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二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双基积累(共36分)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字词。(4分)
① 我有些gěng yè( ),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② 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wèi miǎn( )。
③ 这样kǔ xīn gū yì(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④ 邓稼先他们hán xīn rú kǔ( )地工作到1959年。
2、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每题1分,共8分)
(1)A.调解 B.音调 C.调整 D.风调雨顺( )
(2)A.假期 B.假使 C.假想 D.狐假虎威( )
(3)A.模仿 B.模范 C.模拟 D.装模作样( )
(4)A.察觉 B.睡觉 C.觉醒 D.不知不觉( )
3、下面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每题2分,共8分)
(1)时辰 榆钱 欧打 改为
(2)纯真 恣势 磕头 改为
(3)婪烧 军阀 跳舞 改为
(4)褪色 劝熨 香炉 改为
4.比较括号中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填空。(每题1分,共3分)
(1)我们见了她 就围上去。(A.不自觉 B.不由得 C.恨不得 D.不觉得)
(2)我跟母亲非常 他,不知道他的死活。(A.想念 B.纪念 C.怀念 D.牵挂)[来 (3)这时候蔡老师 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A.帮助 B.援助 C.救助 D.支持)
5. 结合语境,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学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为你打开一扇门》) 诠释:说明,解释。
B.“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往事依依》)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C.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刻舟求剑》) 遽:立即,匆忙。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但:但是,却,表转折的意思。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或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小得无人知晓,小得人迹罕至,小得我根本不想提及。
B.两个星期来形势的发展瞬息万变,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
C.熟悉的人都知道,别看他来势汹汹,其实,他心虚得很,因为理不在他那里。
D.刚上任,他就磨刀霍霍地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决心要做出些成绩来。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达清楚的一项是:( )(2分)
A.我看过许多对我感兴趣的故事片、喜剧片,对我最感兴趣的电影是《神圣的使命》。
B.只有在科学的道路上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最高的顶点。
C.时间要安排得适当,课上充分思考,课下充分学习,这就叫科学地利用时间。
D.每一个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建设有贡献的人。
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B.“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C.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
D.为什么昨天答应得好好的,今天又反悔了呢?
9、请你选择下面对这一事件理解错误的一项(2分)
2014年11月的一天早晨,市民阮先生驾车送孩子去学校,他的孩子随手将一张废纸从车窗扔出,而这一幕恰巧被城管看到。阮先生对自己和孩子的错误感到惭愧,接受了城管开出的20元罚单,并主动要求上街扫马路来体验环卫工人的辛苦。
A.勇于认错,也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B.言传身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C.文明既要靠自我素养的提高,也要有一定的法制来监督。
D.只有体验到环卫工人的辛苦,才能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
10、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你最近一次去图书馆是什么时候?面对这样的提问,不少上班族皱起了眉头。对于很多人来说,“图书馆”已经定格在对校园生活的记忆之中。“上一次”是什么时候,需要好好回想一下。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多家省级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市级图书馆也陆续修建新馆,服务能力大大增强。但在这些大型图书馆纷纷落成的同时,基层公共图书馆仍然面临着藏书资源有限、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为什么不去图书馆了?“大图书馆太远,小图书馆书少”是人们远离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原因。
A. 人们远离图书馆的重要原因。
B.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
C. 对于很多人来说,去图书馆已经定格在对校园生活的记忆中。
D.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很多问题。
11、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3分)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 , 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主要著作有 《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12、学习完《我的老师》一文,班上准备开展“师恩难忘”的感恩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拟写标语。(3分)
为了渲染活动会场的气氛,请你设计一则标语。(10字左右)
答:
(2)巧联妙对。(3分)
在活动中有一副残缺的对联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请你来补充完整。
上联:三尺讲台
下联:一支粉笔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我的老师》(15分)
《我的老师》节选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
