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秦焕玲
单位
山东莘县实验高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美术的辉煌
一、教材分析
????本 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等。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 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及代表作品。19世纪以来,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形成 各派崛起、大放异彩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资料丰富并容易找到,因此建议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对教学中难点内容如主要美术流 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
二、学生分析
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历史教学要真正实现学生发展,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差异,就必须在课前对支持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情况作充分的了解与分析,这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条件。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乐于表现,通过初中和高中一年级的学习,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他们对于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历史知识的储备和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分析19世纪以来各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总结各流派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归纳不同时期的美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从而掌握本节知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比较各流派的基本
(2)通过问题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类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3)通过情景再现: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4)通过历史比较:对比各类美术流派的特点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些艺术家立足于社会现实,对艺术执著追求,对生活无限的热爱,从而创造出不朽的传世之作。
(2)各类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个性。这些艺术家立足于社会现实,对艺术执著追求,对生活无限热爱,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传世之作;
(3)通过对艺术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技术:PPT制作技术、视频剪辑和制作技术、音频制作技术、链接技术、图片合成技术、投影技术
预期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多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辅助教学有效展示有关史料等资料。在PPT中加入图片,可以补充教材中在相关图片材料的缺失,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见到和了解相关流派的美术作品,并通过多个作品找到之间的类似之处,从而总结出共同的特点,这种方式可以对美术认识更加深刻。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景并且在课堂中适当地加入视频、材料等,让学生可以根据所给的视频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理解不同美术流派出现的背景,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展示19世纪的美术作品
判断作品来源
图片展示技术、链接技术
讲授
展示鉴赏美术作品,展示社会背景。
分析作品的特点和理解社会背景
图片合成技术、视频剪辑技术
研讨
展示研讨的课题
讨论各美术流派的背景
投影技术
?探究
?先分组,然后展示图片资料
?研究、组内分析
?图片展示技术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对 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历史的学习需要培养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多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辅助教学。在PPT中加入图片,可以补充教材中在相关图片 材料的缺失,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见到和了解相关流派的美术作品,并通过多个作品找到之间的类似之处,从而总结出共同的特点,这种方式可以对美术认识更加深 刻。并且在课堂中适当地加入视频、材料等,让学生可以根据所给的视频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理解不同美术流派出现的背景,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 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课件51张PPT。第18课 音乐与美术1、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特点:强调理性,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在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代表人物:
大卫(法) 《马拉之死》 《拿破仑加冕》
安格尔(法) 《泉》
2.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前期)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特点代表作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西班牙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1.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背景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特点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代表作法国米勒《播种者》《拾穗者》
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大自然。2. 印象画派 背景:19世纪60年代起,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
