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二单元之能力提升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29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澄清(chéng ) 着落( zháo ) 菡萏(dàn ) 尴尬(gà )
B酝酿( liàng ) 倏忽( shū ) 攲斜(qī ) 停滞(zhì )
C抖擞( sǒu ) 须臾(yú ) 暴躁( zhào ) 绰号(chuò )
D搓捻( niǎn ) 黄晕(yùn ) 憔悴( cuì ) 蜷曲(quán )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各得奇所 自做主张 形影不离 B.絮絮叨叨 喜出望外 水波粼粼
C.翻来覆去 不可抗拒 流转无力 D.热情四溢 为富不仁 闻风丧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中国好声音”的举办,不但可以让民族经典音乐艺术得于传承和发展,而且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音乐普及水平。
C.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的算得上个宝地。
D.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4、下面句子提取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战马》是由有“电影奇才”之称的美国导演斯皮伯格倾力打造的“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A.《战马》是斯皮伯格打造的。
B.斯皮伯格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
C.《战马》是终结篇。
D.斯皮伯格打造终结篇。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分)
去重庆吧,去读一座钟灵毓秀之城的风姿:读重庆的山,读山的苍峻挺拔,读山的青葱郁秀;读重庆的水,读水的壮阔浩荡,读水的碧波万顷; , , 。
6、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学而不思则罔, 。
(2) ,可以为师矣 。
(3)三军可夺帅, 。
(4)孟浩然《过故人庄》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6)古诗词中以“雨”为抒写对象的诗词很多,请写出相连的两句: , 。
(7)文学作品或谚语中有许多劝学的名句,请写出一例(课内外皆可)
, 。
7、名著阅读。(4分)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 的歌颂;二是对 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8、开学了,同学们在新的学校,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请完成下列题目:(4分)
(1)请写出与友情有关的成语两个 、 。
(2)请写出与友情有关的古诗词一句: , 。
三、综合学习(11分)
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主题为“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为了迎接这个重要日子,你所在的学校也要举办各种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9、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校近期对8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将调查情况概括。(4分)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lO.1% 每读必做 O%
有时有计划 32.3% 凭兴趣做 3.6%
没有计划 54.6% 从不做 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
;二是
。
10、“读书 学习 拆字”游乐园。(2分)
为了让阅读更丰富,我们在阅读中游戏,在游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拆字;体会读书的乐趣,感悟学习的妙处。请从下面“备选汉字”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简要分析它与读书、学习的关系。
示例:聪:耳眼口心同时用上,才能学好。憶(“忆”的繁体):把“意”思放在“心”上,才能记住。
备选汉字:思 忘 问 悟 念 志 忍 習(“习”的繁体)
我选 析: 。
11、据悉,联合国将4月2 ( http: / / www.21cnjy.com )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是因为众多文学巨匠都是在4月23日那天逝世。今天,大师们那些经典的语句仿佛仍萦绕在我们的耳畔。请仿照“示例”先写一条与读书、学习有关的大师名言,再创作一条“自拟名言”。(2分)
示例:①大师名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②自拟名言: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①大师名言: 。
②自拟名言: 。
12、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室里增设“图书角”。学校图书馆馆长也要来你班了解“图书角”的设置情况。假如你是班级图书管理员,请你从现有图书的分类和“图书角”对同学们的意义两个方面,为他介绍(说明)你班“图书角”的情况。(3分)
你的介绍:
四、美文品析
(一)阅读下文(12分)
秋日树语
翁秀美
⑴ 暑气渐褪,凉风新起,天高云淡,水净月清。
⑵秋,是一首清淡悠远的山水田园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日的树们则在田园诗中铺排成一行行高低错落明媚鲜妍的韵脚。秋,原本有点萧条与凄清,是树,让秋充实了,丰盈了。
⑶所有的树到了秋天,仿佛也到了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致,不是春日单纯朦胧的青涩,也不是夏日笼统一团的翠绿,而是一幅色泽鲜明的油画。A仿佛一夜之间,树有如神助,一下子得了如此多的颜色和光彩,于是树们看上去千姿百态,色彩缤纷,青青黄黄绿绿红红,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黄是耀眼的黄,绿是浓密的绿,红是燃烧的火,很是壮观。B还有一层灰一层紫一层蓝一层绿,挨呀挤呀,争着把自己纳进秋的镜头。秋日的树让人炫目、羡慕。
