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幽径悲剧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5 18:0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画外话:什么叫“悲剧”? 鲁迅先生曾对悲剧有过经典的定义:
“悲剧是美的东西被毁灭。”
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学大师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来感受“美的毁灭”带给人们的心灵的震撼。 季羡林??? 季羡林(1911--2009)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享誉国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他一生有众多头衔,如“学界泰斗”、“一代宗师”、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等,但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懂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2门古代语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人人都应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初读整体感知内容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时间三分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能用笔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语句,读完后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自读并思考: 幽径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悲剧?
《幽径悲剧》写的是家门附近一条
幽径上的古藤萝被诛伐。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6):写幽径之美。
第二部分(7—10):写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6):写藤萝之悲。感受幽径之美山上:
湖中:总有翠色在目夏 绿叶红荷
白雪覆盖
冬:
绿色更浓春夏秋生机勃勃小结:浓墨描写“幽径之美”的作用 幽径是美丽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神奇的,而“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但)“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
为下文写古藤萝的美丽作好了铺垫:幽径美,那幽径上的古藤萝该有多美啊!
这样就烘云托月般地将这株古藤萝的地位凸显出来了。形:“盘曲而上”
香:“蓦地”、“扑鼻之香
声:“袭入耳内”的蜜蜂声
色:“紫色”、“紫红色”、
“万绿丛中一点红”和善:与大树和睦相处
纯良:阅尽沧桑,从无害人之心
无私:以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真




身赏析“藤萝之美”外

美内

美赏析“藤萝之美”总结“藤萝之美” 在这几段落中,
作者不仅有对古藤萝进行浓墨重彩的
描写(有正面和侧面),
还擅长进行酣畅淋漓的抒情、议论。
都向我们展示了古藤萝的美,
抒发了对古藤萝的赞美喜爱。挖掘“悲剧之根”:是谁制造了古藤的悲剧?
愚氓灭美喜爱乐之留恋震惊痛苦悲哀被砍前的古藤被砍后的古藤真善美的化身吊死鬼、孤儿心非对比思考悲剧背后的问题: 2.作者这么好的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居然会狠心破坏作者的小天地,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猜猜,“毁美”哪些人呢? 1.这个悲剧发生在哪里?什么时间?地点:北大 时间:1992年春愚氓、伟人、追名逐利的人、心中无美的人……3.创造美好世界的人们与制造悲剧的人们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前者关爱生命、关爱自然,追求真、善、美;后者缺乏对生命、自然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讨论探究 揭示主旨揭露什么?
说明什么?
希望什么?人们缺少博爱之心,自私、冷漠。愚氓多,国民素质有待提高。人们珍爱生命,关爱自然。作为岁月化石的古藤萝,
它只需要一块石块或者一个幽暗的角落······ 独木成林——绿色日益减少,
人类欲望日益增长 病树前头,生命孱弱 可可西里被捕杀的藏羚羊胡杨树,生命奇迹!
活着千年不死!
死了千年不倒!
倒了千年不烂!
现在,他在沙漠上死不瞑目······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与生命“无论谁死了,
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他为我,
也为你。”
——弥尔顿 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
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生命的一部分,
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
一株草,
一棵树,
一片云,
一只小虫。
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
在空中驻足,
在风中浅唱......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刘亮程《一个人村庄》
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
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当它们被杀害将尽时,
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
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拯救自然环境,实际是拯救人类自己! *教师寄语**课后作业* 1. 以古藤萝的口吻写一段话,向人们提出劝告,保护好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审美素质。
2. 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