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六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六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5 15:5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六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双基积累(4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zháo) 桑葚(shèn) 斑蝥(máo) 地窖(gào)
B、秕谷(bī) 宿儒(shù) 蝉蜕(tuì) 跻身(jī)
C、殷红(yīn) 遴选(lín) 剔透(tī) 恣情(zì)
D、摩挲(suō) 颓唐(tuí) 诅咒(zǔ) 踌躇(chú)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 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
②你规定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人们对过度行为引起警惕。你 人们遵守规则,发挥人类最大能力而无损健康的肌体。
③总有个别捣乱分子 别家的窝,死乞白赖不走,把“户主”挤在一边。这时候,往往就要动武,需及时把它 回去。
A.反映 告诫 占据 遣送 B. 反应 告诫 占居 遣送
C.反映 告诉 占据 护送 D. 反应 告诉 占居 护送
3、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1)“这布是华丽的!精至的!无双的!”(    )
(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
(3)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栽了一阵子。 (    )
(4)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    )
4、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
A、《风筝》的作者是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原名周树人。
B、《空城计》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
C、《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论语》的作者是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
(1)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
(2)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
(3)径来吃这水蛇。
(4)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
6、选出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2分)
A.天雨墙坏(下雨) 有善术者(精通)
B.引弦而战(拉开弓弦) 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C.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居一年(住)
D.大亡其财(丢失)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7、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①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③故渔者歌曰:“ , 。”(郦道元《三峡》)
④《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十年百战凯旋而归后最大心愿的句子是 , 。
⑤《夜雨寄北》中设想来日重逢与友人剪烛夜谈的诗句是 , 。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景物的变化,暗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8、文学常识填空。(11分)
(1)《小圣施威降大圣》作者是    ,字汝忠,号    。汉族,山阳(现在江苏淮安)人。   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2)《智子疑邻》节选自《       》,作者是      (时代)末期著名    家 (人名),他是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3)《塞翁失马》节选自《       》,此书为      (朝代)淮南王    等编著。
二、综合性学习(8分)
课标对我们7—9年级学段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习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学校准备开展“走近硬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9、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请你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2分)
10、如果同学们推荐你做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两项,并说明活动目的。(4分)
【示例】项目:硬笔书法知识讲座。目的:明确硬笔书法的意义,了解硬笔书法的知识。
项目一: 目的:
项目二: 目的:
11、班上的李明平时字写得很漂亮,一天,你正在练字,他请你去陪他打羽毛球,你该怎么拒绝他,才能不伤害你与他的感情?(2分)
三、课文阅读
(一)阅读《小圣施威降大圣》,回答问题。(10分)
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旺。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旺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小圣施威降大圣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真君前前后后乱赶,只见四太尉、二将军、一齐拥至道:“兄长,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土地庙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去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二郎听说,即取神锋,回灌江口来赶。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真君却道:“有个什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什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这真君即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
12、文章第1段说“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大圣为什么不再恋战 (2分)
答:
13、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分)
答:
14、从作者的语言特点方面赏析下列句子。(2分)
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
答:
15、读完本文后,文中的大圣和小圣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喜欢哪个人物 请说明理由。(4分)
答:
(二)阅读《皇帝的新装》文段,回答问题。(12分)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6、从故事情节发展过程看,这部分是情节的    部分。(3分)
17、“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一句中“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 (3分)
答:
18、“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一句中“天真”的含义是什么 (3分)
答:
19、“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那他为什么还要摆出“更骄傲的神气” (3分)
答:
