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3.13《端午的鸭蛋》说课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3.13《端午的鸭蛋》说课课件(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5 19:2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端午的鸭蛋》说课汪曾祺一、教材把握: 《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是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汪曾祺。这个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了解民俗,关注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而《端午的鸭蛋》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文章在悠然恬淡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民风民俗,更能唤起学生对家乡,对亲人的热爱,品味出日常生活中的趣味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本文语言平淡质朴,饶有趣味。这篇课文我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二、学情分析这是一个浮躁、浮华而又快节奏的时代,传统文化几乎被淹没在生活的深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普遍追逐新鲜事物和时尚元素,而对传统文化习俗有些漠然视之。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民风、民情,恰是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好时机。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用“小叙事”,“小话语”道出了生活中美的真谛,正好能启发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⑴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理解写作思路。
⑵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
⑶感受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情趣和诗意之美,珍视传统文化风俗。
教学重点: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鸭蛋带给作者独特的情与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四、教学与学法教法设计: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通过家乡特产――高邮咸蛋的精细介绍,表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怀想。我针对学生的特点,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践行“五步双重教学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解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学法指导:这节课我以“五步双重教学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以多种方式赏读课文,师生交流以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二) 自学新知
(三) 课堂检测
(四) 巩固提高
(五) 拓展迁移
(六) 布置作业
(七) 板书设计教师朗诵张耒的《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一、课堂导入:(1920~1997)教学目标:
⑴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理解写作思路。
⑵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
⑶感受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情趣和诗意之美,珍视传统文化风俗。二、自学指导一:方法步骤:①分组朗读课文。
②思考、归纳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 容,请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写作思路。 明确: 根据内容,你觉得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请概括出来。端午风俗
(1)家乡鸭蛋
(2、3) 端午鸭蛋
(4、5、6)二、自学指导二:快速浏览课文——
1.说风俗。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2.评鸭蛋。
作者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何特点?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有着怎样的感情?
请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援引原文),所以我 (感情)。”句式,批注于课文相应语句(段)旁边。1、系百索子2.做香角子3.贴五毒,贴符4、喝雄黄酒,画“王”字鸭蛋络子线绳结成的网状的袋子三、课堂检测(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①大家看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鸭蛋的?家乡的鸭蛋有哪些特点?文章除了写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还写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②文末谈及囊萤映雪的故事又似与课文内容无关,是否为败笔?(结尾是狗尾续貂么?) 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孩子们装萤与蛋壳之中自然想到的,表达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虽然对于全文结构的严谨性看来是不那么完整了,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艺术氛围。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名声
特色挑鸭蛋
吃鸭蛋
玩蛋壳 课文小结对故乡的自豪、热爱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怀想。情感:四、巩固提高 品味语言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1.平淡而有味,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
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1.“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空头”白嘴吃3.“有淡淡的幽默”例:唐代诗人元缜作《无题》一诗悼亡妻: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看过沧海之后,别的水就都看不上了。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什么意思?此句“文(言)白(话)夹杂” ,增添了“淡淡的幽默”。五、拓展迁移 仔细品一品,汪老先生的语言越品越有味道,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用精美的散文昭示我们:只要我们怀揣一颗热爱生活的火热的心,留心生活,凡人小事,也会品出美妙的滋味。今天,我们焉耆县正在努力建设“江南水乡,秀美焉耆”的文化名城,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关注民俗文化的宽广平台。请你用自己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从中渗透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补充资料: 每年10月份焉耆县都组织旅游美食文化节活动,十一期间可以去那儿品尝地道的回族美食。如果你能来古城焉耆做客,坐在独具特色的焉耆回民小吃街上,品尝粉汤、杂碎汤、凉皮子、蒸油香、“九碗三行子”等这些名目繁多的回民美食,会让你终生难忘,让你吃了一次一辈子忘不了…… 六、布置作业: 1 介绍自己家乡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种食物或一件物品。
2 推荐阅读沈从文的《端午日》、陈白尘的《龙舟竞渡话端阳》,比较与本文的异同。
七、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情 童年岁月的怀想 家乡生活的热爱
趣 吃鸭蛋
挂鸭蛋络子
玩蛋壳
语言 平淡质朴 饶有趣味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