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第04讲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2025一轮复习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9年
王莽篡汉
公元
220年
曹丕建魏
公元前180年
汉文帝即位
公元25年
光武中兴
公元前140年
汉武帝登基
公元前154年
七国之乱
公元前138年
张骞通西域
公元
184年
黄巾起义
新
东汉
西汉
文景之治
公元87年
汉昭帝即位
汉武盛世
一、汉朝(前202年—220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西汉疆域图
长安
洛阳
东汉疆域图
(一)西汉的建立与汉初制度
1.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2.汉初制度
(1)背景: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暴政、刻急
孤立而亡
(2)措施:
①思想: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名词解释】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强调君主应“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积极的无为。
(一)西汉的建立与汉初制度
②经济: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法律:减轻刑罚。
经济: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保护小农经济,稳定生产;重农抑商。
军事:削减军队,用和亲暂时避免战争。
汉高祖
刘邦1
汉惠帝刘盈2
汉文帝刘恒5
汉景帝刘启6
汉高祖刘邦制定“无为而治”国策,文帝景帝轻徭薄赋、奖励生产,开创文景之治
③政治:汉承秦制 有损益也
(一)西汉的建立与汉初制度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代,史称“汉承秦制”。中央仍为三公九卿制。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国并行制。
◎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
郡国并行制 推行原因:
1.(根因)巩固统治
2.楚汉之争中出于组合军事同盟需要分封异姓王。
3.汉初百废俱兴,没有实力对全国实行有效管理。
4.吸取秦朝孤立之败的教训。
5.允许东方分封,因俗而治,强化了地方对汉王朝文化认同。
汉兴之初,海内皆定,同姓寡少,以惩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食货志》
【知识拓展】汉承秦制
1.含义: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但施政方针有了重大调整,将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作为首要任务,并取得显著效果。
2.表现:
项目 秦制 汉对秦制的继承 汉对秦制的革新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制度
考核
监察
√
——
三公九卿制度
汉初沿袭三公九卿
汉武帝时确立中外朝制度
郡县制
——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实力
上计制
√
——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
中央: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地方:(州)刺史
项目 秦制 汉对秦制的继承 汉对秦制的革新
选官
赋役
户籍
治国思想
文化政策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
——
——
——
察举制
田赋、人头税、徭役
采取“与民休息”政策,田赋税率降低。
细化人头税,分口赋、算赋
征收财产税。工商业者的算缗、告缗
分类登记制度
“编户齐民”
法家思想
汉初黄老之学,
汉武帝时“独尊儒术”
焚书坑儒
“尊崇儒术”
【知识拓展】汉承秦制
2.表现:
项目 秦制 汉对秦制的继承 汉对秦制的革新
法律与 教化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律令并行
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律令并行。
儒家知识分子
以经注律。
——
——
——
——
——
√
√
√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
以示尊重
【知识拓展】汉承秦制
2.表现:
3.评价
①汉承秦制的实质是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是西汉统治者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控制,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②“汉承秦制”有利于两汉的政治统治与巩固,有利于地主阶级专政。它既稳定了汉朝初年的统治,又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起了一定作用。
推恩令
政治
方面
成功削减了诸侯王的势力
推恩令
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的庶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
“大国不过十余城,
小侯不过十余里”
1. 对内:加强中央集权
易错:推恩令只是分割了封国土地,没有从本质上改变郡国并行制。
(二)西汉的强盛:积极有为
推恩令
政治
方面
设刺史
促进地方监察,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大一统
1. 对内:加强中央集权
特点:
①以卑督尊,大小相制,内外相维;
②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
③没有固定治所;
刺史制度有什么特点?