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 特点: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代表人物:
早期:莫奈(法) 马奈(法)
后期:梵高(荷兰) 塞尚(法) 高更(法)三、现代主义美术背景⑴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巨大精神创伤 ⑵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形式⑶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特征 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代表人物及作品:西班牙:毕加索 《格尔尼卡》《阿维农的少女》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1881年10月25日,他出生于西班牙小城马加拉。先后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904年,他定居巴黎,从此在法国生活近70年。他早期的绘画受印象派的影响。1907年,毕加索代表作《阿维农的少女》问世,从此与勃拉克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后来形成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毕加索创造力惊人,一生创作油画1800多幅,素描7万多件,还有版画、雕塑和陶瓷制品等。其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极大影响,享有根高声誉。 《阿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格尔尼卡》(普拉多博物馆藏) 此画创作于1905年,是毕加索“玫瑰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时年毕加索24岁,刚刚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蒙马特尔定居不久。
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曾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拍卖,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 《拿烟斗的男孩》《毕加索自画像》毕加索《戴帽的女人》现代主义流派其他作品《舞蹈》,马蒂斯(法)1909年创作。 这幅画中,五个裸体的男女,黄棕色的躯体,在蓝色和绿色的背景中自由烂漫地舒展、舞蹈、飞翔。看不清舞者的脸,看不见他们的表情。只有健康的肢体,在天地间飘扬。 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呐喊》
爱德华·蒙克 (挪威)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未来主义马拉之死 大卫(法)拿破仑加冕式 大卫(法) 《路易十四》
大卫加冕典礼 大卫安格尔(1780—1867),16岁师从大卫,在绘画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人物画方面,他重视对“自然”的观察,追求的是简洁的线的节奏。在他看来,形是主要的,色彩终归是属于感情范畴的,他的守则是素描生于色彩,规范重于自由发挥、遵守传统先于革新安格尔:《泉》
——古典美与人体美完美结合,把典雅的人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奥维松里伯爵人》
安格尔(法)
新古典主义派的代表
德拉克洛瓦
(1798-1863)
法国浪漫主义的
代表,他的画重视
色彩和主观感情,
喜欢激动人心
的事件作题材。
具有强烈的
英雄主义精神。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法)枪杀马德里市民 哥雅(西班牙)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枪杀马德里市民》表现的情节是:深夜,在马德里皇宫附近的太子山旁,法国士兵处决被他们抓来的起义者。其中有神父、僧人、市民和农民们。他们表现出愤怒、不屈和仇恨,也表现出面临死亡的惊恐和哀痛。一个对着枪口的白衣起义者,像受难的耶稣基督一样,把双臂伸开。画家用开放而简练的笔法,有力地表现出反抗暴力压迫的百姓黎民在临终前的丰富的人性。而他们的对方,则是一排看不见人脸的“杀人机器”。从地面上的方形灯里,射出惨白的光线,反衬出天色的黑暗和环境的阴冷。哥雅以深厚的同情与愤怒,忠实地再现了暗无天日的年代里那场骇人的暴行。《播种者》米勒(法)
此画描绘了一对青年夫妇赶赴田间劳作的图景,构图线条分明,很好地反映出农民特有的气质;色彩沉着,加之丰富细腻的暖调子,使作品在纯朴浓厚浑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拾穗者》米勒(法)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俄)莫奈莫奈故居内部 莫奈的故居位于巴黎以西70公里处的维尔农镇。他43岁时搬入此宅,在此生活了43年,直到1926年去世。莫奈故居的花园从早春到晚秋,与印象派的绘画一样永远是姹紫嫣红。花园是莫奈花几十年心血创造的“自然画作”,而大师又从这片“自然画作”中源源不断汲取灵感,尽情地在画布上挥洒出一幅幅传世名画,如数十幅《睡莲》系列画等。 日出﹒印象 莫奈(法) 《睡莲》系列 莫奈在晚年的一件最重要的作品是系列画《睡莲》。1893年,把吉维尼村附近的埃普特河水引进他院子里的一个人工修建的池塘,又在池塘中架设一座日本式小桥,池塘的周围种植垂柳和多种花卉,塘中则种满了睡莲。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 《睡莲池》中的日本式小桥莫奈《干草堆》莫奈《沙发上的莫奈夫人》莫奈自画像莫奈《圣阿德雷斯的阳台》草地上的午餐 马奈(法) 凡·高?(1853—1890),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称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戴草帽的自画像 》《带深色毛毡帽的自画像》《叼烟斗带草帽的自画像》《耳朵上扎绑带的自画像》 凡高一生很少拍照,然而在1885—1889四年间他却以惊人的耐力画了40多张自画像。完成这些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 向日葵 梵高(荷兰) 梵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向日葵》让人联想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景色梵高的《星夜》《夜间的咖啡座》 塞尚(1839—1906),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都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玩纸牌者》(油画,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塞尚曾画过多幅玩纸牌者题材的画,画上人物多寡不一。而最为著名的,要算是这幅只画有两个人物的《玩纸牌者》。在这幅画上,塞尚将两个沉浸于牌戏中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表现得平和敦厚,朴素亲切。虽然主题十分平凡,然而画家却通过对形状的细心分析以及通过诸形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题材获得崇高和庄严之美。 静物 塞尚(法)塞尚 《圣维克多山》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高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