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备考2025】(2022--2024)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训练(广东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备考2025】(2022--2024)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训练(广东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3 16:34:3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考2025】(2022--2024)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训练(广东专用)
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解析版)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大多会充分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有的像chì rè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________的大海,有的像旋律优美的赞歌。当然也有与此________的,那就是比较含蓄地表达情感。这种方式似乎并不强劲猛烈,但蕴含着丰富的yán wài zhī yì,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情感的qū zhé回旋,领悟到更多的________。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chì rè( ) (2)yán wài zhī yì( ) (3)qū zhé(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呼啸 天壤之别 意愿 B.呼啸 大相径庭 意蕴
C.呼唤 天壤之别 意蕴 D.呼唤 大相径庭 意愿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无论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B.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必须本身真实诚挚。
C.无论作者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D.作者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必须本身真实诚挚。
【答案】
2.炽热 言外之意 曲折
3.B
4.C
【解析】
2.本题考查读拼音写汉字。
炽热(chì rè):极热,温度极高,(情绪等)热烈,烧热;
言外之意(yán wài zhī yì):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曲折(qū zhé):弯曲,情节复杂、多变化。
3.本题考查词语义的辨析和使用。
空一,呼啸:发出长长的、高亢的声音;呼唤:呼喊召唤(多用于抽象方面)。此处与“奔腾”一起修饰“大海”,用“呼啸”更合适;
空二,天壤之别:指高天和平地的区别,极言差别之大;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此处指与前文“耀眼的阳光”“奔腾的大海”“旋律优美的赞歌”完全不一样的优秀作品,故此处用“大相径庭”更合适;
空三,意愿:指个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并因此而产生的个人主观性思维;意蕴:人在素材中所见到的意义,如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即事物的内容或含义。此处与“领悟”搭配,用“意蕴”更合适;
故选B。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一句成分残缺,主语是“作者”,“采取”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中心语“方式”,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此句可修改为:无论作者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故选C。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宛如/蜿蜒 妥当/当之无愧
B.棱镜/棱角 雷霆/大相径庭
C.畸形/崎岖 钦差/参差不齐
D.重负/重叠 恳切/大彻大悟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读音。
A.wǎn/wān,dàng/dāng;
B.都读léng,都读tíng;
C.jī/qí,chāi/cī;
D.zhòng/chóng,qiè/chè ;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朗润 格物致知 澎湃 白手起家
B.驰骋 翻来覆去 锁屑 意想天开
C.宽敞 穿流不息 维幕 郑重其事
D.教晦 前仆后继 瞻仰 纷至踏来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锁屑——琐屑,意想天开——异想天开;
C.穿流不息——川流不息,维幕——帷幕;
D.教晦——教诲,纷至踏来——纷至沓来;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关键技术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以为然,积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B.人工智能加速创新,日益融入各领域,给学校教育带来摧枯拉朽的变化。
C.广东预制菜迎来发展机遇,其独特的粤式口味耐人寻味,受到人们追捧。
D.国庆节期间,前来广州市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青年学生络绎不绝。
【答案】D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运用。
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轻视意)。这里是说科技工作者不怕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应该用“知难而上”或“千方百计”。
B.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这里是说人工智能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变化,应该用“翻天覆地”。
C.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这里是说粤式口味很独特,应该用“别有风味”。
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是说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青年学生很多,接连不断,与语意相符。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广州打造“零换乘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将构建区域1小时生活圈。
B.为了防止风沙不进入封闭区,神舟十六号的每一层平台都加装了密封设备。
C.“广彩”是西关五宝之一,以色彩绚丽、工艺繁复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
D.2023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提升了科学考察任务。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删去“随着”;
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D.词语搭配不当,应把“提升”改为“完成”;
故选C。
【202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清新恬淡,描绘了宁静yōu xián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描绘了jīn gē tiě mǎ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piāo yì,描绘了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我们从古诗中___________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_______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____________出蓬勃生机。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yōu xián( ) (2)jīn gē tiě mǎ( )
