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第18课 童年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第18课 童年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8-03 10:3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童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童年》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8课的内容。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童年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这节美术欣赏课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关于童年的作品。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的画卷。从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成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今天的《金色童年》。表现形式涉及年画、油画、中国画、摄影等。其中不仅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景,一种通过美术作品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学习情景。在这里,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
二、学情
小学二年级学生在造型方面较低年级有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应开始引入一些知识系统的学习,逐步要求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从对形色的认识,扩大到质感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以童年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体会艺术作品中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感受不同艺术作品所表达出的历史背景,能够从环境,服饰,表情等方面对画面进行简单的评述。
过程与方法: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了解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童年都有各自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难点是: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五、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采用活动探究法、直观教学法、提问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
六、教学准备
我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我将利用问题导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谁能谈一谈你的童年是怎样的?顺势导入课题《童年》。
环节二:探究色彩,新课讲授
出示视频,展示童年
出示图片,相互讨论我的童年引出老师的童年和大家的童年又是如何的?生活中的哪些题材都联系到了童年?
逐条解决问题:想知道老师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他们在干什么?运用了哪些表现形式?
(一)出示(中国画)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我将采用讲授法与展示法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中国画作品《花鸟人物图册》等,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并从画面人物的服装、表情、动态、背景等方面讨论回答。(二)出示油画《摇篮曲》等,并了解油画含义。
(三)出示《冬天的阳光》(雕塑)
而后,我将继续出示雕塑作品《冬天的阳光》,引导学生合作观察,并提问:你知道作品的表现形式吗 画面中的人物的表情怎样 在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后,继续追问:为什么作品题目叫冬天的阳光 画面中有阳光吗 阳光代表着什么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很快的进入审美情境。
(四)出示《金色童年》(摄影)
最后,我会展示摄影作品《金色童年》,引导学生欣赏,通过开放性的提问: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令你难忘的故事,老师非常想听一听,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
环节三:对比欣赏,展示评价
(一)对比欣赏
1.引导学生对比欣赏《欢天喜地》、《瑞阳婴戏图》和《翻身奴隶的儿女》等,提问:这几幅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二)学生创作,展示评价
学生思考讨论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并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感受。
四:小结作业,拓展延伸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会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拿起自己手中的画笔或者其他造型工具,把这些美好往事表现出来。
五:板书设计
童年
不同时期:差异性
表现形式:国画、雕塑、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