“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13、概括这段文字记叙的“一件小事”(不得超过10个字)(2分)
14、选文中(甲)处应填_____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_____。(2分)
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
15、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 (3分)
16、画直线句“看看那块席子”不能删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读起来很别扭。
B.选文是回忆往事,用第三人称,这里是和蔡老师在一起,改用第二人称。
C.由于抒情的需要,变换人称,改用第二人称,可以直接抒发对蔡老师的思念、崇敬之情,显得更加亲切。
D.散文中可以叙事、议论、抒情,也可以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变换使用,这样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19、选文中“我才醒了”的“才”和“我才睡熟了”的“才”各说明了什么 这两个“才”字饱含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二)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N”——“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UYHIi:II)、“妹妹”(SISYIIR )、“老师”(TEAHER)等。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9、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答:
20、课文第10段中说“突然间,我恍然大悟”,作者悟到了什么 (2)
答:
21、课文第11段写道:“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答:
22、第12段中说道:“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这句话里的“浸”字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3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13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23、解释划线的词。(4分)
(1)学而时习之 (2)为人谋而不忠乎 (3)四十而不惑 (4)饭疏食饮水
2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温故而知新。(2)切问而近思。
25、“吾日三省吾身”阐明了什么道理?“传”“习”之本是什么?(2分)
2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3分)
五、写作(40分)
27、题目:那一刻,我真难忘
要求:1、写真事,抒真情,内容完整,书写清楚; 2、不少于500字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双基积累(共36分)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字词。(4分)
① 我有些gěng yè( ),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② 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wèi miǎn( )。
③ 这样kǔ xīn gū yì(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④ 邓稼先他们hán xīn rú kǔ( )地工作到1959年。
【答案】① 哽咽;②慰勉;③苦心孤诣;④ 含辛茹苦(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每题1分,共8分)
(1)A.调解 B.音调 C.调整 D.风调雨顺( )
(2)A.假期 B.假使 C.假想 D.狐假虎威( )
(3)A.模仿 B.模范 C.模拟 D.装模作样( )
(4)A.察觉 B.睡觉 C.觉醒 D.不知不觉( )
【答案】B A D B
【解析】
试题分析:(1)B项“ 调”读diào,其他都读tiáo;(2)A项“假”读jià,其他都读jiǎ;(3)D项“模”读mú,其他都读mó;(4)B项“觉”读jiào,其他都读jué。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面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每题2分,共8分)
(1)时辰 榆钱 欧打 改为
(2)纯真 恣势 磕头 改为
(3)婪烧 军阀 跳舞 改为
(4)褪色 劝熨 香炉 改为
【答案】(1)欧 殴 (2)恣 姿 (3)婪 焚 (4)熨 慰
【解析】
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4、比较括号中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填空。(每题1分,共3分)
(1)我们见了她 就围上去。(A.不自觉 B.不由得 C.恨不得 D.不觉得)
(2)我跟母亲非常 他,不知道他的死活。(A.想念 B.纪念 C.怀念 D.牵挂)[来 (3)这时候蔡老师 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A.帮助 B.援助 C.救助 D.支持)
【答案】(1)B (2)D (3)B
试题分析:此类题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再根据语意判断选用。或回顾课文,根据所学记忆直接判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结合语境,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学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为你打开一扇门》) 诠释:说明,解释。
B.“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往事依依》)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C.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刻舟求剑》) 遽:立即,匆忙。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但:但是,却,表转折的意思。
【答案】D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或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小得无人知晓,小得人迹罕至,小得我根本不想提及。
B.两个星期来形势的发展瞬息万变,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
C.熟悉的人都知道,别看他来势汹汹,其实,他心虚得很,因为理不在他那里。
D.刚上任,他就磨刀霍霍地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决心要做出些成绩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本题根据所掌握的词语知识,可抓住词语中每个字的含义来组合意义。D.磨刀霍霍:霍霍,象声词,磨刀声。原意用力磨刀,发出霍霍声响。现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达清楚的一项是:( )(2分)