秦汉时期监察机构及其职权的行使只是相对独立,由御史大夫一身二任,多少受到丞相统制。汉武帝时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如果成功地弹劾二千石的郡国长官,自己便可取而代之。我国古代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上标准均严于一般官员,历代都非常重视德、才、识三方面的考察。不仅要求监察官员必须具有清廉耿直、刚正不阿、敢谏敢言等品格,而且要求监察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汉初制定的《监御史九条》是监御史监察地方官吏的法律依据。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六条问事》是我国第一部地方监察法规,对我国的监察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沿革、特征及借鉴意义》
特点:
①监察机构自成体系,组织逐步完备;
②位卑权重,垂直管理; ③有完善的法律制度;
④监察官员选任严格,才能和文化素质要求高; ⑤实行重奖重罚。
【史料探究】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评价。
作用:积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推动监察制度法制化和规范化,利于整顿吏治,稳定社会秩序;
3.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 4.为后世监察制度提供借鉴。
消5.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监察制度的效果有限,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推恩令
设刺史
政治
方面
作用:察举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察举制
用酷吏
弊: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地方官员往往推荐名门望族的子弟,而不问学识品格,被察举者名不副实。
1. 对内:加强中央集权
方式: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
推选标准:品行(主要)、才学
(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
选官过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最后经考核再任命。(先考察而后推举)
察举制
(选必1,P30-31)
(二)西汉的强盛:积极有为
推恩令
设刺史
用酷吏
政治
方面
察举制
设中朝
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
1. 对内:加强中央集权
中外朝制度有何特点?
①中朝官员位低权重。
②相权一分为二。(决策vs执行)
(二)西汉的强盛:积极有为
改革币制
经济方面
盐铁官营
均输平准
征税抑商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经济上巩固国家大一统
汉武帝下令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钟官、技巧、辨铜,分别负责鼓铸、刻范、原料供应,规定只许用三官五铢钱,严禁民间私铸。地方铸币→中央铸币
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均输:政府统一征收、运输、买卖;
平准: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价格。
算缗:对商人、手工业者等征收重税。
告缗:凡有人告发商人隐匿资产不报或报告不实者,
即奖赏所没收资产的一半。
五铢钱
1. 对内:加强中央集权
(二)西汉的强盛:积极有为
思想文化
尊崇儒术
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设立
五经博士
意义: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董仲舒“新儒学”
思考:阅读教材P21“史料阅读”部分,思考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董仲舒尊崇儒术的建议?
思想的统一有利于维护和巩固政治大一统。
内容:
①“大一统”“尊崇儒术”
——思想统一,中央集权
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避免暴政
③“施行仁政”“德刑并用”
——缓和社会矛盾
④“三纲五常” ——维护统治
1. 对内:加强中央集权
(二)西汉的强盛:积极有为
思想文化
尊崇儒术
设立
五经博士
1. 对内:加强中央集权
汉朝设中央官学太学,地方官学得到发展
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董仲舒《决狱》曰:“臣愚以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怅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春秋》之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第六卷
“春秋决狱”
(二)西汉的强盛:积极有为
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
经略边疆
2.民族关系
意义:
①加强了边疆管理,许多民族地区正式进入了中国的版图
②促进了民族交融,汉族经济文化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和发展
③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二)西汉的强盛:积极有为
屯戍政策
1.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①和亲、军事打击:北面
(1)中央机构:
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边疆管理:
北面
西面
东北
②行政管辖
方位 内容
西面 A.设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B.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东北 设护乌桓校尉
【延伸拓展】两汉的民族和对外关系(P21+选必1 第11课)
(3)屯戍政策:
作用: 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 降低军费开支,减轻人民负担 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推动了民族交流。
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
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措施 影响
政治 颁布“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并通过酎金夺侯,削夺侯爵。 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设立中朝 削弱丞相权力(外朝),加强皇权
确立察举制 有利于选拔统治人才,执行政府政令,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察举制逐渐演变为一种门生故吏制度,推举者和被推举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报恩的关系,很难再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
分设十三刺史 强化地方监察和管理
任用酷吏,严厉打击社会的不法行为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经济 改革币制,收缴地方的铸币权,由国家统一制造五铢钱,颁行于天下;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 加强对经济的管控,增加政府收入;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思想 尊崇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和太学 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军事 巩固边防,开拓疆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对外 凿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以外交和战争手段相结合,稳定西北边陲,同时开辟了一条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道
