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过秦论》复习课件(共4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过秦论》复习课件(共4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2 19:0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复习要求:
每段8分钟复习时间。
1、背诵本段课文。
2、本段课下注释所有内容(词、句、文学常识)。
3、结合预习阶段加点的所有字词内容,翻译文段。
4、本段的所有文意补充注释(结构、手法、作用)。
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12乘P671”“28固P676””31过P677”“101遗P698”四字及次常用字“策”“制”。
过秦论(第一课时)
(第1段)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一、基础识记
解释加颜色的词语、翻译划线句
①据(   )
②固(   )
③窥(    )
④席、包、囊( )
⑤拱手(           )
占据
险固的地势
窥视
名词作状语
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
横线处翻译:
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他,对内制定法律制度,致力于农耕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战具,对外采用连横策略来使诸侯们互相争斗。(得分点:当、佐、内、务、具、外、斗)
理解性默写
①《过秦论》中,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秦孝公的远大抱负。
②在《过秦论》中,作者提到秦孝公在商鞅的辅佐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些变革中对内的措施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
③《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掉诸侯国统一天下的过程,《过秦论》中“ , ”与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
④《过秦论》中“ , ”两句交代了秦国统一天下战略上的有利地势。
⑤在《过秦论》中,秦国“ , ”,经过内外两个方面的努力,轻而易举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内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内立法度 外连衡而斗诸侯
(第2段)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解释加颜色的词语、翻译划线句子
①弱( )
②爱(  )
③致(   )
④相与(   )
⑤离(  )
⑥属、徒、伦(  )
⑦叩(  )
⑧延(  )
⑨镞(  )
⑩弊(  )
北(   )
漂( )
削弱,使……弱
吝惜
招致,招引
共同,一道
离散

攻打
迎击
箭头
弱点
败逃的军队
使……漂
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向东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非常重要的地区。(得分点:既没、蒙、因、举,“南西东北”方位名词作状语)
横线处翻译:
理解性默写
①在《过秦论》中,作者提到战国诸雄为了遏制强秦,不惜花费重金和以封地为待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过秦论》中,战国诸雄为了对抗强大的秦国,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交策略。
③《过秦论》中对“战国四公子”做出高度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过秦论》中,最能体现诸侯各国“合纵”失败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
⑤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运用借代手法,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使九国军队陷入困境之中。
⑥贾谊在《过秦论》中,描写秦国把诸侯国的军队打得横尸百万,流的血可以漂起盾牌句子是“ , ”。
⑦贾谊在《过秦论》中,描写秦国利用诸侯国的弱点制服他们,乘胜追击追逐败逃的军队句子是“ , ”。
以致天下之士
合从缔交
相与为一
皆明智而忠信
宽厚而爱人
尊贤而重士
于是从散约败
争割地而赂秦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第3段)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解释加颜色的词语、翻译划线句
①奋(   )
②烈(   )
③振(   )
④御(   )
⑤履(   )
⑥至尊(   )
⑦六合(   )
⑧鞭笞(   )
⑨委(   )
⑩却( )
怨(   )
践(  )
池(   )
信(   )
谁何(  )
金城( )
帝王(  )
振兴
功业
举起
驾驭,统治
名词作动词,登上
至高无上的地位,指帝位
天地四方
奴役
托付
使……退却
仇恨

护城河
可靠的
盘诘查问
坚固的城池
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横线处翻译:
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各学派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兵器,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得分点:愚、隳、兵、弱)
理解性默写
①《过秦论》中,最能体现出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当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措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秦论》中,贾谊用“ , ”两句总结了秦王朝的愚民政策。
④《过秦论》中用“ , ”两句形象地描写出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在要塞,仔细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⑤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攻中原。《过秦论》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⑥贾谊《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北部边境的措施是“ , ”。
策而御宇内
振长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第4段)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解释加颜色的词语、翻译划线句
①殊俗(   )
②瓮(   )
③牖(   )
④绳(   )
⑤枢(   )
⑥徒( )
⑦中人(   )
⑧行伍(  )
⑨阡陌(   )
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
用瓮作,动词
窗户
用绳作,动词
门扇开关的枢轴

平常的人
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
田地中间纵横交错的小路。 南北走向的路为“阡”,东西走向的路为“陌”。
横线处翻译:
(他们)斩断树木作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集般汇聚,像回声般响应,许多人担负着粮食如影随身般地跟着(陈涉)。(得分点:兵、揭、云、响、赢、景)
理解性默写
①《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
②在《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29.贾谊在《过秦论》中“ , ”描写陈涉率领的起义队伍疲惫不堪、人数颇少。
30.贾谊在《过秦论》中“ , ”写陈涉置身于军队中,从田野间突然兴起。
