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单位——摩尔说课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说课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8-03 20:2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 —以问题链驱动构建概念体系
-------D 教学背景分析
②---- 课堂整体架构
3 ----> 教学设计过程
4 -----→ 板书设计
5 -------D 预见性反思
主要内容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学业质量水平】
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 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
1-2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 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
能结合试验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据,并应
研究对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 。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 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 相互关系进行运算。
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中
的质量关系。
1.引导学生围绕物质的量构建概念体系。
2.重视物质的量在物质组成和转化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定量意识。 3.注重体现物质的量在宏微转换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课标分析
主要依据:
人教版必修第一 册第二章第三节
参考:
鲁科版必修第一 册第一章第三节
构建概
念体系
物质的量 点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
方程式的
计算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专 题一第二单元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物质的
组成
教学背景分析
宏 微
结合
定量思维
良机
质量守恒定律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
反应、钠和氯
计量微观粒子的 方法
兴趣浓厚,有概念 认知基础
陌生概念认知障碍
实验操作
有化学计算基础
宏微结合
定量思维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心理特征
课标分析 教材分
知识基础
学情分析
能力基础
具备
欠缺
教学背景分析

获得感性知识 抽象本质属性 准确表达定义 建立概念系统
学生是信
息加工的
主体,知 识的主动 建构者
设计理念
以问题链驱动课堂
任务,减少学生认
知负担,引导学生
在概念应用中构建
概念体系
奥苏贝尔概念形成理论
评价目标
1、观察学生能否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构建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 能否分析数据自主归纳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 量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运用关系式进行计算,诊断学生定量思维、 类比迁移、定量计算能力水平。
2、通过对水的组成的分析,观察学生能否从微粒的角度上升到物 质的量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组成。诊断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水平和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能说出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 尔质量的含义,归纳它们的换算关系,并运 用它们进行计算。
2、以水为例,从物质的量的角度定量认识 物质的组成,逐步建立宏微结合的思维视角。
3、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物质间
的关系,初步形成定量思维。 宏微结合的素养水平。
重 点: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构建,换算关系的应用
难点: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构建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一杯水中有点少水分子
如何计量水分子
1mol的水有多少水分子 1mol的水含有多少H和O
如何取出1mol的水
1mol水有多重
物质的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质量之间
有什么关系
在方程式中怎样体现宏微结合
电解水产生的H 和O 分子数目 与气体体积之间的有关系吗
由水分子的质量计算1mol水 的质量
构建摩尔质量概念
构建n 、m 、M之间的关系
总结n、N、NA、m、M之间 的关系
利用电解水进行计算
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建立联 系
课堂整体架构
问题驱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
引出物质的量 的概念
微观意识 NA的构建
概念迁移
了解NA来源
摩尔质量构建 概念迁移
宏微结合
概念体系的 构建
引出摩尔体积
堆量思维
微观探析
类比迁移
宏微结合 定量思维 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宏微结合 定量思维 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计算36g水的分子数
构建物质的量概念
构建阿伏伽德罗常数概念
构建n、N、NA之间的关系
问题 引入
问题链

问题 链 二
问 题 链 三
造成认知
冲突,为 引出物质
的量做铺 垫。
教学设计过程 问题引入:引出物质的量
情摄于学 问题思学、活动悟学 > 应用固学
你知道这杯水中有多少水分子吗

