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乡愁》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海峡(xiá) 相机调控(xiàng) 锐不可当(dāng)
B.卖弄(nong) 坟墓(fén) 外溢效应(yì) 一气呵成(hē)
C.栅栏(zhà) 哺育(fǔ) 重足而立(chóng) 心无旁骛(wù)
D.骸骨(hái) 一枚(méi) 给水系统(jǐ) 参差不齐(cēn)
2.朗读《乡愁》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D.轻柔、平淡
3.下列对《乡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用具体可感的事物寄托感情。
B.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四个形容词,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表现了诗人内心思乡之浓、爱国之深。
D.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对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歌的形式于整齐之中有参差之美。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一百年间,党领导的文艺战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有的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____,有的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____,有的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____,有的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____,但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结晶,成为党领导建立的中华民族新文化重要成果。
A.发愤图强 百折不挠 守正创新 锐意进取
B.百折不挠 发愤图强 锐意进取 守正创新
C.发愤图强 锐意进取 百折不挠 守正创新
D.百折不挠 守正创新 发愤图强 锐意进取
5.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叫两遍不成?”
B.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C.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6.(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乡愁课时训练)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代表着漂泊、隔离)
B.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指坟墓有一平方米的大小)
C.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显示了空间的隔离)
D.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浅浅”,但是爱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
7.(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3 乡愁同步练习)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多地在于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③①⑥④②⑤ B.④②⑥①③⑤
C.⑤③①④⑥② D.⑤①③④②⑥
二、阅读理解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3短诗五首 同步练习(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8.这首诗为表达作者情感,所选用的意象有 、 和 ;诗歌第一节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第二节表达的情感是 。
9.余光中的《乡愁》和这首诗在写法上共同的特点是 ;《乡色酒》还使用了 、 的修辞手法。
10.这首诗的意境悠远、绵长,请你品析第二节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三、语言综合运用
学习了《乡愁》后,你们班举行了以“余光中与乡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练习。
11.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假如让你来表达乡愁,你想用什么意象?试着写下来。
12.班里将举行以“现代人是否还需要乡愁情结”为论题的辩论赛。反方有同学认为,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交通发达,信息便捷,人们不再需要乡愁情结。如果你是正方辩手,你会怎样反驳他?
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3.活动一:谜语擂台。团委组织猜谜语擂台赛,你看到了下面的四个谜面,请选择其中的两个,猜出谜底。
图 ,谜底 ; 图 ,谜底
14.活动二:文化论坛。活动中,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就古代经典的一番讲话展开了热议。请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去中国化”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新闻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参观时曾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15.建言献策。请你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个话题,向学校李校长提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你会怎么说呢?
16.(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乡愁课时训练)综合性学习。
学完《乡愁》,你班决定开展一次以“剪不断的乡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我荐乡愁诗】将你收集到的表达思乡愁绪的诗句推荐给大家。(要标明诗句作者及其所在诗词标题)
① , 。
② , 。
(2)【我当模仿秀】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在别离后梦萦魂牵;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在岁月中永不老去;乡愁是 。
(3)【我来说理由】有人认为写“乡愁”来表达热爱祖国的主题是一种消极的表现,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BD正确。C 哺育(b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字音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等容易混淆读错,另外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地分类整理。
2.【答案】C
【知识点】语速与语调
【解析】【分析】感情基调即为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心中的感触,一般要通过意象来表现,而读者在读诗歌时也会产生一些共鸣。诗歌常见的感情基调有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懊、思念、激昂、消沉等。这首诗,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都找到了具体的对应物,抒发了诗人不尽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孤岛人民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把握能力。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彩。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审视文题;熟悉作者;捕捉形象;抓关键词;定格画面等。常见的感情基调有: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等。
