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第02辑)】
专题05 溶液
考点01 溶液的形成与乳化作用
考点02 溶解度及其曲线
考点0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考点04 溶液的综合
考点01 溶液的形成与乳化作用
1.(2024·青海)把下列少量厨房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 B.香油 C.蔗糖 D.白醋
2.(2024·广西)下列家务劳动中,涉及乳化作用的是
A.用洗涤剂清洗衣物的油污 B.用自来水冲洗地上的灰尘
C.用食醋清除水壶内的水垢 D.用洁厕灵除去厕所的污垢
3.(2024·新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酒精 C.沙土 D.植物油
考点02 溶解度及其曲线
4.(2024·黑龙江大庆)如图是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钾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
B.3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C.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D.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30℃(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
5.(2024·广东)硫酸铝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硫酸铝饱和溶液从10℃升温至40℃,仍是饱和溶液
B.20℃时,将16.0g硫酸铝加入50.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C.3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36.4g
D.40℃时,硫酸铝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6.(2024·吉林长春)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部分操作及原理如下:
步骤 操作 原理
1 30℃时,将NH3、CO2依次通入饱和NaCl溶液
2 过滤,加热NaHCO3固体
根据图表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B.3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3%
C.NaHCO3析出的原因:生成的质量大于其能溶于水的质量
D.在步骤2中,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液中不含NaHCO3
7.(2024·山东威海)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6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0g
B.t2℃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C.将t1℃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相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8.(2024·山东菏泽)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指的是,盐指的是,下图为二者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捞的碱中混有少量,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B.t℃时,溶液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冬天温度低,比更易从湖水中结晶析出
D.实现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转化,只能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
9.(2024·内蒙古赤峰)我国北方盐碱湖地区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说法,结合和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持续增大
B.,将加入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C.两种物质的溶液由降温至,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D.“夏天晒盐”得到的是,“冬天捞碱”得到的是
10.(2024·四川广元)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如图2是选用图1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试管中固体对应图1中的丙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3℃时,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11.(2024·湖南长沙)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
B.在℃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2.(2024·广东深圳)、溶解度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思考乐琴琴同学将放入100g水中得到100.14g溶液
B.40℃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C.4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
D.40℃时,溶解度比溶解度大
13.(2024·新疆)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时,和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时,在水中加入固体,能得到溶液
14.(2024·甘肃兰州)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时,把20g乙加到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考点0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5.(2024·广西)实验室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0g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固体
C.溶解: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量筒中溶解
D.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好标签的试剂瓶并盖好瓶塞
16.(2024·湖北武汉)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氯化钠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 D.溶解氯化钠
17.(2024·甘肃临夏)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取用 B.称量 C.量取 D.溶解
18.(2024·黑龙江牡丹江)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使用的仪器如下,请结合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①的作用是 。
(2)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需要的仪器有 (填序号)。
(3)使用②量取水的体积,若俯视读数,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2024·陕西)小明同学在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用两只烧杯各取80g待测溶液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1)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20℃时,、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填“相等”或“不相等”)。
(4)x的值等于 。
(5)由上述实验可得出待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20.(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
(2)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若过滤操作过程中滤纸破损,将导致精盐的产率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 、装瓶贴标签。若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保存时,有少量液体洒出,则瓶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考点04 溶液的综合
21.(2024·天津)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食盐 B.面粉 C.泥沙
(2)氯化铵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①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g。
②20℃时,将20g氯化铵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③60℃时,将60g硝酸钾溶于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④将60℃相同质量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氯化铵 硝酸钾(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⑤20℃时,向50g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2.(2024·湖北武汉)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2)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的质量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时,甲溶液中含甲,要使该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至少需要加入甲的质量为 。
(4)某温度下,甲、乙、丙各分别加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可能是_____(填标号)。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甲>乙
23.(2024·内蒙古包头)图1是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时,的溶解度为 。
(2)时分别将、的饱和溶液升温至(不考虑溶剂蒸发),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 (填“>”“=”或“<”)。
(3)若X是或中的一种。时,将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则X为 。
24.(2024·黑龙江龙江地区)如图,依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时,将30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2)通过改变温度,将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填“升温”或“降温”)。
