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齐桓晋文之事
【学习目标】
①了解孟子及其代表作品,通过自主预习,借助资料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②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能说出孟子是如何步步论辩的,感受孟子文章的雄辩之风,学习“迂回婉转”的表达技巧。
④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以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探讨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提出性善论。后人尊称他为“亚圣”。
了解孟子
孟子的主要思想
1、人性方面:认为人性本善。
2、政治方面
①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保民而王天下。
②仁政思想:主张以仁治天下。养民和教民。
以仁治天下,称之“王道”(仁政)。
以暴治天下,称之“霸道”(暴政):君主凭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3、价值观方面:强调舍身取义。
了解孟子
作品简介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有关孟子思想。《孟子》为“四书”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时代背景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商鞅
吴起
孙武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统一中原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时代背景
王道就是以行仁政而“王天下”之道。孟子认为,古代圣王,特别是尧、舜、禹,是行仁政的楷模,所以“王道”也就是“先王”之道。其核心是以道德与仁义为基础,实现国家的治理。
王道
霸道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及商鞅等人倡导的国策。对内加强君主专制,以法治国,用酷吏严刑威吓庶民,同时充实军备对外侵略扩张,目标是使国家成为霸主之国。
霸道
春秋战国时期的王霸之辩
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政治主张
补充资料
姜姓,齐氏,名小白,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春秋五霸之首。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齐桓公
晋文公
姬姓,晋氏,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在赵衰、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疆,齐威王之子。
轶事典故: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滥竽充数。
齐国到了春秋未年,国家军权逐渐被大臣田氏所夺,从田恒子开始,齐国的朝政被田氏把控,通过几代后,田氏最终取代了姜氏,并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齐宣王是田氏的后人,齐宣王卒于公元前301年,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成为田氏齐国的第五代国君。
光大稷下学宫。齐宣王喜爱文学游说的士人,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来。比如儒家大师孟轲长住稷下30多年;集百家大成的荀卿,15岁就来齐国,是稷下学宫中资格最老的一位导师,曾三为祭酒,充任学宫最高领导。稷下学宫集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刑家、阴阳家、农家、杂家各学派的学人,著书立说,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创造中国灿烂的“先秦文化”。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他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霸主明君
读准字音
王( ) 胡龁( ) 便嬖( )
觳( ) 觫( ) 褊( )
恶( ) 挟( ) 度( )
莅( ) 惛( ) 盍( )
畜( ) 赡( ) 豚( )
彘( ) 庠( )序 颁( )
wànɡ
hé
pián bì
hú
sù
biǎn
wū
xié
duó
lì
hūn
hé
xù
shàn
tún
zhì
xiánɡ
bān
课文录音
梳理文脉
①课文写齐宣王和孟子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的中心观点是?
②课文是怎样围绕“保民而王”展开的? 划分文章层次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0段),引出保民而王的观点,并指出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却不为。
第二部分(21-33段),论述齐宣王行霸道而王的危害,应行王道。
第三部分(34-35段),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保民而王
自主预习
要求:①逐段阅读课文,标注课下注释到课文中。
②借助辅导资料,自主疏通文意,明确文章大概内容。
标注内容: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一词多义
前两课时
文本解读
齐宣王的用意是什么?
先避而不答,再转移话题
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齐宣王对自己没有信心
孟子对其加以肯定
说
同“已”,停止
流传,传述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效法齐桓、晋文,称霸诸侯
文本解读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子为什么要举“以羊易牛”这一事例?用意是什么?
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
恐惧战栗的样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由何,从哪里
走向
既然如此,那么
知道
吝啬
确实
以齐宣王自己经历过的事为例,增强说服力,使齐宣王易于接受。
既能肯定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基础(不忍之心),也为宣扬自己的主张做好铺垫。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文本解读
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齐宣王进一步思考以羊易牛的真正原因
百姓误解
牛羊无异
对,是的
确实
对……感到奇怪
怎么,哪里
挑选,引申为区别
百姓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孟子对此如何解释?
