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3 13: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点明论述的话题,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
2.以问句形式出现,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3.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感情强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读写重点字词的音形,并能够 根据意思,说出与之对应的词语。
2.通过课前预习,能够简单地向其他同学介绍本文的
写作背景及相关的文体知识。
3.通过讨论和教师引导,能够说出文章批驳的观点和 作者的观点。(重点)
4.通过教师讲解,能够判断本文的论证方式,并说出 其基本的论证方式。(难点)
自主学习
一、预习检测——目标一
二、文学常识
三、文体知识
目标二
搽粉 玄虚 渺茫 摧残 诓骗 宰相
拜佛 脊梁 家谱 倘若 慨叹 脂粉
祈祷 省悟 污蔑
埋头苦干 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 不足为据
chá
xuán
miǎo
cuī
kuāng
zǎi



tǎng
kǎi
zhī
qí dǎo
xǐng
miè
mái
shě


预习检测- 字音字形
:感慨叹息。
:指道家玄妙虚无的道理;也指用来掩盖真相、
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机率微小。时地远隔,模糊不清楚;烟波辽阔。
: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
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英勇斗
争,不怕牺牲。
:不能作为依据。
:替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泛指有相当
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慨叹
玄虚
渺茫
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
进,连续不断。
不足为据
为民请命
目标一
预习检测- 重点词解
文学常识——作者作品
鲁迅,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的奠基人。
周树人
豫才
中国现代文学
本文选自《 》。
且介亭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共分三集,是鲁迅后期杂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广泛,思想成熟,科学性、战斗性都很强。写作这些杂文时,鲁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山阴路亭子间。这地方是当时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用以修筑马路的区域,叫做“半租界”。于是鲁迅就取“租”字的右半边而成“且”,取“界”字的下半部而成“介”,再与“亭子间”的“亭”字,合成“且介亭”这个名称,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间”。这不仅点明了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也暗示出写作这类文章时的社会环境。
文学常识——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有些甚至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
1.日本占领我东三省,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
2.悲观失望的情绪笼罩国统区上层。
3.中共领导工农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播撒抗日
火种。
文体知识——杂文
杂文: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不像一般的
议论文那样说理,而是用文艺性的笔调,形象化
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
特点:
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
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说理生动、议论生动
文体知识——驳论文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
或主张。如《敬业与乐业》。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
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如今天这课。
批驳论点的方式:1.驳论点 2.驳论据 3.驳论证
一般结构和形式:1.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2.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3.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目标二
驳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
驳论据: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驳论证:通过驳论证反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是由论据推出的。
驳论证
问题:在学习了驳论文的相关知识后,你认为这篇文章运用
的是哪种驳论方式?请速度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目标三
对方的论点 对方的论据 作者的分析判断
作者的正面论点 作者的论据 作者的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自夸地大物博,
信国联,
求神拜佛
论据不能证明论点。
失去的是“他信力”,
发展的是自欺力
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不为大家所知;
指一部分人则可,若加于全体,那是污蔑
合作探究
目标四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它与正面立论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今日所学,谈谈你的看法。
作业布置
1.整理课堂笔记。
2.完成《基础训练》第一课时“预习反馈”部分。
3.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
4.预习第21课《创造宣言》说说这篇文章的论证方
式。(选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上节课难点和划分文章层次,能够说出作
者的论证思路。(重点)
2.通过教师引导,能够说出本文的语言特点并能够结
合重点词句子进行分析。(难点)
3.通过探究文章重点语句的含义,能够结合写作背景
说出本课的主旨。
自主学习
1.请根据要求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
树靶子
打靶子
立观点
1-2段
3-5段
6-9段
摆论敌论点
驳论敌论证
证明自己观点
2.请结合第1题,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批驳方式
3.读课文3-5段,看看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结合具体 内容加以分析。(“思考探究”二)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驳论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论证思路——段落作用
4.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思考探究”三-1)
1.交代时代背景,表明文章为何而写。
2.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性,为
后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
目标一
合作探究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
置?为什么?
不能。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
“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
它们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具讽刺性。
语言特点
2.“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什么表达
效果(“思考探究”三-2)
作者运用“仿拟”修辞格,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富有辛辣讽刺意味。
“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的作用: 讽刺否定。
语言特点
3.品读下面的句子,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中国的脊梁”运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修辞,指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希望和中坚力量,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热情讴歌和赞美。
当时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2)文中划线的四类人,分别是什么人?
埋头苦干的人: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
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
拼命硬干的人:不怕牺牲,英勇献身,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
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卫青、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为民请命的人:不顾个人安危同情人民的人,如杜甫、谭嗣同、魏征等;
舍身求法的人: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思想真理的人,如鉴真、玄奘、康有为等。
语言特色:
(1)鲁迅的语言特色: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意味。
(2)常用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加强驳论效果。
目标二
主旨探究
4.以上划横线的词语,指的是哪些人呢?
“脂粉”喻美化、伪装;“筋骨和脊梁”喻气节、操守、品格;“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这句话含义丰富,说明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观察,以辨是非。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恰与文章开头的“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主旨
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失去信心的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目标三
课堂小结
鲁迅提出的“要自己去看”,有何深意?这对我们今天观察社会有何价值?
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愚民”,惯用“以假盖真”伎俩:正史——为帝王将相作家谱,掩盖“中国脊梁”的光辉;现代统治者——“摧残 ”“抹杀”战斗着的革命者。
在各种思潮泛滥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那种鲁迅式的特立独行的心力、智慧和洞察力,从而拨开迷雾,把握真实。
作业布置
1.整理课堂笔记。
2.完成《基础训练》剩余全部内容。
3.运用道理和事实论据,驳斥下面的观点。(选做)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读书不如经商。
打电子游戏益智
愿诸位都能成为“中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