(3)piāo yì( )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获取 与时俱进 迸发
B.汲取 与时俱进 焕发
C.获取 与日俱增 焕发
D.汲取 与日俱增 迸发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体验。
B.读诗不仅能够提升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
C.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体验,而且能够增强精神境界。
D.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
【答案】
3.悠闲 金戈铁马 飘逸
4.B
5.D
【解析】
3.本题考查字形。
悠闲,yōu xián,(形)闲暇安适。
金戈铁马,jīn gē tiě mǎ。意思是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飘逸,piāo yì,解释为洒脱,自然,与众不同。
4.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获取,意思是获得,取得;得到,猎取
汲取的意思:吸取、吸收。取水。引申为吸取、吸收。
结合语境“从古诗中______精神养分”分析,应用“汲取”,指吸收养分;
与时俱进,意思是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用于人的思想感情。
结合语境“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分析,应用“与时俱进”,指一起进步;
迸发,意思是一起爆发出来,就好像是说力量似的一下子爆发出来,前所未有的,是内部力量。
焕发,①光彩四射;②振作。
结合横线后的宾语“蓬勃生机”可知应用“焕发”。
故选B。
5.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语序不当,应该为“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故选D。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磅礴/依傍 骨碌/形销骨立
B.应变/应酬 取缔/根深蒂固
C.桑梓/姊妹 干涩/埋头苦干
D.格调/调停 田垄/震耳欲聋
【答案】B
【解析】
【详解】
A.páng/bàng,gū/gǔ;
B.yìng/yìng,dì/dì;
C.zǐ/zǐ,gān/gàn;
D.diào/tiáo,lǒng/lóng;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硕果 人迹罕致 镌刻 苛捐杂税
B.响午 喜出望外 燎原 藏污纳诟
C.狩猎 彬彬有礼 飘逸 画龙点睛
D.赞誉 由然而生 统筹 语无伦次
【答案】C
【解析】
A.人迹罕致——人迹罕至;
B.响午——晌午,藏污纳诟——藏污纳垢;
D.由然而生——油然而生;
故选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车间一线的青年工人勤学苦练,对技术精益求精,争当“青年岗位能手”。
B.志愿者在冬奥会闭幕式上向各国健儿挥手,言外之意是:欢迎再来中国!
C.果农们冒着炎热的天气奋战了好几个昼夜,轻而易举地把水果销售一空。
D.市民陈先生参与毽子操、游泳、跳绳等多项全民云健身运动,各得其所。
【答案】A
【解析】
A.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使用正确;
B.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向各国健儿挥手”已经明确表达出了欢迎再来之意;
C.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词义和“奋战了好几个昼夜”矛盾;
D.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陈先生”只是一个人,不合语境;
故选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获得了更加优越的发展机遇。
B.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制定,有助于海上风电海域的通航安全。
C.我国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先后经过两次调整,更新的幅度超过了70%左右。
D.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提升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答案】A
【解析】
B.有误,语序不当,应将“执行和制定”改为“制定和执行”;
C.有误,前后矛盾,应删掉“左右”;
D.有误,搭配不当,应将“提升”改为“普及”;
故选A。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真题】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gǔ pǔ( )美观。
(2)静下心来——不要fú zào( )——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
(3)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bù qī ér zhì( )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倒计时短片中的古诗词与二十四节气画面xiāng dé yì zhāng( )。
【答案】
古朴 浮躁 不期而至 相得益彰
【解析】
(1)古朴:gǔ pǔ,指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2)浮躁:fú zào,指急躁,不沉稳,轻浮急躁。“躁”为能写成“燥”。
(3)不期而至:bù qī ér zhì,意思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的到来。
(4)相得益彰:xiāng dé yì zhāng,意思是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岁月可能会模糊记忆,但英雄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铭记于人们心中。
B.对于网络词语的使用,有人极力排斥,有人欣然接受,更多的人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C.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D.电视连续剧《人世间》的演员把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好评。
【答案】D
【解析】
A.镌刻:雕刻的意思。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谨慎:细心慎重,以免发生有害或不幸的事情。用来修饰人的慎重的心态,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演员,适用对象错误。
故选D。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在“劳动”后加上“的观念”)
B.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在“崇德向善”前加上“能否”)
C.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把“目前的”删掉)
D.在“新时代城市家居”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居的明确设计理念。(把“明确”调到“提出”前)
【答案】A
【解析】
A.修改不正确。本句的病因是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劳动”后加上“的习惯”。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考2025】(2022--2024)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训练(广东专用)