3.【答案】D
【知识点】体会现代诗歌意象;推敲现代诗歌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品味现代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乡愁(诗)
【解析】【分析】A、《乡愁》分为四个小节,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该项理解和分析正确;
B、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时间词可以判断全诗以时间为序;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可知,全诗以感情为线索,寄托了诗人对母亲、对妻子、对祖国的爱,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该项理解和分析正确;
C、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四个形容词,以物品之轻反衬情感之重,表现了诗人内心思乡之浓、爱国之深,该项理解和分析正确;
D、《乡愁》不仅有结构形式之美,也有音韵之美,该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乡愁》第一小节写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写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写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写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4.【答案】B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发愤图强: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百折不挠:无论受到多少打击也不退缩,形容意志顽强。
锐意进取:意志坚决地追求上进,下决心强化,力图有所作为。
守正创新:恪守正道,也要敢于探索新的思想和发展方向。
第一空:根据“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的意思,指面对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应采取的态度,应该选择“百折不挠”;
第二空:根据"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意思,指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好,决心奋斗,后面应该选择“发愤图强”;
第三空:语境强调“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应该选择“锐意进取”;
第四空:结合整体语境,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恪守正道,勇于开拓发展,应该用“守正创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组成词语的各个语素之间的细微差别;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将相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5.【答案】B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
A:"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 "反问语气,有质问对方的口气,不得体∶
B:说话得体;
C:“寒舍”是对自己家的谦称,说别人家不能用“寒舍”,不得体;
D:不耻下问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老师的学识比学生高,向老师请教问题不能叫“不耻下问",不得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要注意平时的用语要得体,掌握谦敬辞等,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
6.【答案】B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乡愁(诗)
【解析】【分析】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代表着漂泊、隔离)。理解正确。B“一方”不是确指一平方米,只是形容坟墓的形状。故理解错误。C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显示了空间的隔离)。理解正确。D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浅浅”,但是爱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理解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根据词语所在具体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
7.【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乡愁(诗)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排序题。通读短文后,分析这则短文的结构为总分总,第五句先总起全文,第一句“这是”指代第五句的内容,第三,四,二句具体分析,第六句加以总结。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语段排序。做此类题,要先通读短文,找出短文的内在关系,并注意一些连接顺承的词语,或指示代词等。
【答案】8.柳树;椰树;月亮;温暖喜悦;漂泊无依
9.借物抒怀;对比;拟人
10.诗的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让人回味悠长。
【知识点】体会现代诗歌意象;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乡愁(诗);比喻;拟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意象及作用。意象是被作者赋予情感的景物,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情感。
(2)本题考查诗歌手法分析。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角赏析。注意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修辞包括常考的比喻、拟人、借代、反问、设问等;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反衬,烘托,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等。答题结合古诗内容,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反衬,烘托,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等。答题结合古诗内容,分析即可。
8.意象是被作者赋予情感的景物。三十年前,年少的“我”在家乡的柳树下休憩、玩耍,圆月的清辉见证了“我”的多少快乐;此时,月亮也是那般地羡慕“我”,从树梢头望着“我”,分享天真少年的烂漫。而三十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远离了杨柳依依的本土,无法回归故里,只能遥遥地望着明月,以寄乡愁。
故答案为:柳树、椰树、月亮、温暖喜悦、漂泊无依
