括填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答案】(1)表现女儿既盼望上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担心家里生活困难,凑不够建校费的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2) 1万元来之不易,凝聚着母亲的心血。(3)嫌女儿浪费钱;认为女儿所送礼物不健康。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母亲对女儿不理解,女儿伤心失望。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尾的理解。雕像破碎表明女儿的一片深情母亲不理解,女儿非常伤心。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阅读下文(8分)
最后的母爱
小 疼
很长时间了,一直无法忘记她。
是我曾经的病人,一个年过六旬的妇人。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双儿女将她送来时,她已经非常憔悴。但依然保持着一个女人并未随时光老去的优雅。头发没有白,梳理得非常整齐,黑色毛衣开衫套一件墨绿的衬衣,黑色短裙,方口皮鞋。略瘦,习惯性地先微笑再开口。笑容苍白但真诚。
她的女儿说,她刚退下来,是大学教授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经在国外待过几年。但检查结果很无情,脑瘤,已是晚期。职业本能告诉我,她的时间不太多了,甚至已不再具备手术价值——即使手术,也无法延长她的生命,只能让她白白承受手术的痛苦。
看得出来,她的儿女很孝顺,目光里满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焦灼和忧虑,但在她面前,还是努力保持着一份轻松。她的儿子偷偷告诉我,若检查结果不太好,不要告诉她实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母亲。
想着如何婉转告诉她的儿女这样的状况时,她却敲开了我的门。
她轻轻微笑,我不是来询问检查结果的,我的身体我很清楚。
我愣了一下,决定不再隐瞒,点点头,是的,状况不太好。
她依然微笑,我想请求您帮我安排手术。21世纪教育网
我再次愣怔,这样的要求,并不理智。停顿了一下,我说,或者,保守治疗会更好一些。
不!她果断地说,我要手术。可以做手术的是吗 况且,保守治疗的费用并不比手术少。
她忽然握住我的手,能够手术我还可以给他们一份希望,让他们相信我还有康复的可能,若连手术都无法做了,他们一定会很绝望,我不想他们现在就绝望。
我抬起头来,这是我做医生的第十三个年头,在此之前,我不记得我遇见过多少病人,给多少病人做过手术,又给过多少病人无药可救的绝望答案。邂逅过多少相互疼爱和不舍的亲人,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因为太多,已经不再随同他们悲伤或感动,可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妇人,还是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一切都在走向结束,那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春天,她心知肚明,却在最后的时间,还是要用自己正在凋零的生命给孩子最后一份希望。儿女们一直在努力地计划怎样瞒她,却不知道,他们的母亲为了给他们这微薄短暂的希望,不惜去额外地承受一份身体的苦痛和折磨。
十天后,她在儿女的注视下被推上了手术台。
手术很顺利,但已毫无意义。转回病房的一个月,每次去查房,都会看到她的儿女在那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这个在女儿口中一辈子都不愿麻烦人的女人,在最后的时间里,尽情地麻烦着她的孩子们,耍小脾气,要求他们帮她翻身,给她唱歌,读报纸,做各种饭菜……背着孩子,她偷偷对我说,让他们尽心尽力吧,这样,以后我不在了,他们会因为这些付出而得到安慰,就不会太痛苦了。
半年后,她离开了。她的儿女没有太过悲伤,如她所说,他们付出了能够付出的一切,在母亲最后的时间,用尽力气去爱了一场,虽然母亲的离开依然让他们难过,但,他们已经没有遗憾——因为尽力了。
在母爱的诸多诠释中,她的表达方式让我震撼。那是她生命凋零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开,以母亲的名义,开得那样饱满、绚烂。 (选自《读者》2012年第7期)
23.本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来。(2分)
(知道检查结果后)犹豫不决—— ——再次愣怔—— ——震撼
【答案】愣了一下 有流泪的冲动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赏析“头发没有白,梳理得非常整齐,黑色毛衣开衫套一件墨绿的衬衣,黑色短裙,方口皮鞋”这句话。(2分)
答:
【答案】此句用了外貌描写,细腻地写出一个年过六旬的女病人的优雅、乐观,同时也为下文她与众不同的做法做了铺垫。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品味赏析能力。解答时,把握句子的语言特点,分析运用的表达方式,结合语境理解表达效果以及结构上的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妇人”为什么会“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 请根据文意回答。(2分)
答:
【答案】因为作者在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经见过太多的场面,已经不再随同这些场面悲伤或感动。可眼前这个憔悴的妇人,却与一般病人不一样。她平静,为了给子女微薄短暂的希望,不惜去额外地承受一份身体的苦痛和折磨。这种母爱怎么不让作者有流泪的冲动呢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可怜天下父母心”,文中母亲让我们感动不已!请联系文本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母亲曾让你感动的某一做法。(2分)
答:
【答案】文中母亲为了给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一丝希望,让子女不 会太痛苦,在她生命凋零之前故意要求做手术,以此来“麻烦”子女,她的这种表达方式让我震撼。母爱太伟大了!这让我想起自己那次生病的时候,母亲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我的病床旁的情景。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内容、感悟母爱的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结合自身实际,联想母亲为自己所做过的事,表达自己的感动。解答时,先表达对文中母亲的理解,然后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母爱。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古文阅读(11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23.写出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