(三)阅读《智子疑邻》。(9分)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其邻人之父亦云  (     ) (2)暮而果大亡其财  (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筑,必将有盗。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22、说说宋富人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3分)
答:
四、写作(40分)
23、题目:我的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双基积累(4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zháo) 桑葚(shèn) 斑蝥(máo) 地窖(gào)
B、秕谷(bī) 宿儒(shù) 蝉蜕(tuì) 跻身(jī)
C、殷红(yīn) 遴选(lín) 剔透(tī) 恣情(zì)
D、摩挲(suō) 颓唐(tuí) 诅咒(zǔ) 踌躇(chú)
【答案】D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 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
②你规定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人们对过度行为引起警惕。你 人们遵守规则,发挥人类最大能力而无损健康的肌体。
③总有个别捣乱分子 别家的窝,死乞白赖不走,把“户主”挤在一边。这时候,往往就要动武,需及时把它 回去。
A.反映 告诫 占据 遣送 B. 反应 告诫 占居 遣送
C.反映 告诉 占据 护送 D. 反应 告诉 占居 护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如第一空“反映”与“反应”一表示主动的一表现被动的,故根据句意选“反映”,故排除BD两项,再看第二空,“告诫”语义较重,有“郑重”的意味,符合句子的内容,故选A为答案。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1)“这布是华丽的!精至的!无双的!”(    )
(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
(3)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栽了一阵子。 (    )
(4)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    )
【答案】(1)至—致 (2)幅—副 (3)栽—裁 (4)腊—蜡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4、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
A、《风筝》的作者是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原名周树人。
B、《空城计》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
C、《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论语》的作者是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D错,《论语》的作者不是孔子,是孔子的弟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
(1)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
(2)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
(3)径来吃这水蛇。
(4)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
【答案】(1)尽情。 (2)哪边。 (3)直接。 (4)称说有病。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选出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2分)
A.天雨墙坏(下雨) 有善术者(精通)
B.引弦而战(拉开弓弦) 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C.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居一年(住)
D.大亡其财(丢失)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C项中的“居”的意思是“经过”。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①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③故渔者歌曰:“ , 。”(郦道元《三峡》)
④《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十年百战凯旋而归后最大心愿的句子是 , 。
⑤《夜雨寄北》中设想来日重逢与友人剪烛夜谈的诗句是 , 。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景物的变化,暗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答案】①潭影空人心 ②造化钟神秀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④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⑥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的作品提示或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句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潭、巫、沾、驰、剪,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8、文学常识填空。(11分)
(1)《小圣施威降大圣》作者是    ,字汝忠,号    。汉族,山阳(现在江苏淮安)人。   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2)《智子疑邻》节选自《       》,作者是      (时代)末期著名    家 (人名),他是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3)《塞翁失马》节选自《       》,此书为      (朝代)淮南王    等编著。
【答案】(1)吴承恩 射阳山人 明 《西游记》(2)韩非子·说难 战国 思想 韩非 法 (3)淮南子·人间训 西汉 刘安
【解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综合性学习(8分)
课标对我们7—9年级学段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习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写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学校准备开展“走近硬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9、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请你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2分)
【答案】示例:学习书法艺术,传承汉字文化。 (或写一手好字,展个性风采。)(或读书启迪智慧,书法展示特长。)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活动主题“汉字书写”,用对偶句的形式表达“汉字书写”的意义。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0、如果同学们推荐你做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两项,并说明活动目的。(4分)
【示例】项目:硬笔书法知识讲座。目的:明确硬笔书法的意义,了解硬笔书法的知识。
项目一: 目的:
项目二: 目的:
【答案】项目一:硬笔书法比赛 目的: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项目二:名家硬笔书法鉴赏 目的:欣赏和借鉴优秀的硬笔书法作品,激发练字兴趣。
【解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1、班上的李明平时字写得很漂亮,一天,你正在练字,他请你去陪他打羽毛球,你该怎么拒绝他,才能不伤害你与他的感情?(2分)
【答案】示例:感谢你请我去打球,但我现在想练字。你的字写得那么漂亮,我一直把你当成学习的榜样呢。
【解析】
试题分析:用友好的语气告诉对方自己不想去的理由,并表示歉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三、课文阅读
(一)阅读《小圣施威降大圣》,回答问题。(10分)