31.贾谊《过秦论》中“ , ”写秦始皇死后,他的余威还震慑到边远地区。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第5段)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解释加颜色的词语、翻译划线句
①櫌
②棘矜
③铦(  )
④抗(   )
⑤道(  )
⑥乡时(   )
⑦试使(  )
⑧度(   )
⑨絜(  )
⑩致(   )
万乘(   )
序(   )
朝(   )
有(   )
作难(   )
七庙(   )
碎土平田用的农具。
用酸枣木做的棍子。
锋利
匹敌,相当
方法
先前。乡,同“向”
假使
衡量,比较
衡量
造成,获得
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安置使有序
使……朝见
同“又”
起事
古代天子的宗庙
横线处翻译:
再说,秦朝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变弱,雍州的土地,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依然像是原来的样子。(得分点:小弱、自若)
理解性默写
①在《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
②《过秦论》结尾一段在列举了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秦论》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④《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写在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的句子是:“ , ”。
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势
而朝同列
序八州
百有余年矣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复习要求:
每段8分钟复习时间。
1、背诵本段课文。
2、本段课下注释所有内容(词、句、文学常识)。
3、结合预习阶段加点的所有字词内容,翻译文段。
4、本段的所有文意补充注释(结构、手法、作用)。
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12乘P671”“28固P676””31过P677”“101遗P698”四字及次常用字”度”“策””“制”。
过秦论(第二课时)
一、重点梳理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
(1)乘
义项 例句
①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
② 独与迈乘小舟(《石钟山记》)
③ 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④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⑤ 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并序》)
⑥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⑦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崤之战》)
登上
驾车,坐车
冒着
趁着,凭借
顺应
量词,一车四马为“乘”
“四”的代称
(2)固
义项 例句
①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③ 少年固强之(《促织》)
④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⑤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⑥ 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
⑦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坚固,牢固
使……坚固,使动用法
巩固,安定
坚持,坚决
险要的地势
顽固,固执
原来,本来
确实,实在
义项 例句
① 《过秦论》
②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③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④ 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⑤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⑥ 过蒙拔擢(《陈情表》)
⑦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指斥过失
责备
经过
探望
超过
过分,过于
错误
(3)过
义项 例句
① 蒙故业,因遗策
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③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④ 小学而大遗(《师说》)
⑤ 置币遗单于(《苏武传》)
前人遗留下的
丢失
遗失的东西
舍弃,放弃
送给,给予
(4)遗
2.通假字
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孝公既没
②合从缔交
③赢粮而景从
④而倔起阡陌之中
⑤非及乡时之士也
⑥百有余年矣
同“殁”,死
同“纵”,合纵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同“影”,像影子一样
同“崛”,兴起
同“向”,先前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3.古今异义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以致天下之士 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②宽厚而爱人 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③才能不及中人 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山东省
爱护别人
平常的人
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
以,来;致,招致、招引
(1)度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③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④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⑤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名词,制度,法度
动词,衡量,比较
量词,次,回
动词,谱写
动词,渡过,越过
动词,估计,猜测
4.一词多义
(2)亡 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
动词,丢失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动词,同“无”,没有
(3)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
③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
④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名词,策略
名词,马鞭子
动词,拄着
名词作动词,用马鞭子打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
④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⑤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动词,统领、统率
动词,制服
动词,控制、统制
名词,规模
名词,式样
5.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⑤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名词作动词,登上
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名词作动词,用瓮做/用草绳系 
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名词作状语,对内/对外;使动用法,使……争斗
⑥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⑧追亡逐北