9.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是借物抒怀的手法。而《乡色酒》除了使用意象”月亮“外,还把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做对比;把月亮比作人,月亮会像人一样望着我。故答案为:借物抒怀、对比、拟人
10.三十年之后,“我”远离了杨柳依依的本土,无法回归故里,只能遥遥地望着明月,以寄乡愁。明月成了乡色酒,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背井离乡的游子满怀着一腔愁思,多么希望能够从月亮上看到家乡的柳树以及少年的快乐啊,但是酒入愁肠愁更愁。
故答案为:诗的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浓三十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远离了杨柳依依的本土,无法回归故里,只能遥遥地望着明月,浓的乡愁,让人回味悠长。
【答案】11.示例:乡愁是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也漫漫,情也漫漫。
12.示例:乡愁是一株株摇曳在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乡愁是一缕缕飘荡在泥墙上的袅袅炊烟。乡愁是一种情结,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褪色,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消逝。有了乡愁,就有了寄托,有了依靠。乡愁是每一个游子对记忆的回味和对未来的期盼。
【知识点】衔接仿写;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现代诗歌意象的把握。现代诗歌中,表现乡愁的意象有很多:小路、月亮、鸿雁、梧桐、扁舟、炊烟等。家乡特色的美食、建筑、景点、动物等也可作为意象,表达乡愁,如:陕北土地特有的山丹丹花、安塞腰鼓、油泼面、兵马俑、芙蓉园等。
(2)本题考查观点看法。根据题干要求确定辩论赛的论题和反方观点,进而明确正方观点。结合正方观点,联系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有力地阐述理由即可。
11.根据题干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可联想出表达乡愁的意象:小路、月亮、鸿雁、梧桐、扁舟、炊烟等,除了这些一般的意象,还可以用家乡特色的美食、建筑、景点、动物作意象,表达乡愁。写句子时,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乡愁是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也漫漫,情也漫漫。
12.根据题干要求可知,辩论赛的论题是“ 现代人是否还需要乡愁情结 ”,反方观点是不需要,那么正方观点是需要,接下来,阐述需要乡愁情结的理由,如:乡愁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褪色,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消逝,那一株株摇曳在田埂上的狗尾巴草,那一缕缕飘荡在泥墙上的袅袅炊烟,那一道道萦绕在舌尖上的家乡美食......都是乡愁,有了乡愁,就有了寄托,有了依靠。乡愁是每一个游子对记忆的回味和对未来的期盼。
故答案为:示例:乡愁是一株株摇曳在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乡愁是一缕缕飘荡在泥墙上的袅袅炊烟。乡愁是一种情结,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褪色,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消逝。有了乡愁,就有了寄托,有了依靠。乡愁是每一个游子对记忆的回味和对未来的期盼。
【答案】13.岩;老舍;势如破竹;新浪
14.示例: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青少年的成长就缺少营养丰富的文化食粮;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会缺失。(言之有理即可)
15.需提出两条建议,表达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图表信息;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猜谜的能力。解答时要仔细观察和思考谜面,根据谜面的提示进行思考。
(2)本题考查学生观点表达,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要结合材料内容进行阐述。
(3)本题考查学生建言献策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表达的意思要明确,说话要得体,语气要委婉,建议要具有可行性。
13.本题考查字谜。
第一则:“出"字的上半部分是“山”字,上面是"山”,下面是“石”,所以是“岩”字。
第二则:“古"即“老”。“宅子"是房屋,是屋舍。故谜底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著有《骆驼祥子》。第三则:一个“势"字把一个“竹"字破开,分成了两半。故谜底是“势如破竹”。
第三则:风吹水面,水面上起了一层微微的波浪。故谜底为知名门户网站“新浪”。
14.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观点。
根据材料中的“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可知,“去中国化"就是把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把这些剔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得不到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是学生成长的文化食粮。如果去掉这些,青少年的成长就没有保障,缺少文化食粮。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如果去掉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会缺失。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就会坍塌,中华民族危矣。
15.本题考查提出建议和语言表达,建议要有可行性,表达时表意在明确,语意要委婉,便于对方接受。如:李校长,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我建议咱们学校定期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如书法鉴赏、经典诗词诵读等,还可邀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定期来学校讲座,您说可以吗
16.【答案】(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在期盼中载满离情
(3)不赞同。是否消极,要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在作者生活的年代里,不可能用更激进的手段来统一祖国,只能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所以应值得肯定。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理解性默写;主题活动;乡愁(诗)
【解析】【分析】(1)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比如: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通过题中所给的材料,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只要合理即可。如: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在别离后梦萦魂牵;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在岁月中永不老去;乡愁是(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在期盼中载满离情。(3)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乡愁”来表达热爱祖国的主题是不是一种消极的表现要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在作者生活的年代里,不可能用更激进的手段来统一祖国,只能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所以应值得肯定。