A.我看过许多对我感兴趣的故事片、喜剧片,对我最感兴趣的电影是《神圣的使命》。
B.只有在科学的道路上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最高的顶点。
C.时间要安排得适当,课上充分思考,课下充分学习,这就叫科学地利用时间。
D.每一个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建设有贡献的人。
【答案】C
【解析】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B.“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C.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
D.为什么昨天答应得好好的,今天又反悔了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轻轻地、坚定地”不需要顿号,这是两个共同来修饰“说”的修饰语,不是陈述的主要内容,不需隔开强调。“烧死”后面应是逗号,因为此句意思没有结束。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请你选择下面对这一事件理解错误的一项(2分)
2014年11月的一天早晨,市民阮先生驾车送孩子去学校,他的孩子随手将一张废纸从车窗扔出,而这一幕恰巧被城管看到。阮先生对自己和孩子的错误感到惭愧,接受了城管开出的20元罚单,并主动要求上街扫马路来体验环卫工人的辛苦。
A.勇于认错,也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B.言传身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C.文明既要靠自我素养的提高,也要有一定的法制来监督。
D.只有体验到环卫工人的辛苦,才能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
【答案】D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你最近一次去图书馆是什么时候?面对这样的提问,不少上班族皱起了眉头。对于很多人来说,“图书馆”已经定格在对校园生活的记忆之中。“上一次”是什么时候,需要好好回想一下。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多家省级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市级图书馆也陆续修建新馆,服务能力大大增强。但在这些大型图书馆纷纷落成的同时,基层公共图书馆仍然面临着藏书资源有限、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为什么不去图书馆了?“大图书馆太远,小图书馆书少”是人们远离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原因。
A. 人们远离图书馆的重要原因。
B.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
C. 对于很多人来说,去图书馆已经定格在对校园生活的记忆中。
D.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很多问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了解内容。根据主要内容抓住句句子即最后总结句“大图书馆太远,小图书馆书少”是人们远离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原因”概括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3分)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 , 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主要著作有 《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答案】海伦 凯勒 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12、学习完《我的老师》一文,班上准备开展“师恩难忘”的感恩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拟写标语。(3分)
为了渲染活动会场的气氛,请你设计一则标语。(10字左右)
答:
(2)巧联妙对。(3分)
在活动中有一副残缺的对联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请你来补充完整。
上联:三尺讲台
下联:一支粉笔
【答案】(1)(示例):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深海。(2)答案(示例):奉献 耕耘(或:育桃李 写春秋)
【解析】
试题分析:按照对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特点补写内容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我的老师》(15分)
《我的老师》节选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
“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13、概括这段文字记叙的“一件小事”(不得超过10个字)(2分)
【答案】“我”放假时想念老师,要去找老师。
【解析】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梳理情节(开端、过程、结局),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选文中(甲)处应填_____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_____。(2分)
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
【答案】(2分)B C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 (3分)
【答案】(3分)因为作者非常爱戴、敬佩老师,对老师恋恋不舍。
【解析】
试题分析:从孩子对老师的情感来考虑,因为孩子爱戴老师,假期又要同老师分别,所以才会觉得假期漫长。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画直线句“看看那块席子”不能删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3分)“那块席子”是参照物,自己离开了那块席子,说明“梦中寻师”是真的,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际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情节内容,理解作者所说的“梦境”,“席子”证明作者是在梦中见到的老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读起来很别扭。
B.选文是回忆往事,用第三人称,这里是和蔡老师在一起,改用第二人称。
C.由于抒情的需要,变换人称,改用第二人称,可以直接抒发对蔡老师的思念、崇敬之情,显得更加亲切。
