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张晓霞
单位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开发区高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文化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第二课节,它上承“西学东渐”,下启“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 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由 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作用及影响。
二、学生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 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 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制作知识卡片,帮助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从而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
(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 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使用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用学生熟悉的音乐旋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2、使用视频播放器播放视频,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用最形象的方式将历史知识融入到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视频学习当中去,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总结概括能力,以及通过历史影像资料提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1、课前幻灯片展示胡适的诗作《兰花草》,搭配音乐《兰花草》
同学生一起欣赏
欣赏诗配乐
多媒体音乐播放
复习单元线索: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复习完成
幻灯片展示线索
展示课标,阐释“新文化”的内涵
教师阐释
学生思考
?
2、讲授新课
图片展示,、解析材料
归纳总结、
?
3、自主学习展示
?
教师图片引导
学生读书时间:动手制作人物卡片(生平、名言、贡献、地位等)。搜集课本中某人物相关史料,说明他的突出贡献。
投影仪展示学习成果
4、问题探究
提出问题,分组辅导
分小组探究讨论
幻灯片展示
5、知识拓展:一战后的新选择
播放视频
边看边思考:一战后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
视频播放
6、课堂小结
教师有感情地升华:先哲已逝 精神依存
思考:新文化运动我看我想
幻灯片展示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针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课本文字资料甚多,需要进行知识的整合;又因为很多内容是学生所熟知或接触的,比如:鲁迅的作品很多学生都熟读过,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人物卡片并分组展示
(生平、名言、贡献、地位等)。搜集课本中某人物相关史料,说明他的突出贡献。
通过这一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可行性,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件23张PPT。
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草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音乐)转眼秋天到,一揽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胡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器物层面维新派君主立宪革命派民主共和制度层面激进派:民主科学思想层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前期、后期)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含义:所谓新者无它,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它,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一、看社会(20世纪初)1915 上海1、政治状况: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之后的社会现状。1913年百姓门户前的对联1915年袁世凯在天坛祭天清宣统帝被迫退位1915年5月9日 袁世凯
接受“二十一条”
1、政治上:20世纪初,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复辟帝制,卖国求荣。2、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黄金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工业分布示意图 1870 1895 1912 1919 1949 1953 1956 20年代初的《新青年》中一篇题目为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的文章。
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强迫绝食。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父亲说:“这样殉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
饿到第六天,母亲不忍心了,劝父亲送点毒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 父亲却说:“服毒的人,要七窍流血。凡是绝粒殉节的,县官是常常验尸的,如何能瞒过他的眼?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贞烈可风”。贞节牌坊3、思想状况:
① 所谓的旧思想、旧道德指的是什么?统治阶级屡次提到它目的又是什么?旧道德: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3、思想状况:②西方的启蒙思想包括哪些内容?它们在中国又是怎样传播的?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3、政治: 民主共和 专制独裁?
◆4、思想: 平等自由 尊孔复古◆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时代召唤新文化、新青年 ---解读时代背景新旧根本原因直接原因1915年陈独秀《新青年》民主、科学北京大学《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鲁迅、蔡元培二、自主学习展示——2分钟三、自主学习展示——6分钟
读书时间三、问题探究
1、读鲁迅小说,我给“患病”的中国开药方?
2、简单谈一谈孔子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待遇,那
么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孔子有时被“神圣化”
,有时又被“妖魔化”,这反映了下列哪一种史观?谈谈你的看法。
史观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史观二: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史观三: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史观四: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3、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谈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阿Q正传之革命篇治痨病的血馒头嫁过两个丈夫的祥林嫂狂人日记吃人的礼教1. 读鲁迅小说,我给“患病”的中国开病方? 没有受到重视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传统反礼教孔子为改革的先师尊孔复古打到孔家店批判继承 世界传播2、谈一谈孔子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待遇。正统地位四、问题探究
2、对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到孔家店”的这种提法,
你有什么看法?
历史上的孔子有时被“神圣化”,有时又被“妖魔
化”,这反映了下列哪一种史观?谈谈你的看法。
史观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史观二: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史观三: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史观四: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学校变革之后之前只有男子的学堂女子学校封建道德×偶像人物孔子朱熹郭沫若徐志摩之前之后韩愈胡适×封建代表流行读物《四书五经》《四书补注》《服饰秀》《新青年》之前之后《四书章句集注》《良友》《颜氏家训》《呐喊》封建文化 × 文琇:我要和皇帝离婚!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内。 新时代新女性五四运动俄国十月革命,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孔子像被推倒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打击3、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的统治地位4、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5、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6、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1、性质:是一场空前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知识拓展:一战后的新选择思考:一战后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 (前期)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前期(1915-1919)后期(1919年以后)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①仅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②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地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先哲已逝 精神永存中共“一大”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