【答案】(1)称赞,赞许 (2)效法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译文:
【答案】对强者用恩德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解析】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绥”“抚”“以”“恣”“安”“益”“敬”,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文中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写出来。(3分)
答:
【答案】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问元方“我”和他父亲究竟是谁在效法谁。
【解析】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有关情节,抓住关键语句,用转述的方法说明句子表达的意思,而不是翻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6.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3分)
答:
【答案】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 ,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五、写作(30分)
27.请以“_________ 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母爱,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爱是花儿的芬芳,是蝴蝶的翅膀,是伤心的蒲公英迷失希望的方向;爱在孤独中绝望,在绝望中坚强,坚强以后不停地飞翔。
有爱叫做唠叨。小时候,妈 ( http: / / www.21cnjy.com )妈经常在我耳边唠叨:多吃蔬菜水果,只吃米饭营养;对人要有礼貌,不要说脏话;要听父母的话,不要调皮捣蛋;走路要向前看,不要独自出去,不要到危险的地方玩……每逢外出,母亲又会不厌其烦地唠叨:外面冷,多加件衣服,别感冒了;出门带把伞,看样子会下雨。每天上学前,母亲总要重复几句话:要注意车辆,要专心听讲,要作业,不要乱丢东西。面对母亲的唠叨,我总是很不耐烦,常常冲母亲嚷,知道了,都说了一千遍,你烦不烦呀!妈妈听后也不生气,总是语重心长地叹息:唉,你这孩子,我不你好吗?在母亲的唠叨声中,我一点点长大。
有爱叫做卑微。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卑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的。父母是一对长了翅膀的守护天使,用天使永远的善良呵护着的孩子,守护如何的艰难,孩子给怎样的伤害,从来也想过展开双翼飞离的孩子,去看一看天边美丽的风景。看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在地震后被困的那个狭小的空间,母亲咬破的血管让嗷嗷待哺的婴儿生命的能量;在艰难的处境下,母亲忍着剧痛为施行剖腹产,取出腹中快要窒息的孩子;在交通事故的一刹那,父母用的身体做盾牌,牢牢护住的孩子。当然,也看到平淡点点滴滴:父亲走几十里山路,只为看一眼正在上学的孩子;父母在冰天雪地里徘徊几个小时,只是为让孩子有独处的空间;父母悄悄的卖血供孩子上大学……
爱叫做残酷。曾经在报上看过一篇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有一对夫妇,恩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女的患了病。起先,丈夫总是日夜守护她,过了一段,她丈夫不在一如既往的那般呵护她。丈夫越来越过分,扶她在走廊里散步的时候,总是粗声大气地吼她:“你倒是拿着外衣啊!就再走快一步?走,老扯着我干?你要上厕所吗?再不走快点尿了裤子我可不给你洗……”当着走廊里那么多人,女人低下头一声不吭,机械地挪动的脚,从小到大,她何时被别人如此呵斥过?自从嫁与他,哪一天他轻言慢语百般呵护娇宠?男人越来越的漠不,让女人彻底失去了依赖。她看起来柔弱,骨子里却是坚韧的,所冷落与白眼,都成了她努力锻炼的动力。你不按时给我送饭吗?我吃上回剩下的;你不给我换衣服吗?我花小时解开衣扣,再花小时脱下;你不扶我散步吗?有这根拐杖就行!不知流了多少汗,咽了多少泪,康复竟然又重新开始了。手越来越灵活了,腿也渐渐了,她的眼里又跳动着希望的火花。日子如流水般,她对男人一次一次的迟到与漠视变得无谓,积聚起所潜能与毅力,来康复。医生笑着说她了奇迹,女人也含着泪笑,却笑得有些苍凉。回到家,面对她的不解男人定定地看着她,忽然泪流满面:“丫头,我的傻丫头,你知不知道我等你站起来等得好辛苦?你知不知道看你受苦我有多难过?你知不知道我硬着心肠吼你骂你时有多痛苦?可不,你就会一直依赖我,永远也没办法再站起来了……”
被爱包围着,爱有许多种,珍惜每一份爱,珍惜身边的每人。
【解析】
试题分析:“岁月”,一段生活,“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所见所闻的人事,“一些人”,家人、朋友,邻居,“一些事”,关于别人关于自己的事情,这些是写作可选的内容。选择什么?那就要注意文题了,“久久不能忘怀”,想一想,哪段生活哪些事如些人或哪件事哪个人让自己“久久不能忘怀”,这个不能随便选,选不好就写不出“久久不能忘怀”的情感,硬写便显生硬,材料中的人事是“不难忘怀”的,才能自然抒发出“不能忘怀”的情感来。可选一段生活:家庭变故、身患重病、学业荒废……自己是怎么度过那段日子的;可选一些事或一件事,这与哪段生活也有关系,重点写哪段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件)事情;可选某些(个)人,这些人在某一段日子某件事情中是如何让我至今不忘的。“久久不能忘怀”,这是一篇带有丰富情感的写人叙事的作文,要把事件过程或人物形象写清楚,表现“不能忘怀”的原因,还要描写自己如令“久久不忘”的情状,即引导语中所说“一种难言的喜悦(酸楚)涌上心头”。叙述,描写,抒情,都要使用。填写文题,可根据所选材料直接填写某一称呼(名称),比如,“童年生活”“妈妈的爱”“那座小楼”“十岁哪年”“这二年”,可以填写哪一细节,如“那声呼唤”“一包方便面”“曾有的一丝笑意”等,文题填得好,填得别具一格,会让老师刮目相看。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