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课程要求:
通过了解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和美洲)的社会状况,
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通过了解 非洲和美洲的社会状况, 认识这一时期非洲和美洲的多元面貌。
课 程 标 准
1.将非洲和美洲古代文明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去认知,能够利用已有的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
2.能运用史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美洲和非洲文明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解释。
3.了解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成就,增强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意识。
学 习 目 标
精准定位,素养提升
1
古代非洲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
文明
印加文明
西非文明
南非文明
东非文明
北非
埃及文明
【时空观念】
(一)古代非洲文明的开创者:班图人的贡献
(1)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
农作物。
(3)手工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2)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
一、古代非洲文明
(4)迁徙:从西非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到11世纪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在迁徙过程中,班图人与其他族相互融合形成一些新的部落或民族…过去农业是主要的行业,后来畜牧业也成为重要的生计,手工业也日益发达。在迁徙过程中互相流动和混合,大的部落联盟的建立,使原始氏族制日趋瓦解,一些地区出现了国家组织。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通史》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
班图人迁徙对非洲文明的影响:
①促进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的传播;
②推动民族融合和国家组织出现;
基础概念: 班图人
“班图”意为人或人民,因说班图语而得名,非洲最大的民族,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从公元1世纪开始,班图人不断向南迁徙,持续到19世纪才最后结束。班图人迁徙对非洲文明影响巨大。
班图人创造了哪些文明?他们的迁徙对非洲的文明产生了哪些影响?
非洲地形图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地形以高原、沙漠为主
一、古代非洲文明
(二)东非文明(10-15世纪)
10—15世纪 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
1. 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
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兴起:鼎盛:
2.东非沿海地区:
国家:
产生条件:
经济状况:
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伊斯兰教的传入
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使用奴隶;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文明概况:
A.文化:信仰基督教
B.经济: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
【史料阅读】(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伊本·白图泰游记》
P28 史料阅读:从这段史料可以得到关于
摩加迪沙的哪些信息?
①畜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当地手工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
③城市规模大,该城人口应该不少。
一、古代非洲文明
(三)西非文明:三大帝国(8-16世纪)
兴起:
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先后兴起
经济状况:
a.黄金丰富
b.控制商路和黄金交易。
c.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马里
加纳
桑海
13世纪,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外贸兴盛;城市和文化繁荣。
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马里:
桑海:
政治: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重要力量。
文化: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衰落。
西非主要有哪些国家兴起?整体经济状况如何?马里和桑海最强盛时的国家状况怎样?
廷巴克图——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
文明的发展
曼萨·穆萨(1312-1337年在位)是马里最为知名的国王。1324年,他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加,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金。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曼萨·穆萨回国时邀请了许多穆斯林学者和他一起回国,为进一步开发和建设马里工作。这时的马里王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
一、古代非洲文明
P28 你能从这段材料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③黄金资源丰富
②骆驼是主要交通工具
④马里重视文化发展
马里国王 曼萨·穆萨
(三)西非文明:三大帝国(8-16世纪)
①信仰伊斯兰教
一、古代非洲文明
(四)南非文明——津巴布韦国家
特点:巨石建筑
兴起:
鼎盛:
11世纪,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14—15世纪 进入鼎盛时期
大津巴布韦遗址鸟瞰图
古代南非有哪些文明兴起?特点是什么?
P29 历史纵横: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曾遣使前往黎靬(亚历山大城)
汉武帝
杜环(第一个到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经历写成《经行记》
唐朝
汪大渊(中世纪中国最年轻的航海家)可能到过今摩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撰写《岛夷志略》
元朝
郑和 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 海海口,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1971年
中国重返联合国,非洲“黑人兄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非交往
新时代
明朝
一、古代非洲文明
1. “使用铁器的农耕者班图人取代了居住在南方次大陆的食物搜寻者,他们将俾格米人驱赶到森林中最孤立的地带,把桑人排挤到卡拉哈里沙漠中无法耕种的地方。”这说明班图人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激增
B.征服能力的增强
C.外族入侵的威胁
D.冒险精神的刺激
2.古代的东非一般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辅之以畜牧、狩猎、采矿、制陶和建筑业。此外,他们还经常用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从阿拉伯商人那里交换来自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的各种手工业品。由此可知,古代东非( )
A.工业技术落后 B.经济结构多元化
C.商业网络成熟 D.以小农经济为主
针对训练
B
B
二、古代美洲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玛雅文明
印加文明
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
美洲文明的创造者—印第安人
农业:
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
文明代表:
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
二、古代美洲文明
印第安人创造出哪些文明成就?