⑷不是吗?你看,白杨树叶片绿中泛黄,风中翻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呼啦啦作响;那银杏叶,漫天的金黄闪亮了整个世界,瞧上一眼,黄色便浸到心里,洇开一片;枫醉了,满头满脸的红,那红,层次分明,猩红、粉红、鲜红,如珊瑚灼海,红云万匹,恍若"万千仙子洗罢脸,齐向此处倾胭脂";间杂嫩青老绿的松柏,美不能言。就连临水之树,倒影亦是泼红嵌黛,光鲜明亮,偶有雁儿穿梢而过,直疑是人间仙境。
⑸树与秋的相逢,可是初秋的一场恋爱、深秋的一次惜别?树对秋倾尽了生命中的所有。
⑹ 树用一春一夏的生发成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秋日悄悄地捧出无数硕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众多奉献者中,有树的每一个品种每一个名字。这些名字都沉甸甸地化作秋的美丽别称:金秋。
⑺树与秋同进共退。树叶的生命在深秋走到了尽头,树叶下落的姿势轻俏曼妙,那是树与秋美丽的拥抱。四季分明才是真正的四季,落叶之美无法形容,且不会让人觉得伤感。都说努力应从春日始,窃以为却是秋天方能给人以无言的启示,正是目睹了秋日落叶的从容静美,才会有种强烈对比,更加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进而催人奋进,教人惜时,将平生的理想抱负酝酿一冬,来年开春厚积薄发。
⑻即使叶子全掉光,树细细的枝杈如同蛛网,也会伸展柔韧的枝条,疏疏勾勒,在蓝色天幕上随意画出万千种形态各异的图画。即使落到地面的叶子,也用最后的力气将地面铺成红红黄黄的地毯,任凭孩子跳过,行人踩过,秋风巡察,秋雨点将。
⑼疏忽自己的美才是真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树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多美。树看不见,它只知道用自己的色彩和生命,涂抹着秋,展示着秋。倘若树会说话,那便是树最纯朴最美丽的语言。
⑽如果大地没有了树,山是孤独的,水是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寞的,鸟的窝搭在哪呢,风又会和谁打招呼呢,而秋,还有什么意义呢?湖泊,秋天,斑斓的树,这就是一个让人神往的童话仙境了。不事张扬且能荡人魂魄的,莫过于秋日的树,此时的树,走进了一种境界,滤去春夏之际的浮躁喧嚣,变得沉稳安静,淡定通达。
⑾ 树为秋画了一个丰实厚重而完美的句号。一棵棵一行行仅剩枝干的清瘦的树,静立着,一身素净,步入风飞雪舞的寒冬。
13、结合语境,说说第三段中“所有的树到了秋天,仿佛也到了一个极致”中“极致”的含义。3分
14、在作者看来,树和秋有着怎样的关系?3分
15、阅读第7段中划线句,结合全文,说说秋天究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16、从语言方面赏析。3分
A仿佛一夜之间,树有如神助,一下子得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此多的颜色和光彩,于是树们看上去千姿百态,色彩缤纷,青青黄黄绿绿红红,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黄是耀眼的黄,绿是浓密的绿,红是燃烧的火,很是壮观。
B还有一层灰一层紫一层蓝一层绿,挨呀挤呀,争着把自己纳进秋的镜头。
选择其中的一句或者文中你认为很有表现力的语句进行点评。
我选
我的点评:
(二)阅读下面文章。(8分)
风吹不掉的红榜
葛俊康
①上高二那年,我18岁。当时,在老师的心目中,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扶不上墙的差生。其实我不是天生就是如此的。我读小学、初中的时候成绩还蛮好的。只是升入高中后,由于爸爸的去世,我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爸爸是镇里的老师。一次,爸爸为了救一名落水的学生,永远地离开了我和妈妈。
②爸爸的死,让妈妈成了学校里的临时工,专门负责打扫学校的教学楼。从此,我们家就搬到了学校。母亲是农民,没有读过书,在学习上帮不了我啥忙,只知道在生活上让我吃好穿好,平时回家啥都不让我做。所以,每次考试拿到成绩后,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不敢拿回家面对母亲的眼神。母亲问考试情况,我就只好含糊其辞地说:“考得不好。”母亲往往就会叹口气,说:“康娃,你爸走了几年了,妈现在就只有你,妈的希望就全部在你身上,你无论如何给妈争口气。”
③母亲的这些话,常常压得我喘不过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但知道母亲也是望子成龙,想我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终于,在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我进了年级的前50名。名字终于上了学校的红榜。看着贴在教学楼前面墙壁上的红榜,我的心里不知是啥滋味。
④放学回家,我告诉母亲我上了红榜。母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脸上立即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忙说:“真的?快,马上带我去看看。”说完,母亲不顾锅里正炒着菜,把火一关,拖着我就往教学楼跑。看着红榜上我的名字,母亲的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
⑤那晚,母亲的笑意一直挂在脸上。母亲很久没有这样笑过了。看着母亲的笑容,我的心里多少也感到好受了一些,不久就慢慢地沉入了梦乡。要到天亮的时候,我被外面的风雨声惊醒了。原来外面下起了大雨,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雨声,没有睡意的我便起了床。走过母亲的房间时,我发现母亲的房门是开着的。往里一瞧,床上却没有母亲的身影。
⑥母亲去哪里了?我的心一下就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在这大风大雨的夜晚,母亲一个人会到哪里去呢?我忙拿上手电筒出门去找。走到教学楼的时候,我看见一个人正站在那里用手扶着墙壁。我忙走了过去,发现是母亲。只见母亲两手紧紧地压着下午才贴上去的红榜。
