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 下
THREE PROVINCES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
01.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学习
目标
LEARNING GOALS
02.知道旱作农业区的作物及春旱原因
LEARNING CONTENT
目录
CONTENTS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位置范围、山河大势、气候特点
01
最大的
重工业基地
工业地位及分布、工业结构、发展问题
03
“北大荒”
到“北大仓”
农业生产条件、湿地保护
02
一起猜猜
看以下图片和说明猜猜是哪个地区
森林资源丰林富
长冬短夏
肥沃的黑土广布
第一辆自主汽车
提示
谜底
东北
1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位置范围
河流分布
地形特点
PART ONE
人教版
八年级 下
LEARNING CONTENT
气候特点
主要范围
相对位置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
01
PART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东北三省的地形图
哈尔滨
◎
◎
长春
◎
沈阳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
MOUNTAINS ARE SURROUNDED BY WATER
东北三省包括: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01
PART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海陆位置
东北三省的地形图
俄罗斯
河北省
朝鲜
渤海
黄海
邻近的国家 :
俄罗斯 和 朝鲜 。
邻近的省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河北省 。
临近的海洋 :
渤海 和 黄海 。
邻近的国家 :
俄罗斯 和 朝鲜 。
邻近的省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河北省 。
临近的海洋 :
渤海 和 黄海 。
MOUNTAINS ARE SURROUNDED BY WATER
01
PART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河流分布
东北三省的地形图
乌
苏
里
江
黑
龙
江
嫩
江
松
花
江
辽
河
图
们
江
鸭
绿
江
中俄的界河 :
乌苏里江 和 黑龙江 。
中朝的界河 :
图们江 和 鸭绿江 。
南部的河流 :
辽河 。
中部的河流 :
松花江 和 嫩江 。
中俄的界河 :
乌苏里江 和 黑龙江 。
中朝的界河 :
图们江 和 鸭绿江 。
中部的河流 :
松花江 和 嫩江 。
南部的河流 :
辽河 。
MOUNTAINS ARE SURROUNDED BY WATER
01
PART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地形分布
主要的山脉 :
西部:大兴安岭 、
北部:小兴安岭 、
西部:长白山脉 。
东北三省的地形图
东
北
东
原
中部的平原 :
东北平原 。
主要的地形 :
平原 和 山地 。
主要的山脉 :
西部:大兴安岭 、
北部:小兴安岭 、
西部:长白山脉 。
中部的平原 :
东北平原 。
主要的地形 :
平原 和 山地 。
MOUNTAINS ARE SURROUNDED BY WATER
东北三省的地形图
01
PART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气候特点
气候的特点 :
温带季风气候 ,
冬季:漫长严寒 ,
夏季:短促温暖 。
东北三省的地形图
中国的气候分布图
中国的气候分布图
主要的降水 :
降水集中夏季 ,
冬季降雪较多 。
显著的特征 :
气候冷湿 。
气候的特点 :
温带季风气候 ,
冬季:漫长严寒 ,
夏季:短促温暖 。
主要的降水 :
降水集中夏季 ,
冬季降雪较多 。
显著的特征 :
气候冷湿 。
MOUNTAINS ARE SURROUNDED BY WATER
活动展示
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比较图示中三个城市的雪期,及变化规律
166天
242天
281天
三地雪期由北到南不断减少 。
COLD AND HUMID CLIMATE
活动展示
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2.比较图示中三个城市的积雪厚度,及分析原因
58cm
22cm
53cm
延吉比长春积雪厚度大,
原因:地形因素,
延吉位于山地,
长春位于平原。
漠河比长春积雪厚度大,
原因:纬度位置,
漠河的纬度高于长春。
COLD AND HUMID CLIMATE
活动展示
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3.东北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东北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与降水、降雪较多有关,坡度大可以有效地避免雨水、雪在屋顶积存。
传统民居墙体厚、窗户小于气温较低有关,较厚的墙体和较小的窗户有利于室内保温。
COLD AND HUMID CLIMATE
2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发展条件
农作物
自然保护区
PART TWO
人教版
八年级 下
LEARNING CONTENT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02
PART
发展农业的条件
地形
热量
土壤
水分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雨热同期
热量不足
地广人稀
农业技术水平高
低温冻害
CONDITIONS FOR DEVELOPING AGRICULTURE
02
PART
主要农作物
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图
农作物
小麦
玉米
大豆
水稻
STAPLE CROPS
活动展示
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
1.产自东北三省的粮油日用品
THE LARGEST GRAIN PRODUCTION BASE
2.东北三省的商品粮食在我国的地位
活动展示
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
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去国的16.843%,人口占全国的8.61%,说明东北三省粮食不仅产量高,而且多出当地人的需求,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
THE LARGEST GRAIN PRODUCTION BASE
活动展示
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
3.成为重要的商品粮食应具备的条件
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适合商品粮出售。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机械化耕作。
雨热同期,有利农作物生长 。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质量好,产量高。
THE LARGEST GRAIN PRODUCTION BASE
大面积开荒
湿地?