D.散文中可以叙事、议论、抒情,也可以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变换使用,这样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答案】(3分)C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选文中“我才醒了”的“才”和“我才睡熟了”的“才”各说明了什么 这两个“才”字饱含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案】(3分)“我才醒了”说明作者当时在睡梦中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是不清醒的,直到他的母亲指出,现在已经放了暑假,他才从睡梦中真正地醒了。“我才睡熟了”是说母亲把作者“拉”回来,又“劝说”了一会,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他只好睡下来,是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睡熟了。两个“才”字饱含着作者热爱蔡老师到了近乎着迷的程度的深厚感情。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当时事情发生的情境来理解两个“才”字的含义,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情感。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N”——“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UYHIi:II)、“妹妹”(SISYIIR )、“老师”(TEAHER)等。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9、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答:
【答案】主要记叙了“我”在井房认识“水”的经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阅读选段,概括出主要人物做了何事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课文第10段中说“突然间,我恍然大悟”,作者悟到了什么 (2)
答:
【答案】领悟到语言文字的奥秘,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明白了宇宙万物都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人们的新思想。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海伦通过“水”领悟到语言文字的奥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课文第11段写道:“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答:
【答案】“水”使“我”有了自己的思想,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不再是仅仅限于模仿学习,而是能够敞开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人间的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也因为有了求知欲,就更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第12段中说道:“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这句话里的“浸”字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3分)
答:
【答案】“浸”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满眼都是泪水的样子,深刻真实地写出了“我”内心的自责和愧疚。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重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结合海伦此时的心理即可解答此题。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四、文言文阅读(13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23、解释划线的词。(4分)
(1)学而时习之 (2)为人谋而不忠乎 (3)四十而不惑 (4)饭疏食饮水
【答案】(1)按时 (2)替 (3)迷惑,疑惑 (4)这里是吃饭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温故而知新。(2)切问而近思。
【答案】(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2)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1)句中的“故”属于一词多义词,翻译时要注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吾日三省吾身”阐明了什么道理?“传”“习”之本是什么?(2分)
【答案】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过失与失误,重视品德修养的完善,避免生活与学习之中的缺漏与失误;忠、信。
【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深入理解。必须要考虑句子的意思,弄懂反省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明白一定的道理。第二小题属于筛选概括题型,只要理解了文意,答案自然而出。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3分)
【答案】围绕“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五、写作(40分)
27、题目:那一刻,我真难忘
要求:1、写真事,抒真情,内容完整,书写清楚; 2、不少于500字
【答案】例文:
难忘那一幕
每个人都应该有过难忘的那一幕,那一幕,有的蕴涵着人生的真善美,有的诠释着人的高尚情操,有的则诱发着自私卑鄙的臭恶,有的践踏着公共的道德良知,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我难忘的一幕吧。
一个太阳高照,白云朵朵的好天气,我走出门,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神清气爽的背着书包,准备上学去,走着走着,忽然一阵恶臭传到我的鼻子里“好臭呀!”我大喊道,随着臭气走去,我来到了那里,简直臭恶不堪,让人无法待的环境之中,这里本是一座座青山,绿水,还有一大片一大片青青地,软绵绵的草地,现在变成了山上的树木稀少得连地下的石块都看得见,绿水里的鱼儿都翻着肚皮,浮了起来点点垃圾漂浮在水面,青青地,软绵绵的草地上到处都是垃圾,看着这一处处的环境,我不由得叹了口气。不好,快要迟到了,我三步并成两步走。
放学后,我又走到那个满是垃圾的地方,这是看到许多身影在忙碌地工作着,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清洁工人在清扫垃圾,他们有的把死了的鱼打上来,把污水处理干净,有的清扫着草地,把受污染的草除掉,有的把山上没有的树木重新种植,他们汗流浃背,仍不肯休息,忽然那我看到一位阿姨,她没有穿清洁工人的工作服,我迷惑不解的问:“阿姨,您为什么不穿工作服呢?”阿姨面带微笑着说:“我不是清洁工人。”打听后,我才知道这位好心的阿姨是志愿者,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位阿姨,这里有一条没有通的下水道,这里面多年储蓄的垃圾和水,现在已经散发着恶臭,清洁工人里,没有人敢来通这条下水道,由于多年没有疏通,这条下水道已经不能用工具疏通了,这位阿姨不顾恶臭用手疏通着下水道,不一会儿,这条下水道就被疏通了,阿姨高兴地笑了笑。
这难忘的一幕是环境的恶劣,清洁工人的辛苦,阿姨的好心,同学们,你们这下知道我难忘的一幕了吧!
【解析】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