⑦看着母亲的样子,我十分不解。母亲看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说:“你来干啥?快去睡,明天还要读书!”我问母亲:“妈,你那样压着红榜干啥?”母亲看着我,认真地说:“我这样压着,它才不会被风吹掉。”听完母亲的话,我还是不理解。我想,即使吹掉了又怎样?母亲看着我困惑的样子,说:“我就是想让大家明天再看看,我儿子也上了红榜。”母亲一说完,我的心里竟猛地震动了一下。母亲,这就是我可亲可敬的母亲。此时,看着母亲在风雨中扶着红榜的样子,我的眼泪不自觉地就流了出来。我走上前,紧紧地抱着母亲,任泪水肆意地流淌。
⑧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天,母亲送我到车站。在火车开动的一瞬间,看着站台上母亲那花白的头发,我的眼睛又湿润了。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因为我第一次上红榜的成绩全是假的,是作弊的结果。 (选自《齐鲁晚报》2012年11月2日,有改动)
16、第①段画线句“其实我不是天生就是如此的”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第②⑧段两处画线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写到“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请结合文章回答: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这样的心理的?原因又有何不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末尾说:“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请你结合选文,概括“我”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原因有哪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风吹不掉的红榜”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8分)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尤今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⑾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⑿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本文原题为《书》)
20、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1、第⑤自然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22、一句话概括第⑧段内容,并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3、为什么“我” 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永不枯萎的树?(2分)
五、文言文阅读(12分)
(甲)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 ( http: / / www.21cnjy.com )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C.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D. 衡/乃穿壁/引其光
2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越过)矩 主人怪(责怪),问衡
B. 好之者不如乐(乐趣)之者 愿(希望)得主人书遍读之
C.三十而立(独立做事情)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报偿)
D.“饭疏食饮水 (热水) 太丘舍去(离开)
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衡乃穿壁引其光( 于是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B.匡衡勤学而无烛 (表顺接,就)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接,却)
C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指学习) 下车引之(他,指元方)
D.以书映光而读(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
27、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赞叹颜回品德高尚,是因为他有安贫乐道的节操,身处贫困,却专注于做学问,自得其乐。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慨叹,规劝人们要珍惜时间。
C.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读书的勤奋刻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们看到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对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之财的鄙夷,“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是说六十岁时听力有变化了,七十岁时就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受任何限制了。
28、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⑵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在“微博”“微信”盛行的年代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志愿”“微善活动”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莫以善小而不为,在当代中国青年中逐渐成为时尚。提倡人人都是志愿者,不论何时何地,哪怕只有很少的时间,我们都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给陌生人一个微笑,看到垃圾随手捡起,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说不定你的一次“微小”的“善举”会给受帮助的人一个生活的奇迹。
