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5 故乡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5 故乡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2 22:5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如果有一天我将远行,故乡青葱的山,长长的河,交错的公路,穿梭于城市将我送回家的某一路公共汽车、那群陪我成长的少年……将会沉淀在我心灵的某一个角落。实在太想念时,留在心底翻阅。
鲁迅笔下有很多对故乡的回忆。他所留恋的童年乐园—百草园,深情怀念的捕鸟少年——闰土,在他少年时光里出现过的人们……多年以后重遇时,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笔下的《故乡》。
导入:
故 乡
----鲁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鲁迅有关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描述的“故乡”的变化,
理清文章思路。
4、回顾“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相关知识。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笔名创作,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故乡》选自《呐喊》。
作者简介
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坟》《二心集》《华盖集》
散文诗集:《野草》
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 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你学过《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吗?在你的印象中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想象一下,他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秕谷( ) 鹁鸪( ) 颧骨( )
折本( ) 潺潺( ) 阴晦( )
伶仃( ) 恣睢( ) 猹( ) 獾( ) 弶( ) 脚踝( )
髀( ) 愕然( ) 嗤笑( )
瑟缩( ) 黛( ) 惘然( )
祭祀( ) 寒噤( ) 廿( )
读准字音

bó gū
quán
shé
chán
líng dīng
huì
zì suī
chá
huān
jiàng
huái

è
chī

dài
wǎng

jìn
niàn
浏览课文,思考、批注:
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请根据这个线索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2、画出小说中标示现实和回忆之间转换(插叙、倒叙)的语句。
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请根据这个线索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线索——“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
第一部分(1~5段):回故乡。描写故乡萧条的景象,“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的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和目的。
第二部分(6~77段):在故乡。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中间插入对杨二嫂的描写,既作为衬托,又补充了旧社会造就的另外一种人)。
第三部分(78~88段):离故乡。写“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感触,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体感知
2、画出小说中标示现实和回忆之间转换的语句。
第12段: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第31段: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
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3、思考:文章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我”指作者吗?
“我”不是鲁迅自己,虽然有鲁迅先生的某些影子,但这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典型。“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
第45段:哦,我记得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表现作品主题,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明人生态度,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简述《故乡》的情节。
作业
1、听写词语并注音。
2、完成下列表格(引用文中精炼的语言)。
故乡的变化
环境的变化
人的变化
闰土
杨二嫂
“我的美丽的故乡”
“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
辛苦麻木
“圆规”
记忆里
现实中
“小英雄”
“豆腐西施”
故乡
“神异的图画”
故 乡
----鲁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一、请将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面。
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
伶仃的圆规。( )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
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
4、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
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
5、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 )
二、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 )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哪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
比喻
反问、比喻
比喻
借代
比喻
景物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小说中最主要的是人物描写,这篇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十一二岁,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态度恭敬,称“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热爱生活,农村生活经验丰富。无忧无虑,快乐纯真。
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苦得像一个木偶人。悲苦无奈,寄希望于神灵。
外貌
动作
神态

“我”的态度
生活态度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联系上下文,揣摩语句的含义。
“终于”一词表现了闰土思想感情的变化:起初是刚见面的欢
喜、凄凉,想说些什么;
进而意识到同“我”在生活和地位上的悬殊差距;
最后是态度十分恭敬地称“我”为“老爷”。这表现了中年闰
土与“我”见面时悲喜交加,犹豫难堪的心情。
“分明”一词突出了闰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同“我”在生活和
地位上的差距,说明封建等级观念已在闰土的思想上打下了很深的
烙印。
赏析: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
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社会落后愚昧
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的压迫、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表层原因:
深层原因:
闰土的遭遇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通过写闰土的种种不幸,描写了农民生活的悲苦与挣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了社会的弊端,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作者态度:
交流:导致闰土这种变化的原因(社会环境)是什么?
思考:塑造闰土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思考:闰土说的哪句话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
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第71段:非常难……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不太平"说明战乱四起、兵患匪害严重;“没有定规”说
明社会秩序混乱;“捐了几回钱”“折了本”说明税收高、生
意难做。以小见大,全面而立体地刻画出以闰土为代表的广大
农民的窘迫境况。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外貌
动作
对“我”
的态度
生活
态度
年轻美丽:豆腐西施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终日坐着
虽靠姿色招徕顾客,
但仍是本分生活
突然大叫;显出鄙夷的神色;冷笑……/
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虚伪地吹捧,尖酸地嘲讽。
搬弄是非
思考:导致杨二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社会原因(社会环境):
自身原因:
作者态度:
杨二嫂的遭遇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的小市民的写照。她外貌的变化说明她也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她对“我”的种种嘲讽、吹捧和对闰土的诬陷,反映了黑暗社会下人性的扭曲。这一形象显示在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榨的情况下,乡镇小市民也逃脱不了日益贫困和遭受损害的厄运,
既可恨、可鄙又可怜。
作用:
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的压迫、辛亥革命
的不彻底性,导致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贫困。
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
目的:
表现小说的主题的作用。一是以她的自私、刻薄来反衬润土
的淳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乡村小市民的生活贫困,也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及当时社会的弊端。
小结
“我”之变
小时候
长大后
地主家的少爷 天真、好奇、无忧无虑
知识分子 异地谋生 展转奔波
“我”并不是鲁迅自己,虽然有鲁迅先生的某些影子,但这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典型。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 “我”是一个为生计所迫,同情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憧憬新生活的知识分子形象。“我”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反省精神。
简析“我”的形象(1)
简析“我”的形象(2)
内容归纳
尖酸刻薄
寄托着作者新生活的希望
线索人物










