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5课《应对地质灾害》
一、填空题
1.(2024五上·博乐期末)发生地震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的 (填“外部”或“内部”),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 。 (填“缓慢地”或者“迅速地”)
2.(2023五上·深圳期中)地震时,应该乘坐电梯迅速逃生。( )
3.(2023五上·天门月考)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 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 ,这就是地震。海底地震还会引发 。
4.(2023五上·凤城期末)[震级、烈度]地震的能量大小用 来表示,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 来表示。
5.(2023五上·邢台期中)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时,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会大量 下米,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这种平地外形像 ,叫作 。
二、判断题
6.(2024五上·巴中期末)海底地震一般会引发海啸,极具破坏力。 ( )
7.(2023五上·普安期末)地震到来时,我们可以躲在墙角或坚固的家具旁边。( )
8.(2023五上·凤城期末)海底不会发生地震。( )
9.(2023五上·巨野期中)火山喷发飘在空中的灰尘,有时会让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
10.(2021五上·双柏期中)发生地震时要尽快乘电梯逃生。
( )
三、单选题
11.(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地震发生时,我们要自救自护,下列避震措施( )是正确的
A.身在室外时,应该到建筑物下躲避
B.发生地震时,应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
C.来不及跑到室外时,双手抱头躲在靠墙的书桌下等待救援
12.(2023五上·温岭期末)地震发生时,下列采取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有( ).
①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处②在户外避开高大建筑物,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③将书包或枕头护在头上④来不及跑可以从高楼跳楼逃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2023五上·齐河期末)地震发生时如果你身处楼房,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
A.发生地震时应快速乘坐电梯逃生
B.地震时尽可能找一些物品保护头部
C.震动停止后,不可以马上回到室内
14.(2023五上·华龙期末)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15.(2023五上·淅川期末)正在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此时我们不能做的是( )。
A.马上躲到课桌下面
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
C.贸然冲出,跳楼逃生
四、综合题
16.(2024五上·武胜期末) 小明家住在十二楼,一天傍晚小明和爸爸妈妈正在餐厅吃饭,大地突然震动起来,家里悬挂的灯具也搞晃起来,这可能发生了什么 小明一家应该怎么办(至少写出2条
五、简答题
17.(2024五上·离石期末)观察下面6幅图片,说一说这些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
(1)图1,破碎的岩石,昼夜或季节性 变化导致岩石开裂。
(2)图2,岩石女王头像, 携带沙砾磨蚀岩石形成典型的风蚀石。
(3)图3,海边沙丘,海 搬运沙子堆积成沙丘。
(4)图 4,亚马孙河, 在河道中速度不同,且不断侵蚀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
(5)图 5,海蚀拱桥, 不断冲刷侵蚀而成海蚀石。
(6)图 6,溶洞, 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18.(2023五上·普安期末)自然灾害对人类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习应对措施,请你说一下如何应对地震灾害。(至少写出3点)
19.(2023五上·长岭期末)构造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六、解答题
20.(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同步练习 )某一区域经常受到暴雨袭击,生活在山上的居民经常因此失去家园。后来,居住在山腰上或山脚下的居民都迁移到了地势平坦的地方,同时他们还在山上植树造林。
(1)为什么居住在山上的居民会经常因暴雨袭击而失去家园?
(2)根据你现有的知识,你认为迁移住所、植树造林这样的措施有效果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内部;迅速地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地震破坏力惊人,对地表影响较大,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2.【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躲后逃”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游,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在震中区,迅速徹离到开阔地带,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以免门变形打不开而被困在里面。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在楼房,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惊慌乱跑,不能跳窗逃生,也不能使用电梯,否则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3.【答案】挤压;能量;海啸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
4.【答案】震级;烈度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能量大小用震级来表示,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烈度来表示。
5.【答案】堆积;三角形;三角洲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大河入海口处往往会形成河口三角洲,其成因是: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均具有重大的影响。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一般会引发海啸,极具破坏力。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如地面毁坏,山体等自然物的毁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到来时,我们可以躲在墙角或坚固的家具旁边。题目说法正确。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場和损坏,造成人员伤亡、大量财产损失,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
9.【答案】正确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地壳薄弱的地方向上涌动,地壳一旦破裂,岩浆就会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飘在空中的灰尘,有时会影响周围环境,使温度下降。题目说法正确。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前,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意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要切断电源,关闭可燃气源,不能坐电梯逃生,会威胁到生命安全。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地震时,如果在学校的平房里,应迅速跑到屋外空旷处,远离高建筑;如果在学校的三楼上,应蹲在墙角或桌底并把书包顶在头上;如果在楼中的家里,应跑到厨房或卫生间;在商场里,应靠在大柱子旁并用手护头部;在书房里,应趴在书桌或床下面;在大街上,应远离电线杆、围墙或护头跑到开阔处。掌握地震自救的方法,提高防灾救灾能力。
12.【答案】B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
13.【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或床铺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或乘电梯.在家里要躲在厨房、浴室等面积小,有支撑力的空间。在野外,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
14.【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15.【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A、在楼上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说法正确;
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说法正确;
C、不能贸然外冲,跳楼逃生。说法错误。