29、请你以“微笑也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29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澄清(chéng ) 着落( zháo ) 菡萏(dàn ) 尴尬(gà )
B酝酿( liàng ) 倏忽( shū ) 攲斜(qī ) 停滞(zhì )
C抖擞( sǒu ) 须臾(yú ) 暴躁( zhào ) 绰号(chuò )
D搓捻( niǎn ) 黄晕(yùn ) 憔悴( cuì ) 蜷曲(quán )
【答案】D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各得奇所 自做主张 形影不离 B.絮絮叨叨 喜出望外 水波粼粼
C.翻来覆去 不可抗拒 流转无力 D.热情四溢 为富不仁 闻风丧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奇”为“其”,“做”为“作”。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中国好声音”的举办,不但可以让民族经典音乐艺术得于传承和发展,而且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音乐普及水平。
C.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的算得上个宝地。
D.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答案】A
【解析】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面句子提取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战马》是由有“电影奇才”之称的美国导演斯皮伯格倾力打造的“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A.《战马》是斯皮伯格打造的。
B.斯皮伯格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
C.《战马》是终结篇。
D.斯皮伯格打造终结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句子的“主干”知识,句子的“主干”即指句子的主要结构组成部分即“主谓宾”三大成分。据此分析句子结构即可判断答案为C。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分)
去重庆吧,去读一座钟灵毓秀之城的风姿: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重庆的山,读山的苍峻挺拔,读山的青葱郁秀;读重庆的水,读水的壮阔浩荡,读水的碧波万顷; , , 。
【答案】示例:读重庆的雾,读雾的轻柔飘逸,读雾的朦胧神秘。(写人也给分)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先分析例句:第一分句提出“水”,后两分句表述“水”的特点。根据例句的内容和结构特点选择重庆另一具有特点的事物来仿写。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学而不思则罔, 。
(2) ,可以为师矣 。
(3)三军可夺帅, 。
(4)孟浩然《过故人庄》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6)古诗词中以“雨”为抒写对象的诗词很多,请写出相连的两句: , 。
(7)文学作品或谚语中有许多劝学的名句,请写出一例(课内外皆可)
, 。
【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温故而知新,(3)匹夫不可夺志(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5)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7)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7、名著阅读。(4分)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 》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 的歌颂;二是对 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答案】泰戈尔 新月集 童真 大自然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答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8、开学了,同学们在新的学校,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请完成下列题目:(4分)
(1)请写出与友情有关的成语两个 、 。
(2)请写出与友情有关的古诗词一句: , 。
【答案】(1)请写出与友情有关的成语两个 患难与共 、同甘共苦 等。(2)请写出与友情有关的古诗: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抓住“友情”这个话题,根据对成语和古诗的积累直接解答即可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综合学习(11分)
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年的主题为“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为了迎接这个重要日子,你所在的学校也要举办各种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9、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校近期对8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将调查情况概括。(4分)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lO.1% 每读必做 O%
有时有计划 32.3% 凭兴趣做 3.6%
没有计划 54.6% 从不做 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
;二是
。