【点评】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选择诗句,关键在于对古诗句的理解,再联系所给信息选择恰当的诗句。(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3)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乡愁》内容的理解。重点词语的掌握,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古诗。
1 / 1部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乡愁》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海峡(xiá) 相机调控(xiàng) 锐不可当(dāng)
B.卖弄(nong) 坟墓(fén) 外溢效应(yì) 一气呵成(hē)
C.栅栏(zhà) 哺育(fǔ) 重足而立(chóng) 心无旁骛(wù)
D.骸骨(hái) 一枚(méi) 给水系统(jǐ) 参差不齐(cēn)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BD正确。C 哺育(b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字音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等容易混淆读错,另外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地分类整理。
2.朗读《乡愁》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D.轻柔、平淡
【答案】C
【知识点】语速与语调
【解析】【分析】感情基调即为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心中的感触,一般要通过意象来表现,而读者在读诗歌时也会产生一些共鸣。诗歌常见的感情基调有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懊、思念、激昂、消沉等。这首诗,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都找到了具体的对应物,抒发了诗人不尽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孤岛人民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把握能力。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彩。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审视文题;熟悉作者;捕捉形象;抓关键词;定格画面等。常见的感情基调有: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等。
3.下列对《乡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用具体可感的事物寄托感情。
B.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四个形容词,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表现了诗人内心思乡之浓、爱国之深。
D.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对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歌的形式于整齐之中有参差之美。
【答案】D
【知识点】体会现代诗歌意象;推敲现代诗歌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品味现代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乡愁(诗)
【解析】【分析】A、《乡愁》分为四个小节,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该项理解和分析正确;
B、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时间词可以判断全诗以时间为序;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可知,全诗以感情为线索,寄托了诗人对母亲、对妻子、对祖国的爱,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该项理解和分析正确;
C、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四个形容词,以物品之轻反衬情感之重,表现了诗人内心思乡之浓、爱国之深,该项理解和分析正确;
D、《乡愁》不仅有结构形式之美,也有音韵之美,该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乡愁》第一小节写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写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写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写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一百年间,党领导的文艺战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有的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____,有的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____,有的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____,有的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____,但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结晶,成为党领导建立的中华民族新文化重要成果。
A.发愤图强 百折不挠 守正创新 锐意进取
B.百折不挠 发愤图强 锐意进取 守正创新
C.发愤图强 锐意进取 百折不挠 守正创新
D.百折不挠 守正创新 发愤图强 锐意进取
【答案】B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发愤图强: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百折不挠:无论受到多少打击也不退缩,形容意志顽强。
锐意进取:意志坚决地追求上进,下决心强化,力图有所作为。
守正创新:恪守正道,也要敢于探索新的思想和发展方向。
第一空:根据“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的意思,指面对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应采取的态度,应该选择“百折不挠”;
第二空:根据"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意思,指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好,决心奋斗,后面应该选择“发愤图强”;
第三空:语境强调“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应该选择“锐意进取”;
第四空:结合整体语境,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恪守正道,勇于开拓发展,应该用“守正创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组成词语的各个语素之间的细微差别;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将相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5.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叫两遍不成?”
