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一 社会调研──家… 配套教学设计(5)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课一 社会调研──家… 配套教学设计(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5 16:07:5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多途径收集资料、信息,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价值情感。
2.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产生变化的历史原因、条件,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3.在了解家乡变化的基础上,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研究展示,发展自己的特长、个性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
4.学会展开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调查统计,尝试写出社会调查分析报告,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学情分析
21世纪的中学生生活在和谐的社会中,享受着幸福与甜蜜。美好的生活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很难了解到长辈们的过去生活,缺少对家乡变化的感受,为了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促进作用,感受到家乡每一步的发展变化都是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领悟到家乡的变化是祖国变化的缩影,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接触网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3重点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及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发生的巨变。
难点:改革开放的含义及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准备
1.确立3大主题,即:访谈篇、四知篇、一瞥篇、作为收集资料和社会调查的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主题,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组成3个大组。组内分工明确,设置组长、策划员、采集员、制作员、解说员、微机处理员、文字统筹员。
2.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调查内容应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部分,也可以增加未来的发展前景等。
②指导编制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列出考查具体内容和资料的采集等。
③根据选题确定调查形式。调查形式应根据调查内容确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情况,可以采用人物访谈、查阅历史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目前的情况可以采用实地考察、人物访谈、去图书馆或上网收集文字图片资料等形式进行。各小组可根据选题需要,选用若干种调查形式。
④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可以是家中长辈、邻居、老师、游客、顾客,也可以是某个职能部门,例如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学校、商业或文化部门(档案馆、文化馆)等。如做问卷调查,被访者一般应在30人以上。
⑤调查访谈中要尊重受访者,举止落落大方,谈话要有礼貌。
⑥要提前将调查提纲提交调查对象,使受访者有所准备。同学们应按提纲设计给出几个具体的问题,访谈时可分工提问。访谈时注意不要脱离主题。
⑦调查访谈中同学们要认真作记录。如果需要拍摄照片、收集文字、数字、图像资料,要事先征得访谈对象同意。
活动2【活动】活动内容
见上传文件内容。
活动3【活动】反思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在选择活动的主题时,我选择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这个主题。这个主题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有着直接的生活经验,这样他们就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去实践和探索,尽管实践活动的时间较长,学生们仍然乐意花费心思,尽其所能地去做。
2、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特别要重视指导,要切实帮助学生克服各个阶段的困难,稳定孩子的兴趣,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会碰到很多困难,这时老师不能听之任之,这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还会使活动停滞不前,甚至无疾而终,这时老师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和鼓励。
3、开展本次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从活动的准备、资料的收集到成果的展示,他们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利用信息课上学到的知识制成了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和实地采访录像!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已经形成一种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