【答案】绝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乏整体的计划,随意性比较强 ; 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做读书笔记,缺少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每点2分,共4分;意至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读书 学习 拆字”游乐园。(2分)
为了让阅读更丰富,我们在阅读中游戏,在游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拆字;体会读书的乐趣,感悟学习的妙处。请从下面“备选汉字”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简要分析它与读书、学习的关系。
示例:聪:耳眼口心同时用上,才能学好。憶(“忆”的繁体):把“意”思放在“心”上,才能记住。
备选汉字:思 忘 问 悟 念 志 忍 習(“习”的繁体)
我选 析: 。
【答案】意至即可,示例:思:要用“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能思考,学习才会进步;忘:心灵死亡,就是遗忘,学习就无进步;问:到别人“家”里,事事张“口”可谓善问;悟:找到“我”“心”中的东西,就是领悟,就是学习;念:把“心”放在“当下”,读书要专心;志:读书人(士),要有坚定意志(心),才能成才;忍:“心”上一把刀,学习,要有忍受艰苦的能力;習:幼鸟屡次拍打翅膀学习飞翔,学习要反复学。
【解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1、据悉,联合国将4月23日定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读书日”,是因为众多文学巨匠都是在4月23日那天逝世。今天,大师们那些经典的语句仿佛仍萦绕在我们的耳畔。请仿照“示例”先写一条与读书、学习有关的大师名言,再创作一条“自拟名言”。(2分)
示例:①大师名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②自拟名言: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①大师名言: 。
②自拟名言: 。
【答案】示例: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②书籍能医治人类的愚昧。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读书这个话题,根据知识积累拟写名言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2、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学校图书馆馆长也要来你班了解“图书角”的设置情况。假如你是班级图书管理员,请你从现有图书的分类和“图书角”对同学们的意义两个方面,为他介绍(说明)你班“图书角”的情况。(3分)
你的介绍:
【答案】示例:老师(馆长),您好!(1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我班现有图书分为“文学”、“体育”、“生活”等几类(1分),基本能满足同学们课外阅读的需求 (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要有称呼。按照题干的要求介绍有关内容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美文品析
(一)阅读下文(12分)
秋日树语
翁秀美
⑴ 暑气渐褪,凉风新起,天高云淡,水净月清。
⑵秋,是一首清淡悠远的山水田园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日的树们则在田园诗中铺排成一行行高低错落明媚鲜妍的韵脚。秋,原本有点萧条与凄清,是树,让秋充实了,丰盈了。
⑶所有的树到了秋天,仿佛也到了一个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不是春日单纯朦胧的青涩,也不是夏日笼统一团的翠绿,而是一幅色泽鲜明的油画。A仿佛一夜之间,树有如神助,一下子得了如此多的颜色和光彩,于是树们看上去千姿百态,色彩缤纷,青青黄黄绿绿红红,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黄是耀眼的黄,绿是浓密的绿,红是燃烧的火,很是壮观。B还有一层灰一层紫一层蓝一层绿,挨呀挤呀,争着把自己纳进秋的镜头。秋日的树让人炫目、羡慕。
⑷不是吗?你看,白杨树叶片绿中泛黄,风中翻转着,呼啦啦作响;那银杏叶,漫天的金黄闪亮了整个世界,瞧上一眼,黄色便浸到心里,洇开一片;枫醉了,满头满脸的红,那红,层次分明,猩红、粉红、鲜红,如珊瑚灼海,红云万匹,恍若"万千仙子洗罢脸,齐向此处倾胭脂";间杂嫩青老绿的松柏,美不能言。就连临水之树,倒影亦是泼红嵌黛,光鲜明亮,偶有雁儿穿梢而过,直疑是人间仙境。
⑸树与秋的相逢,可是初秋的一场恋爱、深秋的一次惜别?树对秋倾尽了生命中的所有。
⑹ 树用一春一夏的生发成长,于秋日悄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捧出无数硕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众多奉献者中,有树的每一个品种每一个名字。这些名字都沉甸甸地化作秋的美丽别称:金秋。
⑺树与秋同进共退。树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在深秋走到了尽头,树叶下落的姿势轻俏曼妙,那是树与秋美丽的拥抱。四季分明才是真正的四季,落叶之美无法形容,且不会让人觉得伤感。都说努力应从春日始,窃以为却是秋天方能给人以无言的启示,正是目睹了秋日落叶的从容静美,才会有种强烈对比,更加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进而催人奋进,教人惜时,将平生的理想抱负酝酿一冬,来年开春厚积薄发。
⑻即使叶子全掉光,树细细的枝杈如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蛛网,也会伸展柔韧的枝条,疏疏勾勒,在蓝色天幕上随意画出万千种形态各异的图画。即使落到地面的叶子,也用最后的力气将地面铺成红红黄黄的地毯,任凭孩子跳过,行人踩过,秋风巡察,秋雨点将。
⑼疏忽自己的美才是真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树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多美。树看不见,它只知道用自己的色彩和生命,涂抹着秋,展示着秋。倘若树会说话,那便是树最纯朴最美丽的语言。