(3)乙中含有少量甲时,最好采用的 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时,将甲、丙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样多
b.将甲、乙、丙三种物质℃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c.在℃~℃之间,可配制出甲、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
25.(2024·广西)《天工开物》记载“凡引水种盐,……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表明古人已经掌握了制盐工艺。回答问题:
(1)古人的制盐工艺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工艺获得的“颗盐”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用化学知识能很好地解释古人的制盐工艺。图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此温度下,将9g氯化钠溶解到25g水中,可配得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蒸发部分溶剂,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6.(2024·山东临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
(2)P点表示60℃时硝酸钾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60℃时,将60g硝酸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7.(2024·甘肃临夏)青盐是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盐湖卤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40℃时,把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g。
(3)将7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若要提纯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
28.(2024·青海)眺望茶卡盐湖,水天相映,阳光照射下,一朵朵盐花熠熠生辉。盐花中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由图可知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29.(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点的含义是 。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 的方法提纯乙(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时,将丙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将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溶解度:丙>乙=甲 B.溶剂质量:甲>乙>丙
C.溶液质量:丙>乙>甲 D.溶质质量分数:丙>乙=甲
30.(2024·山东菏泽)牡丹以其花大色艳、寓意吉祥而深受人们喜爱。
(1)每年四月,牡丹花开,香气浓郁,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能闻到花香的原因 。
(2)催花技术实现了“花随人意四季开”,催花技术中最重要的是控温控湿。升温时可使用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亚麻酸()是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牡丹籽油中含量较高,亚麻酸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在生产过程中可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溶解提取牡丹籽油,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提取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残留。在提取过程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是 (填“溶质”或“溶剂”)。影响牡丹籽油产油率的因素有压力、温度等。下图是温度与产油率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31.(2024·黑龙江绥化)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
(2)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C.若降温到t1℃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D.若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32.(2024·黑龙江绥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的许多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活动。
【活动一】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g这种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
(2)如图1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把1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 g。
(4)配制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字母)。
A.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B.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
C.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活动二】制备与生产流程的探究。
某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粉末)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其他能与酸反应的成分忽略不计)。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5)加酸时,为了使反应更充分,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6)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氨水的pH 7(填“>”“<”“=”)。
(8)该工艺的价值在于 。
33.(2024·吉林省吉林市)根据如图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NaCl与的溶解度相同,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2)海水里含有大量NaCl,海水晒“盐”需要经过 结晶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第02辑)】
专题05 溶液
考点01 溶液的形成与乳化作用
考点02 溶解度及其曲线
考点0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考点04 溶液的综合
考点01 溶液的形成与乳化作用
1.(2024·青海)把下列少量厨房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 B.香油 C.蔗糖 D.白醋
【答案】B
【解析】A、食盐是氯化钠,易溶于水,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香油属于油脂,不溶于水,不能得到溶液,符合题意;
C、蔗糖易溶于水,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D、白醋易溶于水,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广西)下列家务劳动中,涉及乳化作用的是
A.用洗涤剂清洗衣物的油污 B.用自来水冲洗地上的灰尘
C.用食醋清除水壶内的水垢 D.用洁厕灵除去厕所的污垢
【答案】A
【解析】A、用洗涤剂清洗衣物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A正确;
B、用自来水冲洗地上的灰尘,可将灰尘冲刷掉,故B错误;
C、用食醋溶解水壶里的水垢,利用了化学反应的原理,故C错误;
D、用洁厕灵除去厕所的污垢,利用了化学反应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A。
3.(2024·新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酒精 C.沙土 D.植物油
【答案】B
【解析】A、面粉难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B、酒精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
C、沙土难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D、植物油难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02 溶解度及其曲线
4.(2024·黑龙江大庆)如图是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钾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
B.3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C.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D.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30℃(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选项正确;
B、3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C、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溶解的相同,所以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但没有指明溶液质量是否相同,所以不能确定溶液中所含溶质是否相同,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10℃时,三种的溶解度关系: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所以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由于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30℃(不考虑水的蒸发),溶液均由饱和变为了不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均不变,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氯化铵、氯化钾、硝酸钾,选项正确;
故选C。
5.(2024·广东)硫酸铝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硫酸铝饱和溶液从10℃升温至40℃,仍是饱和溶液
B.20℃时,将16.0g硫酸铝加入50.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C.3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36.4g
D.40℃时,硫酸铝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答案】B
