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走进乱世词人李清照
词
苑
千
载
群
芳
竞
秀
盛
开
一
只
女
儿
花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声
声
慢
寻
寻
觅
觅
·
李
清
照
李清照,号( ),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女词人,( )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 )。
李清照
(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是一首忆昔词,回忆少女时期的趣事。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给人以开朗、活跃、清新之感。
南渡前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南渡前
南渡前的词风
南渡后,李清照的词风有怎样的变化?
闲愁、离愁--清丽婉约
少女生活
少妇生活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愁
一、直接写愁(直接抒情)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间接写愁(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情基调
哀婉凄凉悲苦凄厉
直接入愁
环境冷清心境清冷
空虚怅惘迷茫失落
凄苦无告沉痛凄厉
动作
环境
感受
一
切
景
语
皆
情
语
借景抒情
赏意象 品愁情
意象
3
细雨
1
淡酒
2
秋风
6
梧桐
4
过雁
5
黄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点明时间为秋天的早晨
将息:调养、休息
人在天气多变时,身体难以适应,更何况是年老体弱、遭遇了诸多不幸的词人。此句与前面“寻寻觅觅”一句相呼应,说明词人一清早就不知道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
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
②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
③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酒
意象分析
词中的酒是“愁”的象征
意象分析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为什么说是“淡酒”?
意象分析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
②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急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渲染愁情
意象分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雁
雁过也,正伤心
雁象征着相思与离愁
①雁声凄切
②雁到秋天,由北向南飞,词人亦是北方人,到南方来避难,所以是“旧时相识”,但雁可以回到北方,而人只能客居江南,这便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③古有“雁足传书”之说,此刻她的相思之情将要寄托给何人呢 于是心中的那份亡夫之痛油然而生。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伤心”呢?
意象分析
指菊花盛开,而不是残英满地
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
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意象分析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②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意象分析
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②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点点滴滴:愁丝不断,愁苦漫长,似雨敲心头。
以声衬情,顿挫凄凉之感。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
营造出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的情感
意象总结
酒:愁文化
风:渲染愁情
黄花: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景
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
梧桐:牵愁惹恨
雨:哀伤愁丝
以愁作结——直接抒情
①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光景、状况
②怎一个愁字了得
③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多
愁重、愁深
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联系写作背景)
愁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鉴赏探讨
本词的“愁”具有什么广阔的社会意义?
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无数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者是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
文脉梳理
愁
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眼)
借景抒情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此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主题思想
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李清照词风变化
李清照
南渡前
南渡后
闲愁、离愁--清丽婉约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少女生活
少妇生活
思妇
思乡
思国
布置作业:
1、广泛搜集李清照的其它词作,深入了解词人的精神世界。
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