⑽如果大地没有了树,山是孤独的,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寂寞的,鸟的窝搭在哪呢,风又会和谁打招呼呢,而秋,还有什么意义呢?湖泊,秋天,斑斓的树,这就是一个让人神往的童话仙境了。不事张扬且能荡人魂魄的,莫过于秋日的树,此时的树,走进了一种境界,滤去春夏之际的浮躁喧嚣,变得沉稳安静,淡定通达。
⑾ 树为秋画了一个丰实厚重而完美的句号。一棵棵一行行仅剩枝干的清瘦的树,静立着,一身素净,步入风飞雪舞的寒冬。
13、结合语境,说说第三段中“所有的树到了秋天,仿佛也到了一个极致”中“极致”的含义。3分
【答案】秋让树变得千姿百态,色彩缤纷;而树让萧条与凄清的秋变得充实、丰盈了。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在作者看来,树和秋有着怎样的关系?3分
【答案】秋天能催人奋进,教人惜时, 让人为实现理想而储备力量。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第三段“所有的树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秋天”,了解本段中所描写的秋天给树带来的丰富的色彩和形态,即可解答本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阅读第7段中划线句,结合全文,说说秋天究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从语言方面赏析。采用排比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秋天的树以人性,使秋天的树增添勃勃生机。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句中“厚积薄发”和“催人奋进”两词来感想。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6、从语言方面赏析。3分
A仿佛一夜之间,树有如神助,一下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了如此多的颜色和光彩,于是树们看上去千姿百态,色彩缤纷,青青黄黄绿绿红红,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黄是耀眼的黄,绿是浓密的绿,红是燃烧的火,很是壮观。
B还有一层灰一层紫一层蓝一层绿,挨呀挤呀,争着把自己纳进秋的镜头。
选择其中的一句或者文中你认为很有表现力的语句进行点评。
我选
我的点评:
【答案】指所有的树如一幅色彩鲜明的油画。
【解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下面文章。(8分)
风吹不掉的红榜
葛俊康
①上高二那年,我18岁。当时,在老师的心目中,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扶不上墙的差生。其实我不是天生就是如此的。我读小学、初中的时候成绩还蛮好的。只是升入高中后,由于爸爸的去世,我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爸爸是镇里的老师。一次,爸爸为了救一名落水的学生,永远地离开了我和妈妈。
②爸爸的死,让妈妈成了学校里的临时工,专门负责打扫学校的教学楼。从此,我们家就搬到了学校。母亲是农民,没有读过书,在学习上帮不了我啥忙,只知道在生活上让我吃好穿好,平时回家啥都不让我做。所以,每次考试拿到成绩后,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不敢拿回家面对母亲的眼神。母亲问考试情况,我就只好含糊其辞地说:“考得不好。”母亲往往就会叹口气,说:“康娃,你爸走了几年了,妈现在就只有你,妈的希望就全部在你身上,你无论如何给妈争口气。”
③母亲的这些话,常常压得我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过气来。但知道母亲也是望子成龙,想我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终于,在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我进了年级的前50名。名字终于上了学校的红榜。看着贴在教学楼前面墙壁上的红榜,我的心里不知是啥滋味。
④放学回家,我告诉母亲我上了红榜。母亲的脸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即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忙说:“真的?快,马上带我去看看。”说完,母亲不顾锅里正炒着菜,把火一关,拖着我就往教学楼跑。看着红榜上我的名字,母亲的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
⑤那晚,母亲的笑意一直挂在脸上。母亲很久没有这样笑过了。看着母亲的笑容,我的心里多少也感到好受了一些,不久就慢慢地沉入了梦乡。要到天亮的时候,我被外面的风雨声惊醒了。原来外面下起了大雨,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雨声,没有睡意的我便起了床。走过母亲的房间时,我发现母亲的房门是开着的。往里一瞧,床上却没有母亲的身影。
⑥母亲去哪里了?我的心一下就慌了,在这大风大雨的夜晚,母亲一个人会到哪里去呢?我忙拿上手电筒出门去找。走到教学楼的时候,我看见一个人正站在那里用手扶着墙壁。我忙走了过去,发现是母亲。只见母亲两手紧紧地压着下午才贴上去的红榜。
⑦看着母亲的样子,我十分不解。母亲看着我,说:“你来干啥?快去睡,明天还要读书!”我问母亲:“妈,你那样压着红榜干啥?”母亲看着我,认真地说:“我这样压着,它才不会被风吹掉。”听完母亲的话,我还是不理解。我想,即使吹掉了又怎样?母亲看着我困惑的样子,说:“我就是想让大家明天再看看,我儿子也上了红榜。”母亲一说完,我的心里竟猛地震动了一下。母亲,这就是我可亲可敬的母亲。此时,看着母亲在风雨中扶着红榜的样子,我的眼泪不自觉地就流了出来。我走上前,紧紧地抱着母亲,任泪水肆意地流淌。
⑧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的那天,母亲送我到车站。在火车开动的一瞬间,看着站台上母亲那花白的头发,我的眼睛又湿润了。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因为我第一次上红榜的成绩全是假的,是作弊的结果。 (选自《齐鲁晚报》2012年11月2日,有改动)