16.【答案】可能发生了地震;保持冷静,不要乱跑或者试图跳楼,及时切断电源,煤火等,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家里悬挂的家具也摇晃起来了,可能发生了地震。小明一家住在十二楼,不要乱跑或试图跳楼,应该想办法避险。保持冷静,不要乱跑或者试图跳楼,及时切断电源,煤火等,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如果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手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室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17.【答案】(1)温度
(2)风
(3)风
(4)流水
(5)海浪
(6)地下水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有的表现得很猛烈,如火山、地震、海啸等;有的表现的很缓慢,比如风力、水力对地表的侵蚀。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风化的过程相对而言是缓慢的。
(1)图1,破碎的岩石,昼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导致岩石开裂。
(2)图2,岩石女王头像,风携带沙砾磨蚀岩石形成典型的风烛石。
(3)图3,海边沙丘,海风搬运沙子堆积成沙丘。
(4)图4亚马孙河,流水在河道中速度不同,且不断侵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
(5)图5,海蚀供桥,海浪不断冲刷侵而成海蚀石。
(6)图6,溶洞,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18.【答案】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灰尘造成窒息;积极寻找食品、水,节省体力,延长生命,等待救援;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如地面毁坏,山体等自然物的毁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灰尘造成窒息;积极寻找食品、水,节省体力,延长生命,等待救援;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19.【答案】地下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一旦这种作用力的强度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错开,同时将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从而发生地震。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20.【答案】(1)解:因为雨水会携带大量泥沙从山顶留下,对山腰上或山脚下的房屋造成冲击。
(2)解:有效果。让山腰上和山脚下的居民迁移到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有效地缓解暴雨对房屋的冲击;在山上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山上的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对山下的房屋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解答】雨水会携带大量泥沙从山顶留下,对山腰上或山脚下的房屋造成冲击。会导致居住在山上的居民会经常因暴雨袭击而失去家园。山腰上和山脚下的居民迁移到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有效地缓解暴雨对房屋的冲击;在山上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山上的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对山下的房屋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分析】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 / 1大象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5课《应对地质灾害》
一、填空题
1.(2024五上·博乐期末)发生地震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的 (填“外部”或“内部”),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 。 (填“缓慢地”或者“迅速地”)
【答案】内部;迅速地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地震破坏力惊人,对地表影响较大,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2.(2023五上·深圳期中)地震时,应该乘坐电梯迅速逃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躲后逃”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游,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在震中区,迅速徹离到开阔地带,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以免门变形打不开而被困在里面。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在楼房,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惊慌乱跑,不能跳窗逃生,也不能使用电梯,否则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3.(2023五上·天门月考)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 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 ,这就是地震。海底地震还会引发 。
【答案】挤压;能量;海啸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
4.(2023五上·凤城期末)[震级、烈度]地震的能量大小用 来表示,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 来表示。
【答案】震级;烈度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能量大小用震级来表示,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烈度来表示。
5.(2023五上·邢台期中)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时,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会大量 下米,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这种平地外形像 ,叫作 。
【答案】堆积;三角形;三角洲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大河入海口处往往会形成河口三角洲,其成因是: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二、判断题
6.(2024五上·巴中期末)海底地震一般会引发海啸,极具破坏力。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均具有重大的影响。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一般会引发海啸,极具破坏力。
7.(2023五上·普安期末)地震到来时,我们可以躲在墙角或坚固的家具旁边。(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如地面毁坏,山体等自然物的毁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到来时,我们可以躲在墙角或坚固的家具旁边。题目说法正确。
8.(2023五上·凤城期末)海底不会发生地震。(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場和损坏,造成人员伤亡、大量财产损失,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
9.(2023五上·巨野期中)火山喷发飘在空中的灰尘,有时会让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地壳薄弱的地方向上涌动,地壳一旦破裂,岩浆就会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飘在空中的灰尘,有时会影响周围环境,使温度下降。题目说法正确。
10.(2021五上·双柏期中)发生地震时要尽快乘电梯逃生。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前,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意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要切断电源,关闭可燃气源,不能坐电梯逃生,会威胁到生命安全。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三、单选题
11.(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地震发生时,我们要自救自护,下列避震措施( )是正确的
A.身在室外时,应该到建筑物下躲避
B.发生地震时,应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
C.来不及跑到室外时,双手抱头躲在靠墙的书桌下等待救援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地震时,如果在学校的平房里,应迅速跑到屋外空旷处,远离高建筑;如果在学校的三楼上,应蹲在墙角或桌底并把书包顶在头上;如果在楼中的家里,应跑到厨房或卫生间;在商场里,应靠在大柱子旁并用手护头部;在书房里,应趴在书桌或床下面;在大街上,应远离电线杆、围墙或护头跑到开阔处。掌握地震自救的方法,提高防灾救灾能力。
12.(2023五上·温岭期末)地震发生时,下列采取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有( ).