【解析】A、根据图像,硫酸铝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后,硫酸铝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2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36.4g,即100g中最多能溶解硫酸铝的质量为36.4g,所以将16.0g硫酸铝加入50.0g水中,能全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根据图像,3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大于36.4g,故C错误;
D、40℃时,硫酸铝的溶解度为45.8g,硫酸铝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D错误。
故选B。
6.(2024·吉林长春)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部分操作及原理如下:
步骤 操作 原理
1 30℃时,将NH3、CO2依次通入饱和NaCl溶液
2 过滤,加热NaHCO3固体
根据图表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B.3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3%
C.NaHCO3析出的原因:生成的质量大于其能溶于水的质量
D.在步骤2中,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液中不含NaHCO3
【答案】C
【解析】A、比较物质溶解度时,应指定温度。根据溶解度曲线,温度较低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温度较高时,NaCl的溶解度小于NH4Cl的溶解度,A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3g,则此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错误;
C、溶质能析出的原因是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质量小于该溶质的质量,所以NaHCO3析出的原因是生成的质量大于其能溶于水的质量,C正确;
D、饱和溶液改变条件析出溶质后仍是饱和溶液,在步骤2中,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液是NaHCO3饱和溶液,含有NaHCO3,D错误。
故选:C。
7.(2024·山东威海)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6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0g
B.t2℃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C.将t1℃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相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答案】B
【解析】A、因为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在50g水中最多溶解55g硝酸钾,所以将6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5g,该项错误;
B、因为从t2℃降温到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钾的溶解度减少的多,所以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钾,该项正确;
C、将t1℃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虽然溶解度增大,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没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项错误;
D、在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项错误;
故选B。
8.(2024·山东菏泽)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指的是,盐指的是,下图为二者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捞的碱中混有少量,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B.t℃时,溶液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冬天温度低,比更易从湖水中结晶析出
D.实现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转化,只能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
【答案】A
【解析】A、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冬天捞的碱(碳酸钠)中混有少量 NaCl,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碳酸钠,正确;
B、t℃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即t℃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则Na2CO3的饱和溶液和 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选项中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判断溶质质量分数,错误;
C、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冬天温度低, 碳酸钠比氯化钠更易从湖水中结晶析出,错误;
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实现 NaCl 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转化,可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错误。
故选A。
9.(2024·内蒙古赤峰)我国北方盐碱湖地区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说法,结合和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持续增大
B.,将加入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C.两种物质的溶液由降温至,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D.“夏天晒盐”得到的是,“冬天捞碱”得到的是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后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t2℃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5g,该温度下将加入水中,能全部溶解,得到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未指明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夏天温度高,光照强,有利于蒸发结晶出食盐,而碳酸钠由于溶解度变大而不能析出;冬天温度低,碳酸钠由于溶解度明显减小而结晶析出,食盐的溶解度变化不大而不能析出,因此“夏天晒盐”得到的是,“冬天捞碱”得到的是,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0.(2024·四川广元)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如图2是选用图1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试管中固体对应图1中的丙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3℃时,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试管内的原来剩余的固体完全溶解,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图2试管中固体对应的不可能是图1中的丙,故A错误;
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饱和溶液的质量,则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t3℃时,甲的溶解度为80g,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C错误;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没有晶体析出,则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故D正确。
故选:D。
11.(2024·湖南长沙)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
B.在℃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A、由图像可知在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g,故正确;
B、由图像可知在a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错误;
C、曲线都是上升型的,因此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故错误;
D、升高温度,甲的不饱和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故选A。
12.(2024·广东深圳)、溶解度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思考乐琴琴同学将放入100g水中得到100.14g溶液
B.40℃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C.4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
D.40℃时,溶解度比溶解度大
【答案】A
【解析】A、4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4g,将0.14gCa(OH)2放入100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得到100.14g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降温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上升,40℃时,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为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40℃时,K2CO3的溶解度为117g,故40℃时,K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40℃时,Ca(OH)2溶解度为0.14g,K2CO3溶解度为117g,Ca(OH)2溶解度比K2CO3溶解度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3.(2024·新疆)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时,和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时,在水中加入固体,能得到溶液
【答案】C
【解析】A. 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此选项错误;
B.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
C. 时,和的溶解度相等,则时,和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此选项正确;