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旺。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旺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小圣施威降大圣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真君前前后后乱赶,只见四太尉、二将军、一齐拥至道:“兄长,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土地庙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去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二郎听说,即取神锋,回灌江口来赶。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真君却道:“有个什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什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这真君即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
12、文章第1段说“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大圣为什么不再恋战 (2分)
答:
【答案】因为大圣忽然看到本营中妖猴惊散,心中感到恐慌。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分)
答:
【答案】本段主要写了大圣与小圣的变化争斗。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阅读本段,抓住二郎神和孙悟空斗智斗勇的几次变化总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从作者的语言特点方面赏析下列句子。(2分)
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
答:
【答案】这两个句子,是对孙悟空变土地庙的描写,口做庙门,牙齿做门扇,舌头变菩萨,眼睛变窗棂,想象奇特,妙趣横生,平添了许多风趣,让读者不禁莞尔一笑。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赏析。抓住孙悟空所变的土地庙的样子和尾巴“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赏析,说明描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怎样的形象,给读者以怎样的感受,要用评价语“想像丰富”“生动风趣”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读完本文后,文中的大圣和小圣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喜欢哪个人物 请说明理由。(4分)
答:
【答案】(示例):我更加喜欢小圣,因为小圣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行动迅速、机智善战,不管大圣如何变化,总逃不过小圣的一双慧眼。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抓住大圣或小圣的言行、在争斗中的表现进行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皇帝的新装》文段,回答问题。(12分)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6、从故事情节发展过程看,这部分是情节的    部分。(3分)
【答案】高潮和结局
【解析】
试题分析:了解小说情节的四个环节以及特点,根据文段的情节内容直接作答即可。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一句中“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 (3分)
答:
【答案】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解析】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在众人的赞扬的语句中即可找出指代的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一句中“天真”的含义是什么 (3分)
答:
【答案】单纯幼稚,还没受社会风气的污染,能讲真话。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那他为什么还要摆出“更骄傲的神气” (3分)
答:
【答案】皇帝内心空虚和恐慌,因此他“有点儿发抖”,同时他虽意识到上了当,但仍没有觉悟,“似乎”一词便形象地揭示了这一点。这是皇帝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而故意做出来的动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行为的理解能力。回答时要抓住重点词语,由“发抖”可见他对百姓所说话的肯定,内心很是恐慌;“似乎”表示不肯定,皇帝又不愿相信这是事实,于是企图掩饰自己的心虚。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智子疑邻》。(9分)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其邻人之父亦云  (     ) (2)暮而果大亡其财  (     )
【答案】(1)说 (2)丢失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筑,必将有盗。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答案】(1)(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2)这家人认为他们的儿子聪明,却怀疑盗贼是隔壁那个老人。
【解析】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筑”“盗”“其”“甚”“智”,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说说宋富人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3分)
答:
【答案】天雨墙坏。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短文,根据故事中的起因直接引用原话作答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写作(40分)
23、题目:我的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
【答案】例文:
我的读书生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说过的一句名言。每个人都想进步,也在不断的进步。我也不例外。因此,书成了我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我的读书生活也给我的童年蒙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我第一次接触书是我上幼儿园的时候,那时我5岁。幼儿园的老师发给小朋友们一本崭新的童话书,我小心翼翼地给书包上新“衣服”,生怕划脏了这可爱的书。
我上一年级了,有着一书包的教科书,在我的小卧室里,也有一个小小的书柜,书柜里放着一排排爸爸买给我的书:有《丑小鸭》、有《小红帽》、有《白雪公主》、还有《十万个问什么》。中国的四大名著也包括在内。晚上,我做完家庭作业,便跑到卧室,从书柜里抽出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坐在书桌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喜欢看书,但我深深地知道:书,可以使我进步。书,是有着无穷的魅力的。
因为我喜欢看书,大家给我起个外号叫做“小书迷”,而在我这个“小书迷”身上,也发生了一串串笑料百出的事情。
有一次,我正趴在床上阅读《绿野仙踪》,正读到多萝茜要回到家乡这精彩的部分时,奶奶的声音传来了:“慧慧,家里的盐没有了!去西边买一袋回来!”我极不情愿地放下书,骑上自行车去买盐。一路上,我的脑海里都是多萝茜和她的小狗托托,仿佛多萝茜的命运是对我事关重要的似的。到了商店,我拿着盐准备付账时,却发现一件极其可悲、极其丢人的事:没拿钱!于是,我又破天荒的回到家,可再去已经来不及了,就这样,我品尝到了一顿无色无味的“素斋”。
还有一次,我去上洗手间,顺便带了妈妈新给我买的《苦儿流浪记》准备欣赏。于是,厕所外就产生了这样一幕:“姐姐!你好没好啊!”“哎呀,我才看到第五章,再等一下嘛!”“从第一张看到第五章,几十页呢!一会儿都2、3个小时了,你是不是打算今晚就住在厕所里啊!” “……这不是出来了嘛!”嘻嘻,这就是我的读书生活,我的读书生活是那么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我决定,我一定要顺着“书”这条阶梯一直爬呀爬,总有一天,我肯定会到达人生的顶峰、成功的彼岸,在那里尽情挥洒我的才华、知识!难道不是吗?
【解析】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