B.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C.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答案】B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
A:"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 "反问语气,有质问对方的口气,不得体∶
B:说话得体;
C:“寒舍”是对自己家的谦称,说别人家不能用“寒舍”,不得体;
D:不耻下问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老师的学识比学生高,向老师请教问题不能叫“不耻下问",不得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要注意平时的用语要得体,掌握谦敬辞等,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
6.(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乡愁课时训练)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代表着漂泊、隔离)
B.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指坟墓有一平方米的大小)
C.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显示了空间的隔离)
D.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浅浅”,但是爱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
【答案】B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乡愁(诗)
【解析】【分析】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代表着漂泊、隔离)。理解正确。B“一方”不是确指一平方米,只是形容坟墓的形状。故理解错误。C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显示了空间的隔离)。理解正确。D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浅浅”,但是爱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理解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根据词语所在具体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
7.(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3 乡愁同步练习)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多地在于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③①⑥④②⑤ B.④②⑥①③⑤
C.⑤③①④⑥② D.⑤①③④②⑥
【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乡愁(诗)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排序题。通读短文后,分析这则短文的结构为总分总,第五句先总起全文,第一句“这是”指代第五句的内容,第三,四,二句具体分析,第六句加以总结。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语段排序。做此类题,要先通读短文,找出短文的内在关系,并注意一些连接顺承的词语,或指示代词等。
二、阅读理解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3短诗五首 同步练习(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8.这首诗为表达作者情感,所选用的意象有 、 和 ;诗歌第一节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第二节表达的情感是 。
9.余光中的《乡愁》和这首诗在写法上共同的特点是 ;《乡色酒》还使用了 、 的修辞手法。
10.这首诗的意境悠远、绵长,请你品析第二节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答案】8.柳树;椰树;月亮;温暖喜悦;漂泊无依
9.借物抒怀;对比;拟人
10.诗的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让人回味悠长。
【知识点】体会现代诗歌意象;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乡愁(诗);比喻;拟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意象及作用。意象是被作者赋予情感的景物,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情感。
(2)本题考查诗歌手法分析。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角赏析。注意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修辞包括常考的比喻、拟人、借代、反问、设问等;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反衬,烘托,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等。答题结合古诗内容,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反衬,烘托,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等。答题结合古诗内容,分析即可。
8.意象是被作者赋予情感的景物。三十年前,年少的“我”在家乡的柳树下休憩、玩耍,圆月的清辉见证了“我”的多少快乐;此时,月亮也是那般地羡慕“我”,从树梢头望着“我”,分享天真少年的烂漫。而三十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远离了杨柳依依的本土,无法回归故里,只能遥遥地望着明月,以寄乡愁。
故答案为:柳树、椰树、月亮、温暖喜悦、漂泊无依
9.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是借物抒怀的手法。而《乡色酒》除了使用意象”月亮“外,还把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做对比;把月亮比作人,月亮会像人一样望着我。故答案为:借物抒怀、对比、拟人
10.三十年之后,“我”远离了杨柳依依的本土,无法回归故里,只能遥遥地望着明月,以寄乡愁。明月成了乡色酒,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背井离乡的游子满怀着一腔愁思,多么希望能够从月亮上看到家乡的柳树以及少年的快乐啊,但是酒入愁肠愁更愁。
故答案为:诗的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浓三十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远离了杨柳依依的本土,无法回归故里,只能遥遥地望着明月,浓的乡愁,让人回味悠长。
三、语言综合运用
学习了《乡愁》后,你们班举行了以“余光中与乡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练习。
11.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假如让你来表达乡愁,你想用什么意象?试着写下来。
12.班里将举行以“现代人是否还需要乡愁情结”为论题的辩论赛。反方有同学认为,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交通发达,信息便捷,人们不再需要乡愁情结。如果你是正方辩手,你会怎样反驳他?
【答案】11.示例:乡愁是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也漫漫,情也漫漫。
12.示例:乡愁是一株株摇曳在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乡愁是一缕缕飘荡在泥墙上的袅袅炊烟。乡愁是一种情结,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褪色,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消逝。有了乡愁,就有了寄托,有了依靠。乡愁是每一个游子对记忆的回味和对未来的期盼。
【知识点】衔接仿写;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现代诗歌意象的把握。现代诗歌中,表现乡愁的意象有很多:小路、月亮、鸿雁、梧桐、扁舟、炊烟等。家乡特色的美食、建筑、景点、动物等也可作为意象,表达乡愁,如:陕北土地特有的山丹丹花、安塞腰鼓、油泼面、兵马俑、芙蓉园等。
(2)本题考查观点看法。根据题干要求确定辩论赛的论题和反方观点,进而明确正方观点。结合正方观点,联系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有力地阐述理由即可。