人物
思想情感、愿望
愚昧麻木
性格
形象意义
豆腐西施
闰土
“我”
宏儿、水生
活泼可爱
对比
美丽本分














追求新生活,
心怀希望
庸俗小市民典型,
写出了旧中国社会的
全面衰败。
写出了旧中国善良的人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变成“木偶人”的痛苦遭遇。
天真活泼
故 乡
----鲁迅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深入探究,理解文章主旨。
环境描写作用
①渲染营造气氛
②展示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
③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
④暗示社会环境(交代活动场所)
⑤深化作品主题(借景抒情)
找出文中描写故乡环境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作用。
儿时的故乡
现实的故乡
理想的故乡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描绘了一幅冷涩的故乡风景图:深冬的时令,阴晦的天气、萧索
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为全文奠定了黯淡的基调。这阴沉死寂,既
是写故乡的风景,写环境,也是写故乡的人,写生活,是对“故乡”
所代表的旧中国的总体批判——令人压抑,缺乏生机、活力与希望。
这幅画面色彩极为饱满、鲜活、明净,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欣喜,这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是美好希望的象征,是“我”理想的寄托。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赏析:
这幅画面色彩极为饱满、鲜活、明净,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欣喜,这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这是“我”记忆中的故乡,但又不完全是故乡的真实写照,它是被“我”理想化了的故乡,是在异地谋生的“我”的精神家园。在“我”回乡的过程中,伴随着对故乡的绝望,这幅画渐渐模糊。但在文末它再度清晰,成了希望(理想)的象征,从而激发“我”变革现实的热情。
知识归纳:自然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第2、6段:
第12段:
第78段: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写出农村的衰败和萧瑟、荒凉气氛,烘托“我”的悲凉心情。
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少年闰土的小英雄形象。
营造静谧、凝重的氛围,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出“我”对故乡无限依恋,又觉得无限怅惘的复杂情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思考: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我”的希望?说说你的理解。
第86段: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是我们未经生活过的,不同于“我的 ”“闰土的 ”“别人的 ”的生活。实质上就是没有 ,没有 ,人与人之间没有 ,相互关爱的 、 、 的生活。反映出“我” , 的强烈愿望。
第87段: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第88段——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辛苦展转
辛苦麻木
辛苦恣睢
剥削
压迫
隔膜
自由
平等
幸福
改造旧社会
创造新生活
赏析句子: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
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期待“新的生活”,但对这一希望又没有把握,甚至怀疑自己是否也和闰土一样,不过是以一个幻想中的“偶像”自我欺骗。这里包含着“我”作为一个新式知识分子深刻的反省。
小说中最能体现“我”反思的语句是什么?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路”指地上的路,也指人生的路。“走”是行动的象征。我通过回乡的经历,认识到要追求新的生活,仅仅具有美好的愿望、崇高的理想是不够的,需要创造新的社会现实,需要无所畏惧的行动。“走的人多了”,更表明作者认识到,要打破旧社会、创造新社会,仅靠个别的少数人也是不够的,需要许许多多人共同的努力。
以路为喻,形象且富含哲理,深化了主题,强调了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鼓励人们为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而勇往直前,英勇奋斗。
赏析: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讨论小说的艺术特色并分析其作用:
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
运用典型的语言表现典型的形象,传神的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文章主旨
作品发表以来,人们对其主题产生过许多分歧,以下四种是为代表,读完文章后,你赞同哪一种?请你根据本文内容,说说理由。
1.隔膜说
2.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
闰土:天真活泼、健康聪明 反应迟钝、精神麻木
3.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
称呼:迅哥儿 老爷;
行为:看守西瓜,捕鸟 磕头、打拱
4.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拓展延伸
发挥想象,续写宏儿和水生长大后见面的情景。300字左右。
随堂练习
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