【知识拓展】汉武帝巩固政权的措施和影响:
【典例研析】 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
【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是非常重要的,故汉代设有专门的相马理论者,C项正确;农耕主要是铁犁牛耕,排除C项;汉代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课,排除B项;跟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典例研析】 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解析] 题干中代王刘恒只是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无法反映出他是嫡长子,A项错误;题干中迎立刘恒为帝的原因不仅因为他“最长”“仁孝宽厚”,还因为“太后薄氏谨良”,这是吸取了外戚干政的教训,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B项正确;
【典例研析】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析] 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表现为裁撤一些官职,缩减官职的俸禄或者职权范围,其出发点是削弱王国势力,本质上是防止王国问题影响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故选C项;
【典例研析】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辟召制度是“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这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项正确;
【典例研析】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据材料“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知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C项
【典例研析】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
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顾之忧,故C项正确;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三)西汉动荡,东汉兴衰
1.西汉灭亡:
(1)原因:
①政治——外戚干政,政治黑暗
②经济——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③社会——沦为奴婢,社会动荡
(2)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新,西汉灭亡。
外 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主要是皇后娘家的父亲、兄弟 。
2.王莽政权
(1)王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的改革不切实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王莽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
(3)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
3.东汉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实现了全国统一。
光武帝刘秀画像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
措施 目的
政治 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
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
释放奴婢 思想 重视儒学 儒学得到继续发展
结果: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4.“光武中兴”
5.东汉的衰亡
(1)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政治腐朽黑暗。
(2)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的“清议”活动触犯了宦官利益,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3)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知识链接】“清议”与“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汉桓帝以后,东汉朝政长期被宦官把持,一些正直的官员、士大夫、太学生上书揭露宦官的罪行,反被宦官诬告为“党人”逮捕入狱,并扩大禁锢范围,史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伤及汉朝根本,为黄巾起义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4)184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5)地方长官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选必1)东汉晚期,地方管理采取州、郡、县三级制,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2023全国新课标T26考查“州”的演变)
原因:
【知识链接】选必2第4课 豪强地主与庄园经济
豪强地主:追随刘秀一统天下的28员大将,成为朝廷新贵,权倾朝野并逐渐形成“累世公卿”集团,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形成自成一体、自给自足的庄园。
政治上——影响地方政权及中央政权
经济上——自给自足、规模大
军事上——有私人武装和军事设施
对自耕农的严重破坏
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
地方势力大,严重削弱中央集权,影响国家统一
东汉庄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政治经济组织,规模很大,内有依附农民和家内奴婢,拥有家兵,筑有坞堡壁垒,不用缴纳租赋,逐渐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豪强地主庄园
(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司马彪《续汉书》
【典例研析】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答案】B东汉后期由于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而其行政长官虽名义上仍由皇帝任免,但实际上已经脱离朝廷掌控,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对郡、县两级管理拥有绝对的管辖权。所以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
【典例研析】 “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封国的实际控制权到了中央派驻的国相的手里,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D项正确;遏制地方豪强势力扩张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国相是由中央派驻的,刚开始是作为朝廷的监督人员,此时开始郡守化,相当于“郡县长官”,排除B项;此现象与外戚干政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典例研析】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 “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加强道德修养 B.追求政治利益
C.辨别大宗小宗 D.维护经济特权
解析:B 东汉后期,世家大族崛起,注重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强调门第,其本质是为了追求政治上的垄断,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B项正确;修撰家谱会涉及道德修养,但不是这一做法的实质,排除A项;辨别大宗小宗不是实质,排除C项;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与经济特权无关,排除D项。