1.美洲文明的创造者—印第安人
2、玛雅文明:
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
地区:
概况:
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① 金字塔庙宇; ② 精美陶器;
③ 独特的文字; ④ 复杂的历法纪年;
⑤ 采用20进位制; ⑥ 知道“0”的概念。
二、古代美洲文明
经济:
政治:
文化:
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
玛雅三维象形文字
15世纪中期衰落
衰落:
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概述玛雅文明
②经济基础是农业:
①政治: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被征服者:原首领管理,需缴纳贡赋。
发展历程
特点:
14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
16世纪,鼎盛时期
1519年,为西班牙人毁灭
都城 特诺奇蒂特兰
浮动园地
③城市建设:
发明 “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阿兹特克人的太阳金字塔
二、古代美洲文明
3、阿兹特克文明:
◎特诺奇蒂特兰
阿兹特克人居民相信灵魂永存,并相信存在至高无上的主宰。他们崇拜自然神,还信奉创造神、太阳神、雨神、玉米神、羽蛇神等。他们国王被看成神的化身,祭神时以战俘为牺牲。其特异习俗之一是以活人为祭品,每年有数千人被献祭神灵。武士以献身祭坛为荣。
二、古代美洲文明
3、阿兹特克文明:
4、印加文明:
印加文明
发展历程:
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
13世纪,逐渐崛起
15世纪末16世纪初,鼎盛时期
政治:
①中央: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
②地方:四大政区,贵族任长官;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
③人口:为征税和征兵,编制人口调查表
④交通:完善的道路系统,服务于军政
⑤人口迁移
经济:
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二、古代美洲文明
概述印加文明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文明成就:
4、印加文明:
文化:
印加帝国没有文字,结绳记事;
印加马丘比丘城充分展现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
印加马丘比丘城遗址
二、古代美洲文明
经专家们测量,这成千上万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来自于600米以下的山谷里,那些巨大的石块很明显留有像人们切奶酪一样切割的痕迹。石块之间没有灰浆,没有水泥,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剂,但却拼得天衣无缝、牢固无比。还有城中的排水设施,都充分展现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
印加文明
特诺奇蒂特兰
种玉米为主
尤卡坦半岛
浮动园地
库斯科
四大政区
连一连:
4.早在殖民者入侵前印第安人就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交通不便的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内部交流较少,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
A.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
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因地理环境导致衰落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定居下来。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阿兹特克人的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看出,“浮动园地”建造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岛屿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B.人口增长造成耕地面积缩减
C.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D.肥沃的淤泥利于耕地增加
针对训练
B
C
1.(2023·浙江高考)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各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 )
①创造了玛雅文字 ②建造羽蛇神金字塔
③发明数字符号“0” ④广泛使用马拉战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考点:古代印第安人文明。
玛雅人创造了玛雅文字,羽蛇神金字塔是玛雅文明中最神秘和充满智慧的建筑之一,①②都是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A项正确;印度人发明数字符号“0”,西亚苏美尔人广泛使用马拉战车,排除③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
初试牛刀:
A
2.(2023·海南高考)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
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
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
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
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
【解析】 考点:非洲文明。
根据材料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除了可以列举事实,还可以援引谚语,谚语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诉讼当事人可以援引谚语,并没有强调谚语是立法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公正的程序,且司法实践中更应重视证据,而材料强调在诉讼时援引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法律的进步,排除C项;遵循先例指的是在以前判决中的法律原则对以后同类案件有约束力,援引谚语不等于遵循先例,排除D项。故选A项。
初试牛刀:
A
3.(2023·浙江高考)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闯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进攻阿兹特克人国家,抵达其岛上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之际,所发现的文明令他们大受震撼。下列项中,“令他们大受震撼”的最有可能是( )
【解析】 考点:阿兹特克文明的毁灭。
根据材料“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闯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进攻阿兹特克人国家,抵达其岛上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可知,描述的是西班牙对阿兹特克人国家的入侵,特诺奇蒂特兰古城在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下付之一炬,D项正确;大金字塔毁于1521年由科尔特斯领导的西班牙征服者的入侵,只剩下了塔基部分,排除A项;B项描绘的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广场,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C项是古罗马的大竞技场,排除C项。故选D项。
初试牛刀:
D
东非:阿克苏姆、摩加迪沙等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
南非:津巴布韦
古代非洲文明
【课堂总结】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非洲、美洲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文明,同亚欧文明共同展现了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
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平衡性,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