16、第①段画线句“其实我不是天生就是如此的”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表明“我”原来并不坏,成绩也好。②为下文写“我”的转变和考上大学做铺垫。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文中第②⑧段两处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句都写到“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请结合文章回答: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这样的心理的?原因又有何不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情况:每次考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拿到成绩后。原因:“我”考试成绩不好,觉得最对不起母亲。②情况:一年后,母亲送“我”到车站,“我”看到母亲花白的头发时。原因:“我”靠作弊上红榜欺骗了母亲,内心感到愧疚,觉得最对不起母亲。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两个段落,根据情节,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现,概括出“我”因成绩差和欺骗母亲而内疚的心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文章末尾说:“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请你结合选文,概括“我”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原因有哪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读小学、初中时成绩蛮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学习基础较好。②母亲的关爱和殷切期望感动了“我”,让“我”走出了父亲去世的阴影。③“我”最后一年的努力学习。|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文章内容,从“我”原来的学习基础、母亲对“我”的期望、“我”后来的努力三方面作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风吹不掉的红榜”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风吹不掉的红榜”设置悬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突出了“红榜”细节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以及对“我”的激励作用。③突出了亲情的关爱和孩子的自身努力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阅读下文(8分)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尤今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⑾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⑿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本文原题为《书》)
20、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如蚁附膻”“蚕吞桑叶”“蜂儿采蜜”运用比喻手法,把“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解析】
试题分析:点明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从表现“我”读书的入迷的状态来分析概括其作用。使用“生动”“形象”评价语。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第⑤自然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神态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灯火下读书美丽的样子(1分),体现出母亲的入迷(痴迷,快乐,对我的巨大影响)(1分)。
【解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一句话概括第⑧段内容,并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我因为没有买到朝思暮想的《大地》而感到失落。(1分)表达了“我”对书的钟爱之情(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本段叙事中关键词“买书”来概括,说明事情的结果,根据“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这一句即可理解作者的情感。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为什么“我” 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永不枯萎的树?(2分)
【答案】“我”觉得能通过自己的影响,让孩子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1分),在阅读中受到浸润(或“形成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1分),开发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分),获得快乐并受用终生(1分)。这便是“我”最大的成就。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根据文中内容理解作者所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乐”指什么,即读书的快乐,再根据此句内容从作者把爱读书的习惯与情趣传递给孩子来理解作者所说的“成就”。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五、文言文阅读(12分)
(甲)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以书映光而读。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C.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D. 衡/乃穿壁/引其光
【答案】C
【解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越过)矩 主人怪(责怪),问衡
B. 好之者不如乐(乐趣)之者 愿(希望)得主人书遍读之