(四)两汉的经济
领域 成就
农业 ①工具: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出现犁壁、耦犁。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②水利灌溉:兴建关中水利工程:龙首渠(选二p4);东汉末期出现翻车(选二20)
③作物:西域物种石榴、苜蓿、胡麻(芝麻)、胡桃(核桃)
④经营方式:小农经济、东汉出现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⑤技术体系: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选必二,P4)
(选二4)
三国马钧改进
【典例研析】 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自然增长 D.移民流入数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口的增长,所以能够解释材料差异的主要因素应为东汉时期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B项正确;
(四)两汉的经济
领域 成就
手工业 (1)主要成就:
①金属冶炼:汉武帝在南阳设铁官;南阳有多处冶铁和铸造作坊,冶铁工匠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橐鼓风,将空气送入冶铁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选必2,P22)
②纺织业:汉朝画像石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情景;人们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③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2)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为主导;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3)基本特点: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
堪称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提花机模型,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史和科技史的空白,成为汉朝成都纺织业的重要见证。
领域 成就
商业 (1)主要表现:
①群体:商人成为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②商业中心: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③对外贸易:形成中外贸易的通道——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2)政府管理
①管理机构: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王莽执政时曾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和“五都”设专门官员,控制市场物价。(“五都”是: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②商业政策: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四)两汉的经济
【典例研析】 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
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
【解析】A 本题考查西汉经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旨在考查获取并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读出题干最后一句“独于田租不敢增益”的转折意思。汉武帝能敛财的方式一个不落的都用了,唯独不敢增加田租,这体现了什么呢?当然是体现了武帝对农业特殊地位的认识,这符合中国古代的农本思想。故符合题干重心和史实的正确答案就是A项。
【典例研析】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B
根据材料“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西汉政府推行“盐铁官营”政策,由官府直接组织食盐生产、运输和经营,打击了山东东部地区工商业的优势,故选B项;
安车(纲上20)
丝绸之路
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
连通古代东西方的重要贸易大通道
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拓展认识——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西汉路线 东线 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选二69)
南线 通向印度洋(选二69),最远到印度南部(选一64)
作用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选三52) 拓展认识——丝绸之路
思考:丝绸之路仅仅是一条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吗?
拓展认识——丝绸之路
思考:丝绸之路仅仅是一条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吗?
材料: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金器、漆器、银器源源不断传入西方,西方的香料、珠宝、皮货、药材也不断运到中国。【商品交流】
材料:中国的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西传,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西方的各种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文化交流】
材料:“丝绸之路”既是民族迁徙之路、军事征服之路、信仰传播之路、朝贡贸易之路,也是富商巨贾“周游经涉”之路,而不仅仅是商品流通之路。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思想的一条大动脉。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民族交融,推动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拓展认识——丝绸之路
古丝绸之路历史价值
①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
②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
③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广泛而又深刻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生产进步乃至社会变革。
④古代丝绸之路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历程。
西汉
正式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海上丝绸之路。
隋唐
先秦
东西方之间的通道已经存在。
国家统一强盛,对外开放,丝绸之路进一步繁荣;
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北方战乱不断,陆上丝绸之路逐步走向低谷。
宋代
北方战乱,宋室南迁,陆上丝绸之路中断,海上丝绸之路崛起。
明清
郑和下西洋。海路达到顶峰。新航路开辟、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传统的丝绸之路走向衰落。
拓展认识——丝绸之路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与外界交通最重要的路线共七条,其中,五条为陆路,只有两条为海路。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交往的最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摘编自《国际化的宋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综合所学知识,思考丝路从陆地转为海上的原因有哪些?