D.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硝酸钾,所以时,在50g水中加入固体,能得到50g+30g=80g硝酸钾溶液,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4.(2024·甘肃兰州)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时,把20g乙加到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B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则此温度下把20g乙加到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乙,形成乙的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甲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甲的饱和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降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0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5.(2024·广西)实验室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0g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固体
C.溶解: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量筒中溶解
D.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好标签的试剂瓶并盖好瓶塞
【答案】C
【解析】A、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0g,故A正确;
B、固体药品用托盘天平称取,故B正确;
C、溶解固体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C错误;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好标签的试剂瓶并盖好瓶塞,故D正确。
故选C。
16.(2024·湖北武汉)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氯化钠 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 D.溶解氯化钠
【答案】A
【解析】A、取用氯化钠时,瓶塞应倒放,应该用药匙,该选项操作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该选项操作正确;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该选项操作正确;
D、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加速溶解,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A。
17.(2024·甘肃临夏)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取用 B.称量 C.量取 D.溶解
【答案】B
【解析】A、氯化钠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氯化钠时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用药匙取出。A正确;
B、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等大的纸片,氯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应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B错误;
C、读取量筒的读数时,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正确;
D、溶解氯化钠时,应用玻璃棒按一个方向搅拌。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8.(2024·黑龙江牡丹江)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使用的仪器如下,请结合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①的作用是 。
(2)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需要的仪器有 (填序号)。
(3)使用②量取水的体积,若俯视读数,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搅拌,加速溶解
(2)⑤、⑥
(3)偏大
【解析】(1)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①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2)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需要的仪器有⑤托盘天平和⑥药匙;
(3)使用②量取水的体积,若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导致实际配制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19.(2024·陕西)小明同学在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用两只烧杯各取80g待测溶液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1)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20℃时,、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填“相等”或“不相等”)。
(4)x的值等于 。
(5)由上述实验可得出待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答案】(1)36
(2)不饱和
(3)相等
(4)2.4g
(5)25%
【解析】(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36g;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若A1是饱和溶液,则蒸发的10g水与析出的氯化钠固体会形成饱和溶液,则析出的氯化钠固体质量=,3.6g>2g,则A1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A2中溶液也是不饱和溶液;
(3)根据图示可知,B1、B2中溶液中都存在没有溶解的固体,则B1、B2都是饱和溶液,B1、B2中的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
(4)B1溶液的质量=80g-10g-2g=68g,则该饱和溶液中氯化钠质量=,水的质量=68g-10g=50g;则A1溶液中水的质量=50g+10g=60g,氯化钠固体质量=18g+2g=20g;溶液具有均一性,A1与A2中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相等,20℃时,6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钠质量=,x的值=20g+4g-21.6g=2.4g;
(5)根据第(4)小题分析可知,A1溶液中水的质量=60g,氯化钠固体质量=20g,待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0.(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
(2)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若过滤操作过程中滤纸破损,将导致精盐的产率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 、装瓶贴标签。若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保存时,有少量液体洒出,则瓶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防止冷凝水流至热的试管底部,避免试管炸裂(合理即可)
(2)腐蚀标签
(3)偏大
(4) 混匀 等于
【解析】(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填防止冷凝水流至热的试管底部,避免试管炸裂;
(2)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液体流下可能会腐蚀标签,故填腐蚀标签;
(3)粗盐提纯中,过滤时滤纸破损,会使难溶性杂质进入滤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大,产率偏大,故填偏大;
(4)稀释溶液的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故填混匀;等于。
考点04 溶液的综合
21.(2024·天津)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食盐 B.面粉 C.泥沙
(2)氯化铵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①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g。
②20℃时,将20g氯化铵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③60℃时,将60g硝酸钾溶于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④将60℃相同质量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氯化铵 硝酸钾(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⑤20℃时,向50g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A
(2) 33.3 不饱和 105 小于 20%
【解析】(1)A、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故A正确;
B、面粉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B错误;
C、泥沙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C错误;
故选A;
(2)①从表中可知: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3.3g;
②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铵37.2g,将20g氯化铵加入到10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③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11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铵110g,将60g氯化铵加入到50g水中,最多能溶解5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5g+50g=105g;
④从表中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故将60℃相同质量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氯化铵小于硝酸钾;
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2.(2024·湖北武汉)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2)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的质量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时,甲溶液中含甲,要使该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至少需要加入甲的质量为 。
(4)某温度下,甲、乙、丙各分别加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可能是_____(填标号)。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甲>乙