11.根据题干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可联想出表达乡愁的意象:小路、月亮、鸿雁、梧桐、扁舟、炊烟等,除了这些一般的意象,还可以用家乡特色的美食、建筑、景点、动物作意象,表达乡愁。写句子时,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乡愁是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也漫漫,情也漫漫。
12.根据题干要求可知,辩论赛的论题是“ 现代人是否还需要乡愁情结 ”,反方观点是不需要,那么正方观点是需要,接下来,阐述需要乡愁情结的理由,如:乡愁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褪色,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消逝,那一株株摇曳在田埂上的狗尾巴草,那一缕缕飘荡在泥墙上的袅袅炊烟,那一道道萦绕在舌尖上的家乡美食......都是乡愁,有了乡愁,就有了寄托,有了依靠。乡愁是每一个游子对记忆的回味和对未来的期盼。
故答案为:示例:乡愁是一株株摇曳在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乡愁是一缕缕飘荡在泥墙上的袅袅炊烟。乡愁是一种情结,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褪色,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消逝。有了乡愁,就有了寄托,有了依靠。乡愁是每一个游子对记忆的回味和对未来的期盼。
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3.活动一:谜语擂台。团委组织猜谜语擂台赛,你看到了下面的四个谜面,请选择其中的两个,猜出谜底。
图 ,谜底 ; 图 ,谜底
14.活动二:文化论坛。活动中,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就古代经典的一番讲话展开了热议。请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去中国化”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新闻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参观时曾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15.建言献策。请你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个话题,向学校李校长提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你会怎么说呢?
【答案】13.岩;老舍;势如破竹;新浪
14.示例: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青少年的成长就缺少营养丰富的文化食粮;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会缺失。(言之有理即可)
15.需提出两条建议,表达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图表信息;见解表述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猜谜的能力。解答时要仔细观察和思考谜面,根据谜面的提示进行思考。
(2)本题考查学生观点表达,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要结合材料内容进行阐述。
(3)本题考查学生建言献策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表达的意思要明确,说话要得体,语气要委婉,建议要具有可行性。
13.本题考查字谜。
第一则:“出"字的上半部分是“山”字,上面是"山”,下面是“石”,所以是“岩”字。
第二则:“古"即“老”。“宅子"是房屋,是屋舍。故谜底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著有《骆驼祥子》。第三则:一个“势"字把一个“竹"字破开,分成了两半。故谜底是“势如破竹”。
第三则:风吹水面,水面上起了一层微微的波浪。故谜底为知名门户网站“新浪”。
14.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观点。
根据材料中的“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可知,“去中国化"就是把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把这些剔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得不到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是学生成长的文化食粮。如果去掉这些,青少年的成长就没有保障,缺少文化食粮。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如果去掉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会缺失。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就会坍塌,中华民族危矣。
15.本题考查提出建议和语言表达,建议要有可行性,表达时表意在明确,语意要委婉,便于对方接受。如:李校长,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我建议咱们学校定期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如书法鉴赏、经典诗词诵读等,还可邀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定期来学校讲座,您说可以吗
16.(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乡愁课时训练)综合性学习。
学完《乡愁》,你班决定开展一次以“剪不断的乡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我荐乡愁诗】将你收集到的表达思乡愁绪的诗句推荐给大家。(要标明诗句作者及其所在诗词标题)
① , 。
② , 。
(2)【我当模仿秀】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在别离后梦萦魂牵;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在岁月中永不老去;乡愁是 。
(3)【我来说理由】有人认为写“乡愁”来表达热爱祖国的主题是一种消极的表现,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案】(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在期盼中载满离情
(3)不赞同。是否消极,要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在作者生活的年代里,不可能用更激进的手段来统一祖国,只能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所以应值得肯定。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理解性默写;主题活动;乡愁(诗)
【解析】【分析】(1)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比如: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通过题中所给的材料,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只要合理即可。如: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在别离后梦萦魂牵;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在岁月中永不老去;乡愁是(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在期盼中载满离情。(3)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乡愁”来表达热爱祖国的主题是不是一种消极的表现要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在作者生活的年代里,不可能用更激进的手段来统一祖国,只能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所以应值得肯定。
【点评】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选择诗句,关键在于对古诗句的理解,再联系所给信息选择恰当的诗句。(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3)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乡愁》内容的理解。重点词语的掌握,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古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