①西北战争频繁,陆路受阻
⑤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③制瓷技术进步,外贸商品变化
选必三
纲要上第11课
选必二
②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提高
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
拓展认识——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
路线
作用 匈奴和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是沿此路进行的。
西南丝绸之路
(选三51)
路线
作用 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横断山麓——澜沧江、怒江——缅甸和印度——中亚、西亚
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欧洲或小亚细亚
拓展认识——丝绸之路
【典例研析】 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 )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解析] 根据材料“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百姓‘三百里皆观’”“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角抵表演雅俗共赏,受到不同阶层的欣赏,说明角抵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B项正确;
(四)两汉思想文化:
(1)主流思想
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奉黄老无为思想(纲上20)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汉武帝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由此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学独尊地位由此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纲要上 P21)
儒学官方化,神学化。儒学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据材料概括汉初实行奉黄老无为思想的背景。
汉初民生凋敝,经济残破。
对政治秩序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对学术文化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对法律 以儒入法,法律的制定和案件的审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对教育 儒学垄断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系统的国家教育体系
对社会 “三纲五常”成为个人修养的价值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
2.宗教(纲上 P42)
东汉末年,本土宗教道教兴起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并开始在中国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
开始传入
两汉之际
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日趋兴盛
魏晋南北朝
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完成本土化
隋唐
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融合
宋明
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晨钟暮鼓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1.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2.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3.中国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4.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1)史学: ① 《史记》西汉司马迁,我国首部纪传体通史。(先秦至汉武)
② 《汉书》东汉班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到新朝)
(2)文学: ① 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浪漫主义】
② 乐府诗:由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很多反映社会现实。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现实主义】
(3)医学: ① 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的基础。
② 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③ 东汉张仲景(医圣)博采众方,结合临床实践,著《伤寒杂病论》。
④ 东汉华佗,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
4.两汉的科技文化
区别一:通史是连贯地记叙各个朝代史实的史书;断代史只记录莫一朝代、某一历史阶段的历史。
区别二:通史侧重研究历史变迁的规律,历史发展的脉络;断代史重在记录某一朝代、某一历史阶段的兴衰。
通史和断代史的不同之处
万世医典
(4)科技: ① 数学:西汉:《周髀算经》最早引用勾股定理。
东汉:《九章算术》代数几何,十进位计数法,计算粮仓体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它的问世,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②农学:农业著作:西汉氾胜之《汜胜之书》、《四民月令》。
③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④ 天文: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方位,撰写天文专著《灵宪》。
5.文化传承
汉朝
学校
书籍
(选三77)
(选三79)
①太学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②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①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
②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制成“蔡侯纸”
③书写材料由竹木、缣帛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小结)两汉思想文化:
领域 时期 代表性成就 特点或历史地位(意义)
史学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东汉 班固《汉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文学 汉代 汉赋 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乐府诗 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五言诗 东汉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科技 西汉 造纸术 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竹木简策和帛书;(选必3,P79)西汉出现造纸术
医学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疫病防治 隔离患者,注意公共卫生(选必2,P81)
东汉 《神农本草经》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华佗 外科手术,创制麻醉药“麻沸散”、健身方法“五禽戏”(选必2,P82)
张仲景 提出辨证施治原则,《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选必2,P82)
《九章算术》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蔡伦改进造纸术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儒学 西汉 儒学独尊 儒学官方化,神学化。儒学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教育(选必3,P77) 中央官学:汉朝设立的太学,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地方官学:自汉朝开始设立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许多杰出人物的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斗志,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精神,马援“马革裹尸”的情怀,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熔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两汉时期对民族精神的贡献
【典例研析】 《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等歌颂国家统一的表述,反映了汉代重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C项正确;“四海之内”等表述并未体现边疆治理的发展与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有所发展,排除B项;“四海之内”等说法并未强调“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排除D项。故选C项。
【典例研析】《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在这里,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 )
A. 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 B. 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
C. 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 D. 民间传说与墓志铭文比对
[解析]材料的大意是: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没有用来埋葬母亲的钱,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材料中“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体现了口述资料;“吾如淮阴”“余视其母冢”体现了实地探访。由此可知,B项正确。
【典例研析】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解析】由材料“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可知道家和董仲舒的儒家学说都兼采众家之长以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故选C项
秦汉
奠定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
政治 (1)秦朝统一,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汉承秦制,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汉代推行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经济 (1)汉代农业有较快发展,东汉末年出现翻车;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成效突出
(2)秦汉统一货币,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实行专卖制度
思想文化 (1)西汉董仲舒提出新儒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2)以医学、数学、天文学和造纸术为代表的古代科技得到发展;“赋”成为汉代的主要文学体裁;史学成就突出;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
民族对外 秦朝设典客、典属国,汉代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秦汉北击匈奴,不断加强对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的管辖,汉代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边疆得到开发。汉代对外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丝绸之路兴起。东汉时期,甘英出使大秦,倭国派使臣来朝
【阶段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