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2 20:0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目标统领·体系建构
学习要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能够根据文献材料和图片,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整及国际协调措施; (2)能够描述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间阶层”、福利国家等概念
时间脉络
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1 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1)背景:
①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
(2)核心思想: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3)主要措施: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4)结果: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2.国家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2)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二 国际协调
1.表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学习任务2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一 背景
1.理论因素:
(1)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如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2.实际因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获得一定的发展。
二 技术发展
1.概况: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2.影响: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学习任务3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一 背景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二 表现
1.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学习任务4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一 “福利国家”
1.含义: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影响
(1)积极性: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2)局限性: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图解
“福利国家”的发展
二 社会运动
1.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2.表现: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①原因:
a.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
b.黑人为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
②结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2)妇女运动
①原因:
a.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②目的: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③结果: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3)学生运动:
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核心突破·合作探究
一 国家干预
 史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表
国家 1950—1973年 1974—1978年
日本 14.1 1.1
西德 7.6 0.9
法国 6.1 1.3
美国 4.3 2.5
——以上史料摘编自《世界当代史》
根据史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表》,指出1950—1973年和1974—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为走出20世纪70年代经济状况,各国的措施又是什么
提示:特点:前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黄金时期”;后一时期,经济增长缓慢,出现经济“滞胀”现象。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二 福利国家
史料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摘自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根据史料,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指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提示:原因:福利开支大;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引发社会不满。角色:福利制度的制定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