文本解读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指“以小易大”
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
认为
没有关系
远离
仁道,行仁政的途径
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有仁慈怜悯之心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文本解读
揣测
宾语前置
认可,同意
禀报
看清楚
经过对“以羊易牛”事件的探讨,齐宣王有何反应?
齐宣王内心有所触动,但自己为什么可以行王道仍有疑惑。
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对此,孟子如何设喻?
举百钧不足举一羽,察秋毫而不见舆薪。
设喻巧妙,为下面的议论作铺垫
文本解读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由小及大
齐宣王自然追问二者区别
指出问题的关键
功德,功绩
表示被动
具体的表现
宾语前置
区分
举百钧不足举一羽,察秋毫而不见舆薪,原因是什么?
做不到“保民而王”,原因又是什么?
力量
视力
不用力
不用明
比喻论证
文本解读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对此,孟子又如何设喻?
施行王道的方法:推恩
夹在胳膊下
越过
按摩肢体
敬爱
爱护
状语后置
同“型”,做榜样
治理
兼词,之于
由现象到本质,以“折枝不为” 喻“不王”,进一步阐明“不为”与“不能”的区别。
文本解读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推恩与否的不同结果
让齐宣王自己权衡是否推行王道
抛出疑问,引发齐宣王进一步思考
推广
安定
安抚
大大胜过
称量
考虑
丈量
文本解读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孟子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难道
使……处于险境
状语后置
引导齐宣王说出想要称霸的真实目的
再次引导齐宣王说出其“大欲”
文本解读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连续反诘,推测齐宣王的“大欲”。
美味的食物
轻软暖和的衣服
因为
绚丽的颜色
音乐
受宠的人
齐宣王笑而不答,孟子如何应对?
齐宣王如何回答?
否认
文本解读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指出齐宣王真实的“大欲”
比喻论证,“大欲”不可实现
齐宣王此时的反应:惊讶、怀疑
指出后果的严重性:不仅无法实现,以后定会有灾祸
使……来朝见
统治
中原地区
如此,这样
像
严重
恐怕,可能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文本解读
以邹楚之战设喻
再次抛出疑问:想要称霸,齐国有这个实力吗?
那么
本来
天下
使……降服
同“盍”,何不
根本,这里指仁政
孟子是如何论述后果的严重性的?
推导出结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
文本解读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反问语气,指出行“王道”的前景
做官的人
储存
外出行路的人
同“途”,道路
憎恨
语气词,表假设
从指出齐宣王的“大欲”,到论证齐国不可能“以一服八”,孟子的目的是什么?
论证霸道不可行。这样,齐宣王不得不重视“保民而王”的观点。
文本解读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百姓犯罪的原因
反问。有德行的统治者应当防止百姓犯罪
思考:按照孟子的思路,应当怎样防止百姓犯罪?
糊涂
聪慧
明白地
长久,固定
至于
因而
如果
行为不正
放纵
同“矣”
接着
处罚
同“网”,陷害
哪里,怎么
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
普通百姓
经过上面的层层剖析,反复交锋,齐宣王最终接受了孟子的主张。
百姓犯罪与“王道” 有何关系?
文本解读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理想社会的治理方式:
现实情况:
百姓无恒产会产生什么后果,不言而喻
规定
向上
向下
养活
丰年
荒年
到,引申为“向”
容易
拯救将死之人,即救自己
足够
哪里
先让百姓衣食无忧,
百姓无恒产,
无暇治礼义。
再教民从善,
最终百姓亲服。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文本解读
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再教化百姓
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
穿
季节
侵占,耽误
同“毋”
慎重办理
申诫,告诫
同“斑”
用头顶着东西
状语后置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全文共三个部分,学生展开讨论:面对一个主张霸道的齐宣王,孟子是如何一步步让齐宣王接受自己的王道观点的呢?