⑨尊贤而重士
⑩因利乘便
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动词作名词,逃跑的人/败逃的军队
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意动用法,以……为重
形容词作名词,“利”和“便”都指“便利的条件”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以愚黔首
会盟而谋弱秦
约从离衡
流血漂橹
吞二周而亡诸侯
却匈奴七百余里
序八州而朝同列
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
使动用法,使……变愚蠢
使动用法,使……变弱
使动用法,使……离散
使动用法,使……漂浮
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动用法,击退,使……退却
使动用法,使……朝见
6.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③为天下笑者
④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之君也
判断句 标志词:也
判断句 标志词:也
被动句 标志词:为
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7.文化常识
(1)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2)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____、____和东、南、西、北四方。
(3)序八州而朝同列
八州:天下(“九州”)除雍州之外的其他八个州。九州:亦称“九土”,代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____________。
东南
东北
西南
西北


全国各地(或“中国”)
天子的宗庙
【助记导图一】
【助记导图一】
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秦孝公——秦国崛起“兴”
①秦创业(雄心勃勃)
惠文、武、昭襄——秦国 “强”
②秦日盛(所向披靡)
秦始皇——秦国 “盛”
③秦统一(势如破竹)
秦二世——秦国 “亡”
④秦灭亡(一败涂地)
⑤秦教训
叙事
论据
议论
论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人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
全文思路
【助记导图二】
《过秦论》艺术特色
(1)构思奇特,结构整饬。
(2)善用对比和举例论证,雷霆万钧。
(3)骈偶铺陈,错落有致。
(4)叙议结合。
(5)语言酣畅淋漓,富有文采。
二、素材积累与运用
素材提取:挫折、以诗言志等
示例1:
翻开书卷,会发现尘封的历史往事里无数文人骚客以诗言志。
贾谊少有大志,敢于针砭时弊,却屡遭权贵排挤,留下《治安策》《过秦论》等千古名篇为人传颂;曹植出身高贵却报国无门,留下凄婉隽永的《洛神赋》,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足迹遍布山川大河,留下无数旷达超逸的词作名篇。他们一生宦海浮沉,壮志难酬,却也在跌宕中生发出了别样的才思。苦难之于人生,是无法动摇的存在,但若能“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以苦难为人生添彩,将苦难化作一杯酒,浇与诗中,虽其幸与不幸无法定论,但终究彪炳史册、传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示例2: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代,有很多人终生困于自己的“生不逢时”而郁郁而终。如那个错生在帝王家的亡国诗人李煜,如那个忧愤了一生最终病死的贾谊。倘若他们能正视自己的生活年代,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改变,那么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不论我们生在繁华的时代,抑或萧条的岁月,都应当使出自己的力量让自己活得很精彩。那不是残忍的力量,不是无情的力量,它或许微弱并伴随苦难,却能给深渊里的人带来光明,使其在坚韧中捍卫生之尊严——这便是对生逢其时的最好诠释。
素材提取:民心、团结
示例3:
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凭借谁的力量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拥有整个天下的强秦二世而亡,这又是谁的过错?《过秦论》中,贾谊在历数了秦统一天下的过程,分析秦亡的原因后说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秦的教训,也应是世代为官执政之人的教训。谁施仁政,谁得民心,谁有天下;反之,谁失民心,谁失天下。任你有坚船利炮、雄兵百万、长江天堑,也无济于事。作为统治者,应该心怀天下,心忧苍生,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支持。而秦王朝统治者骄奢淫逸,一味地膨胀自我欲望,用残酷的手段对待天下士民,导致失去民心,进而失去了天下。《过秦论》一文对今人仍有借鉴和警醒作用。
示例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与;人与者,人心齐也。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涣散,则万事难成。九国兵多将广,谋士如云,可各怀私心,在秦咄咄逼人得攻势下,终至纵散约败,束手就擒,究其根本,缺乏统一得指挥;统一得领导,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强大得凝聚力。所以,无论国家或集体,都必须上下团结一心,唯有人与,才能产生真正坚不可摧得力量。
素材提取:仁爱、仁政
天下已定,百废待兴,百姓亟须休养生息。但秦始皇不仅不改弦更张,反而变本加厉,严刑酷法,民何以堪?于是瓮牖绳枢之子陈涉,揭竿而起,拉开推翻暴秦之序幕,强大的秦朝只延续二世即告灭亡!打天下需要武力和谋略,而治天下则除法治外,还要崇尚仁义。何谓仁义?就是爱民、保民、富民。无仁义之人,是谓暴徒;无仁义之君,是谓暴君;无仁义之政,是谓暴政。
【素材运用】:示例5:
秦的灭亡在于用取天下的办法来守天下,引起下层百姓的反对,也引起六国贵族后人的强烈不满。人们压抑已久的情绪在大泽乡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秦帝国则如大厦般在瞬间倾倒。“仁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政权稳固的基础,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没有仁爱,国家就会四分五裂;没有仁爱,国家就难以发展,国民的生活需求就得不到满足;没有仁爱,国家将不是国家。“仁爱”不仅是一个国家应该奉行的准则,更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基石。国家之间没有仁爱,便会硝烟四起,战事连连,人们难以安定地生活。因此,为了世界和平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要奉行仁爱。
素材提取:得难失易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秦始皇之所以能创造一统天下的辉煌局面,得益于先祖打下的坚实根基。创业也是如此,都要经历漫长的跋涉、探索甚至倒退,才能最终达到成功的顶点。然而,如果不能谨慎行事,万世之业也会毁于一旦。
【素材运用】:示例6:
大秦帝国二世而亡,秦始皇的千秋帝王梦轰然破碎。高举反秦大旗的陈涉是一个服苦役的人。他出身低微,没有名望,也没有雄厚的财力。他率领的是“疲弊之卒”,他的武器不过是木棒,但当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时,却“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强秦始败于这些有罪而被征发的“谪戍之众”,原因令人深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对人民施行暴虐统治使秦王朝从强盛的顶峰跌入灭亡的谷底,强大之势与败亡之速形成的强烈对比将永远警醒后世。
巩固检测
因:因遗策
因利乘便
因河为池
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赵奢之伦制其兵。
商君佐之
聚之咸阳
及:非及向时之士
及至秦始皇
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追亡逐北
因: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他们,指兵器,代词)