C.三十而立(独立做事情)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报偿)
D.“饭疏食饮水 (热水) 太丘舍去(离开)
【答案】C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衡乃穿壁引其光( 于是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B.匡衡勤学而无烛 (表顺接,就)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接,却)
C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指学习) 下车引之(他,指元方)
D.以书映光而读(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思路同上。先要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B错,“匡衡勤学而无烛”中的“而”是转连“却”,强调匡衡读书环境条件差。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7、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赞叹颜回品德高尚,是因为他有安贫乐道的节操,身处贫困,却专注于做学问,自得其乐。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慨叹,规劝人们要珍惜时间。
C.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读书的勤奋刻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们看到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对不义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财的鄙夷,“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是说六十岁时听力有变化了,七十岁时就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受任何限制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根据各句表述的要点,与文中相关语句比较,判断正误。D错误,“耳顺”指能听时别人的话,表示见识已多,没有什么听不进的。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28、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⑵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
【答案】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中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这一点可以当老师了。⑵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解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在“微博”“微信”盛行的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里,“微志愿”“微善活动”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莫以善小而不为,在当代中国青年中逐渐成为时尚。提倡人人都是志愿者,不论何时何地,哪怕只有很少的时间,我们都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给陌生人一个微笑,看到垃圾随手捡起,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说不定你的一次“微小”的“善举”会给受帮助的人一个生活的奇迹。
29、请你以“微笑也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例文:
微笑也美丽
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不需要华丽的修饰,只是一个浅浅的微笑,也是美丽的。
某日,心情很沉重,很颓废地穿梭在喧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街上,你从我身边走过,不知是否有意,给了我一个微笑。或许我门从未谋面,但是,从你的眼里,读到了真诚与希望。嘴角微微地上扬,眼角略带一丝线,短短的几秒钟,似乎就已经透过我的身体,到达了我的心底。那的微笑,化成了一个永恒,让我重新快乐起来。我抬头望瞭望天空,所有的阴霾都已变成了蔚蓝而深秀的万里晴空。那白云,似乎拼凑成了一个个希望的笑脸。我回给了你一个微笑,同样带着真诚,但是,多了一份感激。
不管是谁,当你给予别人一个真诚的微笑的同时,得到的,是友情,是感激,是欢乐,是尊重。当你给予别人微笑的时候,你也会忘记烦恼,快乐起来。你的微笑,传递给别人的,将会是一种平凡的幸福,但是,最平凡的东西,往往最让人感动。 微笑,一种言语之外的美好;微笑,一种平淡而让人感动的幸福;微笑,像一缕春风吹过泛绿的草甸。 微笑,编织了爱的美妙,洒落早每一个角落,超出了权势,金钱,国界和美丑。小的温暖,不要刻意去感受,最真诚的微笑,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感受到。交换一个微笑,使大家懂得了拥抱世界的没好,懂得了希望无处不在。
在生活中,微笑也是必需的。 生活是一本厚 ( http: / / www.21cnjy.com )厚的大书,需要你用一生去阅读。生活是一块七色板,其中蕴涵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这时,你需要对她微笑。 人生的道路难免崎岖,因为崎岖才显得诱人美丽。生活的路途不免坎坷,因为坎坷,才更五彩缤纷。在你泪水将要滚落的之时,要告诉自己,应微笑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面对一切。生活需要微笑,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微笑,给予别人,给予你自己。微笑也美丽
微笑,不仅仅是一的动作,它给予的,或许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寒冷中的一丝温暖。 笑一笑吧,用心的笑,你会发现,微笑也美丽。
【解析】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