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2 22:4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目标统领·体系建构
学习要点 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1)能够知道古代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 (2)读图,能够说出古代世界帝国的时空分布; (3)能够描述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衰及其区域性影响; (4)能够知道古代文明交流的基本内容
自主学习 “古代文明的扩展”一目为自主学习内容
时间脉络
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1 古代文明的扩展(自主学习内容)
 材料 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在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农耕文明发展对文明区域的影响。
提示: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学习任务2 古代世界的帝国
一 波斯帝国
1.建立: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等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统治政策
(1)中央: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权力被认为来自神。
(2)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3)管理: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
3.灭亡: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并灭亡波斯。
二 亚历山大帝国
1.建立:亚历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2.统治政策
(1)继承: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
(2)变化: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思考:比较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在领土和文化上的异同。
答:相同:都是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不同:①领土:波斯帝国疆域以两河流域为核心,亚历山大帝国以巴尔干半岛为核心。
②文化:波斯帝国民族文化以中亚、西亚为主,亚历山大帝国以希腊为主。
三 罗马帝国
扩 张 首先征服意大利,然后征服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
统 治 (1)罗马人大肆烧杀掳掠,把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2)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和平 (3)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 (4)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影响逐渐扩大,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灭 亡 原 因 3世纪后,过于庞大的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增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过 程 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
学习任务3 文明的交流
1.总趋势: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2.科技文化交流
领域 传播
技术 传播 农耕 技术 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北非一些地区
冶铁 技术 起源于西亚,逐渐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艺术 交流 神话 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雕塑 艺术 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在很多方面模仿埃及
字母 文字 起源 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字母
向东 腓尼基字母→阿拉马字母→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
向西 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后两种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3.经贸往来
读汉朝丝绸之路路线图,结合教材,完成填空。
(1)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到达地中海东岸。
(2)罗马帝国时期:
①通过丝绸之路,与汉朝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②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
③2世纪,已有罗马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核心突破·合作探究
一 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1.波斯帝国
地理位置 伊朗高原濒临波斯湾地区
最早居民 古代波斯人
兴起时间 公元前6世纪
统治方式 继承西亚地区传统君主专制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
灭亡时间 与征服者 公元前4世纪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
2.亚历山大帝国
(1)亚历山大东征
①开始: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
②战果: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①消极意义: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②积极意义: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的几十座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3.罗马帝国
罗 马 共 和 国 建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对外 征服 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衰落 ①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②内战: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不久被谋杀。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内战中获胜,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罗 马 帝 国 建立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鼎盛 罗马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
衰亡 ①3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③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
二 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史料一 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巴比伦、埃及、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地,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的、小亚细亚的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波斯巩固统一的措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东西方文明的传播。公元前500年,大流士发动了震撼古代世界、对西方文明产生直接影响的希波战争。正是这场战争,使希腊人对波斯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揭开了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实质性交流的新篇章。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
——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史料二 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
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中南半岛海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均摘自《后汉书》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文明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
(2)史料二中班超派甘英出使的目的何在 结果如何
(3)结合史料一和史料二,指出两则史料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提示:(1)军事征服、经贸往来、人口迁徙。
(2)目的:派甘英出使大秦,与大秦建立联系;结果:受阻波斯湾,但了解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奠定了中西交往的基础。
(3)汉朝和大秦都迫切希望直接往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