辩论技巧
“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皆有怜悯仁爱之心。而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
对话第一阶段
对话过程
齐王问霸道——孟子引导“王道”。
孟子策略
避而不答,转移话题
避开霸道引入正题。
肯定齐宣王具有“保民而王”的条件,且以“保民而王”为诱饵,牢牢掌握谈话主动权。
举例论证“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皆有怜悯仁爱之心。齐宣王具备仁心,这是“保民而王”的基础。使得齐王放松了戒心,化解了敌意,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为说服齐宣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问题思考:
仲尼明明谈论过桓文之事,却为何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其一,孔子的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想。孔子基于所处的时代,称道管仲桓文之徒是在于维护诸夏之团结与中国之稳定。
1
其二,孟子的拨乱反正政治理想。孟子的时代,诸侯纷纷称王,而周天子的力量已经微不足道。当时各诸侯王向往桓文称霸,想的已不是团结诸夏,维护中国的“王道”,而是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地盘,致使征战连绵,民不聊生。齐宣王也想以武力服人称霸天下。而孟子周游列国则为推行“王道”——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人民心悦诚服地归顺。所以孟子不但不称道桓文、管晏之徒,甚至以相提并论为可耻。
2
“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皆有怜悯仁爱之心。而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
孟子用“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说明“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用“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正面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除了宣王心中的疑惑,打消了他畏难的情绪,激起王王天下的雄心。
孟子用危言”警示齐宣王实行霸道的危害。用“缘木求鱼”的故事,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形象地揭示了霸道的不可行。用“邹与楚战”的战例,说明了小不可敌大、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的道理。
孟子用一组排比句适时提出“今王发政施仁”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呢 --在堵死宣王退路,使他不再徘徊于“王道”与“霸道”之间后,孟子又描绘了一幅发政施仁后的美好社会图景: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这样的美好图景当然具有诱惑力。阐述了发政施仁保民而王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两点,第一点是“制民之产”,使百姓有衣有食;第二点是“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懂得礼义。
引用论证
《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比喻论证
“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比喻“百姓之不见保”。
对比论证
恩足以及禽兽VS功不至于百姓。
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VS不能为长者折枝。
推恩足以保四海VS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假设论证
今王发政施仁……
比喻论证
缘木求鱼
类比论证
邹人与楚人战——齐国以一服八。
有兴致
不耐烦
好奇
好奇
沉默
积极求教
开心
虚心受教
齐宣王心路历程
课文内容 讨论话题 孟子观点 论证方法 应对策略 王的态度 我评攻略
1-14
15-20
21-33
34-35
爱与不忍
不忍即仁术
举例论证
(以羊易牛)
肯定善心
获得信任
好奇
高兴
“不为”
“不能”
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假设论证引用论证
巧设比喻
指出问题
高兴
好奇
沉默
“所为”
“所欲”
行霸道有灾
发政施仁
无人可御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假设论证
步步紧逼
利害分明
权衡利弊
放弃己见
恒产
恒心
制民之恒产谨庠序之教
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
有理有据
虚心受教
孟子的聊天艺术
聊天体验营
任选一个片段,模拟二人的口吻,进行现场交流。其他小组打分
话题 话题兴趣度 话题引导力 语言亲和力 情感参与度
1-14
15-20
21-33
34-35
聊天示例
◎表扬以获取对方信任。
◎提问以引导对方思维。
◎运用比喻,阐述浅显道理。
◎正反对比,突出后果。
◎排比句式,增强语势。
辩论技巧
本文中,孟子向齐宣王系统阐述了“行王道”的步骤:1.君王“爱物”,就具备“不忍之心”,就具备了行仁政的基本素质。2.君王“亲亲”,就应该“推恩于民”。3.“推恩”的首要措施是“制民之产”。4.“制民之产”可以使百姓有“恒产”,有“恒产”的百姓就有“恒心”。5.等百姓有了“恒心”,君王就能“驱而之善”。6.做到了以上措施就是“保民”,“保民”就能“行王道”。
齐宣王虽然被孟子说服了,但并没有实施孟子的主张,你觉得孟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使得齐宣王不执行呢?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天下人皆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孟子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当时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弱肉强食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
但是也要看到孟子“仁政”学说的终极目标,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而非为人民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