【答案】(1)甲
(2)减小
(3)5g
(4)ACD
【解析】(1)由图可知,a1℃时,溶解度:丙>乙>甲,则甲的溶解度最小。
(2)将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乙的溶解度减小,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小。
(3)60g甲溶液中含有10g甲,则含有水的质量为60g-10g=50g,a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乙的质量为,则至少需要加入甲的质量为15g-10g=5g,则可将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4)A、若加入的固体完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符合题意;
B、当温度低于a3℃时,乙的溶解度小于丙,当温度高于a2℃时,乙的溶解度小于甲,则所得溶液中,不可能乙的溶解度最大,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当温度低于a2℃时,溶解度:丙>乙>甲,则若甲中固体没有完全溶解,乙、丙中固体完全溶解,则溶质质量分数:乙=丙>甲,该选项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当温度刚大于a2℃时,溶解度丙>甲>乙,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丙>甲>乙,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CD。
23.(2024·内蒙古包头)图1是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时,的溶解度为 。
(2)时分别将、的饱和溶液升温至(不考虑溶剂蒸发),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 (填“>”“=”或“<”)。
(3)若X是或中的一种。时,将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则X为 。
【答案】(1)110g
(2)=
(3)硝酸钾/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填110g;
(2)根据图示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是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将t1℃时的二者的饱和溶液(此时二者的饱和溶液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升温到t2℃时,二者溶解度均增大,但是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所以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保持不变,二者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填=;
(3)根据图示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氯化钾的溶解度远小于110g,所以此时将90g的X加入100g的水中,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氯化钾形成饱和溶液。根据图2可知,该溶液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降温没有析出晶体,说明此时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即X为硝酸钾。故填硝酸钾或;
24.(2024·黑龙江龙江地区)如图,依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时,将30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2)通过改变温度,将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填“升温”或“降温”)。
(3)乙中含有少量甲时,最好采用的 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时,将甲、丙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样多
b.将甲、乙、丙三种物质℃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c.在℃~℃之间,可配制出甲、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
【答案】(1)70g
(2)降温
(3)蒸发结晶
(4)乙、甲、丙
(5)ab/ba
【解析】(1)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将30g丙加入到50g水中,可溶解20g丙,所得溶液质量为50g+20g=70g,故填:70g;
(2)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可以通过降温将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填:降温;
(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最好采用的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填:蒸发结晶;
(4)t3℃时,溶解度大小为乙>甲>丙,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为乙>甲>丙,则溶剂质量大小为乙<甲<丙,降温至t1℃时,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仍为乙<甲<丙,故填:乙、甲、丙;
(5)a、未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错误;
b、t2℃时,溶解度大小为乙>甲=丙,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3℃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错误;
c、在t1℃~t3℃之间,甲、丙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说明在t1℃~t3℃之间的某温度甲丙的溶解度相同,可配制出甲、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正确。
故选:ab或ba。
25.(2024·广西)《天工开物》记载“凡引水种盐,……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表明古人已经掌握了制盐工艺。回答问题:
(1)古人的制盐工艺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工艺获得的“颗盐”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用化学知识能很好地解释古人的制盐工艺。图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此温度下,将9g氯化钠溶解到25g水中,可配得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蒸发部分溶剂,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 物理 混合物
(2) 36.0 饱和 不变
【解析】(1)古人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盐,故制盐工艺属于物理变化;该工艺获得的“颗盐”会混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
(2)根据图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故该温度下,将9g氯化钠溶解到25g水中,可配得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保持温度不变,蒸发部分溶剂,有晶体析出,但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6.(2024·山东临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
(2)P点表示60℃时硝酸钾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60℃时,将60g硝酸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
(2)不饱和
(3)11:10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交于一点,即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
(2)P点的溶液位于KNO3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区域,表示6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3)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即60℃时,在100g的水中最多溶解110gKNO3,则60℃时,将60g硝酸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55g硝酸钾能够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5g:50g=11:10。
27.(2024·甘肃临夏)青盐是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盐湖卤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40℃时,把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g。
(3)将7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若要提纯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1)饱和
(2)157.5
(3)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镁
(4)蒸发结晶
【解析】(1)盐湖卤水晒盐后的母液中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则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由图可知,4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57.5g,则将60g氯化镁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100g+57.5g=157.5g。
(3)将7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减小,且0℃时,溶解度: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镁,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镁。
(4)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则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
28.(2024·青海)眺望茶卡盐湖,水天相映,阳光照射下,一朵朵盐花熠熠生辉。盐花中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由图可知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答案】(1)<
(2)硝酸钾/
(3)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解析】(1)根据图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
