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课件(28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课件(28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6 10:37:06

文档简介

姓名
迟凤敏
单位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国家领导人为解决台湾问题提 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一理论的重要内容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此理论的指导下香 港、澳门回归祖国,与台湾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学生分析
本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初 中已经学习过,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为本节课学习理解更深层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历史问题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采用音频、视频 和文字资料的形式,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还需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发展,这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用历史知识看待 现实问题的能力等,所以在教学中又设置了相关的材料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及重要的发展过程,了解其实践的相关事件和问题,明确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及影响其关系的因素。 通过视频、文字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正确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播放视频渲染氛围,对港澳、台湾问题的由来,采用引导学生回忆的形式解决,用表格的形式梳理一国两制的过程。香港回归的意义、台湾关系的发展用材料的形式来解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音频、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和港澳回归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 在上课伊始,播放音频《七子之歌》,让学生体会澳门想回到祖国怀抱的迫切心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为本节课的学习烘托气氛。在讲授香港、澳门回归时播放相关 的视频,一是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香港、澳门的区旗、他们原来分别受谁的殖民统治、为何要在这一时间回归等;二是让学生感受体验回归,增强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三是让学生对祖国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同时多媒体展示涉及本节课的图片,使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和形象。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
让学生听歌曲,并体会歌曲体现了澳门人民怎样的情怀。
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
播放《七子之歌》
讲授23课
出示本节课的课标,并对需要掌握的问题进行点拨。?
学生读课标,明确要学习的任务。
出示课标
复习回顾: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
教师分别出示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对问题一一进行回顾。
学生根据图片回忆思考三个问题的由来,并最终得出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这一结论。
出示港澳台的图片?
构建知识(一国两制)
教师以时间为线索制作一国两制的表格;最后教师重点讲解一国两制的内涵。
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学习基础知识并进行记忆。
播出示表格
探究(香港、澳门问题)
教师播放视频《香港、澳门交接仪式》并提出问题: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并合作探究能够顺利回归的因素。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回归的过程,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港澳顺利回归的因素。?
播放视频?
研讨(台湾问题)
教师出示关于台湾问题的材料:1、一国两制政策对台湾与香港、澳门的规定有何不同。2、台湾关系的新发展用时间轴的形式表示。3、出示漫画“徒劳”和材料“老兵思乡的故事”。4、出示台湾关系友好发展的图片和陈水扁、李登辉等人的图片。
1、学生阅读材料找出不同。/2、梳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3、看漫画和阅读老兵思乡的故事,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4、学生通过图片思考影响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因素。
出示文字材料、漫画和相关的图片。
? 课堂小结
训练巩固
教师出示知识线索
教师展示练习题?
学生思考并记忆
学生思考作答?
? 出示知识结构
出示练习题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课的设计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单纯 重视学生记忆的情况,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带着感情学习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那段历史。通过典型材料题的形 式,让学生通过材料找到知识的不同点,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的记忆,提高记忆的效率。通过表格、时间轴的形式让基础知识以时间为线索展示清晰 的发展脉络。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ppt本节课的材料典型、视频典型,让学生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课件28张PPT。欣赏歌曲,体味情感台湾第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
义 一、历史回顾:港澳台问题的由来香




来1898年,强租新界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澳




来1553年,葡萄牙进入澳门;1557年,取得贸易居住权1851年,武装占领了凼仔岛1864年,武装占领路环岛1887年,葡萄牙强迫清政府签署了《北京条约》,葡萄牙占领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请同学们思考:涉及到台湾问题的相关事件?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统治台湾足足50年。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 暂时去台湾躲躲,等养好兵马卷土重来,反攻大陆。
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全面溃退,撤到台湾,在美国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继续维持着—个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架构。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现代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共两党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港澳问题则是国家主权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结合港澳问题的由来,思考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二、伟大的构想——“一国两制”的提出一 国 两 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前提核心:实现祖国统一三、成功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1、回归的历史进程葡萄牙国旗在澳门总督府前,最后一次降落香港、澳门从游子到回到祖国的怀抱,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
合作共赢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权利;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材料1 (香港)青少年认同自己为中国人的比例10年间增长41%,香港民众对驻军的认同率达93.7%……?香港大学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人民日报》(2007年7月1日)
材料2 美国权威杂志《财富》(《Fortune》)于1995年一度预言,回归将令香港死亡。但香港回归十年后,最新出版的《时代》周刊,在13年后为此言论进行重新审视,以整整25页的篇幅承认其姊妹杂志《财富》当年报道错误,更直认香港比从前更有活力。
——新华网(2007年6月27日)
材料3 欧盟委员会22日发表的香港年度报告指出,自从中国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来,“一国两制”原则得到尊重,而且运作良好。 —新华网(2007年6月22日)
依据材料,谈谈“一国两制”在港成功实践的意义。1、它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2、它有利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它是我党以和平方式解决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为台
湾回到祖国怀抱提供范例,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范例
四、光明的前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材料1…….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节选自叶剑英发表的九条方针政策
材料2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努力实现和平统一……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一切正当权益…… ——节选自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1、从材料1得知,我国政府的“一国两制”方针对台湾和港澳的具体措施有什么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岸关系新发展的表现
3、依据材料2,分析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停火三通共识八项主张《反分裂国家法》目前1979年80年来
1992年1995年2005年感受历史 老兵思乡的故事
一位内战中被国民党抓去的青年渔民,在蒋军退守台湾后不久被调往小金门站岗值勤。对面就是他的家乡厦门,没有雾的日子里他仿佛可以看见自家的屋檐。一天,无法忍受的思母之情驱使他铤而走险,跃身跳入大海,试图游到对岸与老母亲团聚。然而,他被抓了回来。
在军事法庭上,一位年迈的、来自河南的主审法官问:“你明知这是背叛党国的死罪,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士兵大声痛哭道:“因为我想妈!”
主审法官在签署死刑判决书时老泪纵横。他暗想:如果我站岗时和他一样看到自家的家乡,可能早就一样跳入大海,游向故乡了!揭示两岸对峙状态下那种不可割舍的文化认同、民族自觉和血缘纽带。感受历史思考:这两则材料反映了人们什么问题? 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1、文化同源: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
2、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3、国际法则:《开罗宣言》、《联合国宪章》
4、一国两制:政策保障及港澳成功范例
5、综合国力:中国国力及国际地位提升
6、人民往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合作探究卖国贼: 李登辉、陈水扁、吕秀莲
台湾问题现状 ——主流(和缓与交流)
台湾问题现状 ——逆流(台独势力的猖獗)
05/3国民党副主席江炳坤 —“经贸之旅”05/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 —“和平之旅”05/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搭桥之旅”05/7, 新党主席郁慕明— “民族之旅”
台湾回归祖国的不利条件A 台独势力的阻挠和破坏B 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挠祖国统一大业一、历史的回顾——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二、伟大的构想——“一国两制”的提出
三、成功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四、光明的前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课堂小结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根本前提是
A、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英国的国力衰落,国际地位下降
C、邓小平强有力的谈判措施
D、 “一国两制”正确方针A巩固训练A2、台湾问题与香港和澳门问题不同,它属于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殖民历史遗留问题
C、国际争端
D、党派之争A 3、中国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