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原卷版)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大多会充分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有的像chì rè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________的大海,有的像旋律优美的赞歌。当然也有与此________的,那就是比较含蓄地表达情感。这种方式似乎并不强劲猛烈,但蕴含着丰富的yán wài zhī yì,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情感的qū zhé回旋,领悟到更多的________。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chì rè( ) (2)yán wài zhī yì( ) (3)qū zhé(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呼啸 天壤之别 意愿 B.呼啸 大相径庭 意蕴
C.呼唤 天壤之别 意蕴 D.呼唤 大相径庭 意愿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无论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B.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必须本身真实诚挚。
C.无论作者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D.作者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必须本身真实诚挚。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宛如/蜿蜒 妥当/当之无愧
B.棱镜/棱角 雷霆/大相径庭
C.畸形/崎岖 钦差/参差不齐
D.重负/重叠 恳切/大彻大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朗润 格物致知 澎湃 白手起家
B.驰骋 翻来覆去 锁屑 意想天开
C.宽敞 穿流不息 维幕 郑重其事
D.教晦 前仆后继 瞻仰 纷至踏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关键技术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以为然,积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B.人工智能加速创新,日益融入各领域,给学校教育带来摧枯拉朽的变化。
C.广东预制菜迎来发展机遇,其独特的粤式口味耐人寻味,受到人们追捧。
D.国庆节期间,前来广州市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青年学生络绎不绝。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广州打造“零换乘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将构建区域1小时生活圈。
B.为了防止风沙不进入封闭区,神舟十六号的每一层平台都加装了密封设备。
C.“广彩”是西关五宝之一,以色彩绚丽、工艺繁复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
D.2023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提升了科学考察任务。
【202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清新恬淡,描绘了宁静yōu xián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描绘了jīn gē tiě mǎ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piāo yì,描绘了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我们从古诗中___________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_______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____________出蓬勃生机。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yōu xián( ) (2)jīn gē tiě mǎ( )
(3)piāo yì( )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获取 与时俱进 迸发
B.汲取 与时俱进 焕发
C.获取 与日俱增 焕发
D.汲取 与日俱增 迸发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体验。
B.读诗不仅能够提升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
C.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体验,而且能够增强精神境界。
D.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磅礴/依傍 骨碌/形销骨立
B.应变/应酬 取缔/根深蒂固
C.桑梓/姊妹 干涩/埋头苦干
D.格调/调停 田垄/震耳欲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硕果 人迹罕致 镌刻 苛捐杂税
B.响午 喜出望外 燎原 藏污纳诟
C.狩猎 彬彬有礼 飘逸 画龙点睛
D.赞誉 由然而生 统筹 语无伦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车间一线的青年工人勤学苦练,对技术精益求精,争当“青年岗位能手”。
B.志愿者在冬奥会闭幕式上向各国健儿挥手,言外之意是:欢迎再来中国!
C.果农们冒着炎热的天气奋战了好几个昼夜,轻而易举地把水果销售一空。
D.市民陈先生参与毽子操、游泳、跳绳等多项全民云健身运动,各得其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获得了更加优越的发展机遇。
B.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制定,有助于海上风电海域的通航安全。
C.我国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先后经过两次调整,更新的幅度超过了70%左右。
D.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提升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真题】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gǔ pǔ( )美观。
(2)静下心来——不要fú zào( )——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
(3)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bù qī ér zhì( )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倒计时短片中的古诗词与二十四节气画面xiāng dé yì zhāng(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岁月可能会模糊记忆,但英雄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铭记于人们心中。
B.对于网络词语的使用,有人极力排斥,有人欣然接受,更多的人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C.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D.电视连续剧《人世间》的演员把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好评。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在“劳动”后加上“的观念”)
B.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在“崇德向善”前加上“能否”)
C.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把“目前的”删掉)
D.在“新时代城市家居”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居的明确设计理念。(把“明确”调到“提出”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