(2)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大而增大,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29.(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点的含义是 。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 的方法提纯乙(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时,将丙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将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溶解度:丙>乙=甲 B.溶剂质量:甲>乙>丙
C.溶液质量:丙>乙>甲 D.溶质质量分数:丙>乙=甲
【答案】(1)时,乙、丙溶解度相等,均为
(2)蒸发结晶
(3)70
(4)AC
【解析】(1)由图可知,P点时乙、丙溶解度相交,则表示t2℃,乙、丙溶解度相等,均为40g。
(2)甲、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则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3)t2℃,丙的溶解度为40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丙的质量为,则将25g丙加入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0g+50g=70g。
(4)A、由图可知,t1℃,溶解度丙>乙=甲,该选项叙述正确;
B、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t3℃,溶解度甲>乙>丙,则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丙>乙>甲,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C、降温过程中,甲、乙溶解度减小,且甲溶解度变化较大,则析出晶体:甲>乙,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则溶液质量:丙>乙>甲,该选项叙述正确;
D、降温后,t1℃,溶解度:甲=乙,且降温后甲仍为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甲=乙,降温后,丙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仍和降温前相同,t3℃丙的溶解度故选AC。
30.(2024·山东菏泽)牡丹以其花大色艳、寓意吉祥而深受人们喜爱。
(1)每年四月,牡丹花开,香气浓郁,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能闻到花香的原因 。
(2)催花技术实现了“花随人意四季开”,催花技术中最重要的是控温控湿。升温时可使用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亚麻酸()是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牡丹籽油中含量较高,亚麻酸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在生产过程中可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溶解提取牡丹籽油,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提取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残留。在提取过程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是 (填“溶质”或“溶剂”)。影响牡丹籽油产油率的因素有压力、温度等。下图是温度与产油率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答案】(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
(3) 碳元素/C 溶剂 随着温度的升高,牡丹籽油产油率先增大,后减小,当温度为45℃时,牡丹籽油产油率最高(合理即可)
【解析】(1)从微观角度解释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α 亚麻酸(C18H30O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0):(16×2)=216:30:32=108:15:16,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在生产过程中可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溶解提取牡丹籽油,则在提取过程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是溶剂;
影响牡丹籽油产油率的因素有压力、温度等。下图是温度与产油率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牡丹籽油产油率先增大,后减小,当温度为45℃时,牡丹籽油产油率最高(合理即可)。
31.(2024·黑龙江绥化)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
(2)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C.若降温到t1℃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D.若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1)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30.6%
(3)BD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P,故P点表示的含义是: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时44g,所以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2g的甲物质,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物质的溶剂少,乙物质的溶剂多,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均会析出晶体,且甲物质析出的晶体较多;
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故错误;
B、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故正确;
C、若降温到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会析出晶体,均变为t1℃下的饱和溶液,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则甲析出的晶体较多,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质量:甲<乙,故错误;
D、若降温到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会析出晶体,均变为t1℃下的饱和溶液,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正确;
故选:BD。
32.(2024·黑龙江绥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的许多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活动。
【活动一】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50g这种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
(2)如图1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把1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 g。
(4)配制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字母)。
A.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B.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
C.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活动二】制备与生产流程的探究。
某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粉末)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其他能与酸反应的成分忽略不计)。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5)加酸时,为了使反应更充分,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6)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氨水的pH 7(填“>”“<”“=”)。
(8)该工艺的价值在于 。
【答案】(1)24g
(2)②④⑤③①
(3)150
(4)ABD
(5)搅拌
(6)3H2SO4+Al2O3=Al2(SO4)3+3H2O
(7)>
(8)节约金属资源
【解析】(1)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要配制150g这种溶液,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16%×150g=24g。
(2)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④⑤③①。
(3)把1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16%×150g=8%×(x+150g),x=150g。
(4)A、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小,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A选项符合题意;
B、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导致溶剂的质量偏大,溶液的质量也偏多,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B选项符合题意;
C、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不会影响溶液的质量分数,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溶液的质量也偏多,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BD。
(5)加酸时,为了使反应更充分,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进行搅拌。
(6)步骤①中,氧化铝与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铝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3H2SO4+Al2O3=Al2(SO4)3+3H2O。
(7)氨水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
(8)该工艺最终回收得到氧化铝可进一步冶炼铝单质,价值在于节约金属资源。
33.(2024·吉林省吉林市)根据如图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NaCl与的溶解度相同,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2)海水里含有大量NaCl,海水晒“盐”需要经过 结晶过程。
【答案】(1) a1 相等
(2)蒸发
【解析】(1)当温度为a1℃时,NaCl与KNO3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NaCl与KNO3的溶解度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海水里含有大量 NaCl,海水晒“盐”需要经过蒸发结晶过程。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通过蒸发水分可使氯化钠结晶析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