个水分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36mL(约36g)
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培
A
长度 米 m 温度 开尔文
K
质量 千克 kg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物质的量(n) 摩尔 mol
概念构建
(1)1 mol米粒_
(2)1 mol Fe_
(3)mol 氧 _
( 4)2 mol H 0
(5)1 mol电子_
(6)0.5 mol OH _
初问:如何既科学又方便计量微观粒子
一 、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2.符号:n
3.单位:摩 尔(简称摩,单位符号为mol)
X , 物质的量不能用于计量宏观物质
√,Fe 可表示指原子 _;
X, 指代不明 ;
教学设计过程
问题链—:物质的量
概念应用
应用体验:活 动一
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 ,电子是微观粒子,且中文名称无歧义
√,H O 可表示指水分子
√,OH 离子是微观粒子
;
_
0
教学设计过程 问题链一: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
追问:1 mol水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深问:1mol的H O含有多少H和O
1kg质量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
1mol的H O 有多少数目的水分子(微粒)呢
2018年11月16日,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规定1mol粒
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为6.02214076×1023, 约为 6.02×1023。
应用体验:活动二
学习了物质的量之后,小明同学想用下图表示对水的组成 的进一步认识。请你协助他完成这幅关系图,并说明这幅图的含义。
微粒数约(1.204×1024)个氢原子 微粒数约(6.02×1023)个氧原子
6.02×1023个水分子
1mol H O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阿伏加德罗(1776-1856) 物质的量(2 mol )H
构建阿伏伽德罗概念,体会堆量思维的便捷
物质的量(1mol)0
1、能说出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归纳它们的换
算关系,并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2、 以水为例,从物质的量的角度定量认识物质的组 成,初步建立宏微结合的思维视角。
3、 以问题链促进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学习思维模式。
教学设计过程 问题链—: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
达成教学目标:
如何计量水分

1mol的水有多 少水分子
1mol的水含有 多少H和O
问 题 链
初问:如何取出1mol水
追问:1mol水有多重
深问:物质的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1)H 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 _;
(2)H O的摩尔质量M为_18 g/
(3)36g H O的物质的量n为2lmol。
由此你能推导出n 、m (质量)、M 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概念
M
m

=
二、摩尔质量
1、定 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 、符 号 :M
3、单位:g/mol ( 或g moF1)
4、数值:数 值 上 等于 该 概 念 构 建 质量
物质 lmol物质所含粒子数 每个粒子的质量 lmol物质的质量
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H 0 6.02X1023 2.990X10-g 约18g
18 g/mol
Na 6.02×10 3.821×10-2g 约23g
23 g/mol
问题链二: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1mol 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教学设计过程
结论
1、能说出摩尔质量的概念,归纳其与物质的量的换算
关系,并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2、通过建立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建立宏观 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3、自主构建学习概念思维范式。
教学设计过程 问题链二: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达成教学目标:
如何取出1mol
的水
1mol水有多重
物质的量与质 量有什么关系
问 题 链 二
初问: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追问:电解一定质量的水产生的H 和O 分子数目是多少
深问:在方程式中他们又有什么联系
宏 观 微 观
子数)
:M
m
xM
宏观物体的质量
==
36 gH O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含有的水分子数是多少 完全电解生成的H 和O 的分子数是多少
【解析】n(H O)=m÷M=36g÷18gmol=2mol
N(H O)=n·NA=2mol×6.02×1023mol-=1.204×1024 根据水的电解方程式进行计算,可得。
3 m(H )m(O )
m(H )=4g → n(H )=2mol → N(H )=2×6.02×1023 m(O )=32g→n(Q )=1mol → N(O )=6.02×1023
教学设计过程
问题链三: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
应用体验:活动三
微观粒子的数目
xNA
:NA
1、初步构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概念体系。
2、落实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 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过程 问题链三: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
达成教学目标:
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 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方程式中怎样体现
宏微结合
电解水产生的H 和O
分子数目与气体体积
之间的有关系吗
问 题 链 三
教学设计过程 板书设计
一 、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2.符号:n
3. 单位:摩 尔(简称摩,单位符号为mol ) 4.阿伏伽德罗常数
二、摩 尔质量
1、定 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3、单 位 :g/mol ( 或g·mol-1)
4、数值: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三、物质的量的
教学设计过程 课后作用布置
1、完成课后应用巩固作业;
2、自主学习气体摩尔体积。
预见性反思
问题是思维发展的源泉,问题链是教学连贯的推动力。本案例以问题链引导学生 自主构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概念体系,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促使学生不断思考,激 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自然引发下一个教学任务,一步步达成教学目标。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自我评价反思
问题链驱动
两种创新
概念体系构建
定量思维
学 生
一 个 中心
本节课
三种 思想
宏微结合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
两点提升
类比迁移
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