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情境导入】
1200多年前的一个深秋时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岸边。大风凛冽,万木凋零,悲猿哀鸣,孤鸟盘旋……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飞鸟,面对滚滚的长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这首被称为他晚年最悲凉的诗,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的绝世名篇——《登高》。
(让我们走近杜甫,聆听诗人的悲吟。)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杜甫
登 高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意象、写景手法、抒情方式等,把握作者写悲的技巧。
鉴赏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壹
贰
叁
通过预习,了解作者及背景,解决重点字音及解释。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但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来到夔州,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
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随着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人相继离世,诗人无限伤感。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写作背景
第 课时
壹
教学过程
预习任务单
1、自学资料,知人论世
杜甫,字 ,是唐代最伟大的 诗人,被后人赞誉为 ,他的诗被称为 ,杜甫与号称 “ ”的李白被称为唐代诗坛的双子星座,后世称其二人为 “ ”。代表作: , 。诗歌风格: 。
子美
现实主义
诗圣
诗史
诗仙
李杜
“三吏”“三别”
沉郁顿挫
2、据课文注释,解释词语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回旋、盘旋
秋天飘落的树叶
晚年、老年
新近停止、
最近停止
自称少陵野老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对仗、对偶
写景
抒情
整体感知:
读罢此诗,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悲
紧扣这个“悲”字,同学们能提出什么疑问?
作者是如何写出这种悲情的?请简要分析。
小组合作:
①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六人为一小组)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作者是如何写出这种悲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 提示:可从抒情方式、意象、写景手法等方面来分析。
第 课时
教学过程
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唐) 杜甫
小组合作:
①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六人为一小组)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作者是如何写出这种悲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 提示:可从抒情方式、意象、写景手法等方面来分析。
作者是如何写出这种悲情的?请简要分析。
1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分析(结合感情词)
2
借景抒情。+ 分析(结合诗中八大意象)
3
动静结合。+ 分析(结合诗句)
(6分)
4
远近结合。+ 分析(结合诗句)
5
俯仰结合。+ 分析(结合诗句)
6
形声色结合。+ 分析(结合诗句)
意象
作者悲什么?
(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精炼概括。)
悲
秋景萧瑟,
遇秋而悲
国事艰难,
壮志难酬
离家多年,
漂泊万里,
有家难回
人生迟暮,
疾病缠身
孤独无依
人生潦倒,
销愁无途
景:自然之秋
己:人生之秋
国:国家之秋
至友离世,
无限感伤
(背景)
在《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55岁的杜甫,独自登上高台,极目远眺,有感而发吟诵
《登高》,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穿越来到了杜甫身边,聆听后,撒贝宁作揖,说道:先生,听了您的《登高》, 。来帮他写一段台词吧!
(不少于30字)
跨越千年,对话先贤:
先生,您半生漂泊,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老病孤苦,屡遭磨难。但先生依然心忧天下,为百姓呐喊,不愧我中华民族之脊梁。
子美先生,您年少立壮志,誓要实现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终壮志难酬。这并非您不够努力,而是环境使然,先生当不必自疚。
先生,您好!如今的祖国,早已不再烽烟四起,四分五裂,不再缺衣少食,饿殍满地。大国已然崛起,人民安居乐业,祖国已实现您当初的梦想,您尽可放心。
知识拓展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诗歌小结】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势博大深沉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虽沉郁顿挫,却也慷慨激越,誉为“旷代之作”。
老师的期许:
1、用一首诗读懂诗人一类诗。
2、用一首诗读懂诗人的内心。
3、用理解一位诗人的心去理解一类人。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