02
PART
生态环境恶化
增加粮食产量
湿地面积减少
生态环境恶化
失地!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设立三江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沼泽湿地
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涵养水源
蓄洪防旱
调节气候
维持生物多样性
措施
湿地功能
02
PART
自然保护区
NATURAL RESERVE
3
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发展工业优势
重要的工业部门
分布特点
PART THREE
人教版
八年级 下
LEARNING CONTENT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钢铁厂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吉林长春生产下线。
汽车厂
1958年,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在大连造船厂建成下水。
制船厂
03
PART
新中国工业摇篮
1960年,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在黑龙江大庆投入开发建设。
大庆油田
INDUSTRIAL CRADLE OF NEW CHINA
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优势
矿产资源丰富
03
PART
新中国工业摇篮
海陆交通便利
工业基础好
国家政策扶持
INDUSTRIAL CRADLE OF NEW CHINA
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
03
PART
新中国工业摇篮
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
工业基地 工业城市
钢铁冶金工业 鞍山、本溪
机械 沈阳、大连、
长春、哈尔滨
煤炭 阜新、鸡西、鹤岗
石油 大庆、辽河
化学 大庆、吉林、
辽阳、大连
INDUSTRIAL CRADLE OF NEW CHINA
活动展示
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1.说出 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哈尔滨 是铁路枢纽,铁路运输便利,且有松花江的内河航运。
春、沈阳 是铁路枢纽,铁路运输便利。
大连 既有铁路枢纽,又有海上航运之便。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活动展示
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2.结合矿产地和铁路线,讨论铁路修建到甲、乙的原因
甲地有丰富的金矿,乙地有丰富的煤矿,同时乙地位于我国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平原,且有通商口岸与俄罗斯贸易往来。
铁路修建到甲、乙两地,有利于两地的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国防的建设。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活动展示
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3.1说出大庆工业结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结构特点: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
形成原因:大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活动展示
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结构特点:以钢铁、木材及林产品加工和家具制造为主,其中木材及林产品加工和家具制造占比重较大。
形成原因:森林资源丰富。
3.2说出伊春工业结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活动展示
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结构特点:以钢铁、非金属矿物加工和机械制造为主,其中钢铁和机械制造占比重较大。
形成原因:铁矿石资源丰富。
3.3说出鞍山工业结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思考工业发展中面临
着怎样的问题
设备老化
02
结构单一
03
环境污染
04
资源枯竭
01
03
PART
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PROBLEMS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
优化
产业机构
调整
能源结构
加快
技术改造
加强
环境治理
03
PART
振兴东北
REVITALIZING THE NORTHEAST
小 结 /
SUMMARY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位置范围
(2)山河大势
(3)气候特点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农业的条件
(2)主要的农作物
(3)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工业地位及分布
(2)工业结构
(3)工业发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