及: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原为动词,在此用作名词)
课堂检测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加颜色)字词。
制: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履至尊而制六合
兵: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
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
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追亡逐北
吞二周而亡诸侯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领,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使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名词作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履至尊而制六合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将数百之众
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 对国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彩那样 像回声那样 像影子那样)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名词作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做帝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 (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瓮做 用绳子系)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用鞭子打,用竹杖敲,引申为“奴役”)
将数百之众 (率领,带领)
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尊贤而重士
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逃跑的士卒
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因利乘便
尊贤而重士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尊贤而重士 (看重)
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逃跑的士卒 (溃败的军队)
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方)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坚固的屏障)
因利乘便 (有利的形势)
尊贤而重士 (贤德的人)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豪杰)
通假字
1.合从缔交
2.赢粮而景从
3. 外连衡而斗诸侯
4.百有余年矣
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6.陈利兵而谁何
7.孝公既没
通假字
1.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纵之策
2.赢粮而景从 “ 景”通“影”。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3.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 连横之策
4.百有余年矣 “有”通“又”
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
6.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7.孝公既没 “没”通“殁”,死
古今异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 古: 今:泛指河流
山东豪俊并起 古: 今:指山东省
赢粮而景从 古: 今:输赢的“赢
九国之师 古: 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
流血漂櫓 古: 今:划船的工具
古今异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 古:黄河 今:泛指河流
山东豪俊并起 古:崤山以东 今:指山东省
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 今:输赢的“赢
九国之师 古:军队 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
流血漂櫓 古:盾牌 今:划船的工具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5.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1.《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2.《过秦论》中,“ , ”两句写陈涉高举义旗之后,天下人纷纷响应,蜂拥而至。
3.《过秦论》中,“ , ”两句表现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十分简陋。
4.《过秦论》中,贾谊用“ , ”两句总结了秦王朝的愚民政策。
5.《过秦论》中写秦统一天下以后把天下作为自家私产,把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的句子是“ , ”。
课堂检测二:在下面语境中填入合适的句子。
6.序八州而朝同列。
7.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8.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9.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0.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过秦论》中,叙述秦国“致万乘之势”后确立霸主地位的一句“ ”。
7.《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写在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的句子是:“ , ”。
8.贾谊《过秦论》中“ , ”最能体现秦始皇守天下时防范之严。
9.《过秦论》中用“ , ”两句形象地描写出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在要塞,仔细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10.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攻中原。《过秦论》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这样险固的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
君臣牢固防守,以便窥视周朝的政权。[得分点:固(两处)、窥,句意通顺]
课堂检测三:翻译下列句子。
2.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向东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非常重要的地区。(得分点:蒙、因、策、南、西、东、膏腴、北,句意通顺)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涉)置身于戍边队伍中,却在田野间突然兴起,率领疲惫不堪
的士卒,带领几百人的队伍,回过头来攻打秦国。(得分点:蹑足、倔起、将、转,句意通顺)
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说,秦朝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变弱,雍州的土地,崤山和函谷关
的险固,依然如故。(得分点:小、弱、固、自若,句意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