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3 13:2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且介亭杂文》共分三集,是鲁迅后期杂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广泛,思想成熟,科学性、战斗性都很强。写作这些杂文时,鲁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山阴路亭子间。这地方是当时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用以修筑马路的区域,叫做“半租界”。于是鲁迅就取“租”字的右半边而成“且”,取“界”字的下半部而成“介”,再与“亭子间”的“亭”字,合成“且介亭”这个名称,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间”。这不仅点明了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也暗示出写作这类文章时的社会环境。
《且介亭杂文》名字的由来
一、预习导学
故事背景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我国国土日益沦丧,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鼓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这种散播悲观失望情绪、混淆黑白的论调,是极其有害的。鲁迅就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作本文进行针锋相对的批驳和揭露。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如《敬业与乐业》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如今天这课。
批驳对方的论点
先举出对方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
批驳对方的论据
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批驳对方的论证
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
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圆规,被我丢了一个小零件,就永远画不出一个完美的圆。
一个钟表少了一个齿轮,就永远无法正常运行。
其实,我们的人生不正如一把圆规一个钟表吗?
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一个平凡的应聘者,拾起了门口的一张小纸片,于是被公司录用。这位应聘者不正是注重了细节,才走向了成功吗?
不管是平凡人,还是伟人,他们都知道,细节决定成败。
立论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赫尔岑年轻时,在一次宴会上被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双手捂住耳朵。主人跟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的乐曲。”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乐曲一定是高尚的吗?”主人听了很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赫尔岑反驳道:“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驳论
1、作者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论据是什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只寄希望于国联 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二、课堂导学
那作者批驳对方的论点用了那种方式呢?
批驳对方的论据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所以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
4、作者最后得出结论,作者提出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标准是什么?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二、品读课文,学习写法和语言
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他信力”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中国的脊梁。
5、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6、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1.交代时代背景,表明文章为何而写。
2.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性,为后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叫归谬法。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7、如何理解第4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这句话也含蓄的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策,所以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在鲁迅这篇文章发表前就把这句话给删去了。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8、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 为什么
不能。“总”嘲讽了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只”嘲讽了国民党当局仰人鼻息抓住救命稻草的形象;
“一味”则刻画出国民党当局沉迷于其中的而也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形象。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运用仿词的修辞方法,揭露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本质,也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9、揣摩“自欺力”、“他信力”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作者运用“仿拟”修辞格,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富有辛辣讽刺意味。
“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10、“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A、“埋头苦干的人”:为了国家利益,执著于某一事业,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如:毕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徐霞客、司马迁、华罗庚、杨利伟、抗震救灾英雄等。
B、“拼命硬干的人”: 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戚继光 文天祥林则徐等人
C、“为民请命的人”: 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屈原、关汉卿、海瑞、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包拯、梁启超、鲁迅等。
D、“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英勇献身、探求真理的人。如:玄奘 、鉴真、如商鞅、谭嗣同、李大钊等。
当时国民党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 :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11、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失去信心的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主旨
民族魂
“唯有民族精神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