①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处②在户外避开高大建筑物,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③将书包或枕头护在头上④来不及跑可以从高楼跳楼逃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
13.(2023五上·齐河期末)地震发生时如果你身处楼房,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
A.发生地震时应快速乘坐电梯逃生
B.地震时尽可能找一些物品保护头部
C.震动停止后,不可以马上回到室内
【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或床铺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或乘电梯.在家里要躲在厨房、浴室等面积小,有支撑力的空间。在野外,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
14.(2023五上·华龙期末)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15.(2023五上·淅川期末)正在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此时我们不能做的是( )。
A.马上躲到课桌下面
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
C.贸然冲出,跳楼逃生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A、在楼上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说法正确;
B、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说法正确;
C、不能贸然外冲,跳楼逃生。说法错误。
四、综合题
16.(2024五上·武胜期末) 小明家住在十二楼,一天傍晚小明和爸爸妈妈正在餐厅吃饭,大地突然震动起来,家里悬挂的灯具也搞晃起来,这可能发生了什么 小明一家应该怎么办(至少写出2条
【答案】可能发生了地震;保持冷静,不要乱跑或者试图跳楼,及时切断电源,煤火等,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家里悬挂的家具也摇晃起来了,可能发生了地震。小明一家住在十二楼,不要乱跑或试图跳楼,应该想办法避险。保持冷静,不要乱跑或者试图跳楼,及时切断电源,煤火等,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如果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手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室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五、简答题
17.(2024五上·离石期末)观察下面6幅图片,说一说这些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
(1)图1,破碎的岩石,昼夜或季节性 变化导致岩石开裂。
(2)图2,岩石女王头像, 携带沙砾磨蚀岩石形成典型的风蚀石。
(3)图3,海边沙丘,海 搬运沙子堆积成沙丘。
(4)图 4,亚马孙河, 在河道中速度不同,且不断侵蚀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
(5)图 5,海蚀拱桥, 不断冲刷侵蚀而成海蚀石。
(6)图 6,溶洞, 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答案】(1)温度
(2)风
(3)风
(4)流水
(5)海浪
(6)地下水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有的表现得很猛烈,如火山、地震、海啸等;有的表现的很缓慢,比如风力、水力对地表的侵蚀。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风化的过程相对而言是缓慢的。
(1)图1,破碎的岩石,昼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导致岩石开裂。
(2)图2,岩石女王头像,风携带沙砾磨蚀岩石形成典型的风烛石。
(3)图3,海边沙丘,海风搬运沙子堆积成沙丘。
(4)图4亚马孙河,流水在河道中速度不同,且不断侵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
(5)图5,海蚀供桥,海浪不断冲刷侵而成海蚀石。
(6)图6,溶洞,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18.(2023五上·普安期末)自然灾害对人类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习应对措施,请你说一下如何应对地震灾害。(至少写出3点)
【答案】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灰尘造成窒息;积极寻找食品、水,节省体力,延长生命,等待救援;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如地面毁坏,山体等自然物的毁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灰尘造成窒息;积极寻找食品、水,节省体力,延长生命,等待救援;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19.(2023五上·长岭期末)构造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地下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一旦这种作用力的强度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错开,同时将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从而发生地震。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六、解答题
20.(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同步练习 )某一区域经常受到暴雨袭击,生活在山上的居民经常因此失去家园。后来,居住在山腰上或山脚下的居民都迁移到了地势平坦的地方,同时他们还在山上植树造林。
(1)为什么居住在山上的居民会经常因暴雨袭击而失去家园?
(2)根据你现有的知识,你认为迁移住所、植树造林这样的措施有效果吗,为什么?
【答案】(1)解:因为雨水会携带大量泥沙从山顶留下,对山腰上或山脚下的房屋造成冲击。
(2)解:有效果。让山腰上和山脚下的居民迁移到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有效地缓解暴雨对房屋的冲击;在山上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山上的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对山下的房屋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解答】雨水会携带大量泥沙从山顶留下,对山腰上或山脚下的房屋造成冲击。会导致居住在山上的居民会经常因暴雨袭击而失去家园。山腰上和山脚下的居民迁移到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有效地缓解暴雨对房屋的冲击;在山上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山上的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对山下的房屋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分析】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