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芣 苢
——《诗经 周南》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掌握诗歌重点字词。
3.抓住诗歌意象,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4.赏析诗歌写作的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一
结合《资源与评价》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 篇。《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面的内容,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简介
“诗无邪”
西周取代殷商,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
“周南”指周王城以南的地方,也就是西周王城镐京及东周王城洛邑以南,直至江汉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该地的歌谣中正平和,历来被认为是“正风”的典范,故作为《诗经》的首章。《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写作背景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六义
重点链接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邶风 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 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结合下面知识思考本首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四言诗”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体,是中国汉代以前通行的诗歌形式。《诗经》是这种诗体的代表。四言诗四字一顿,节奏鲜明,简单明快,单纯而有天籁的意味。但是,因为节奏过于短促,缺少内部变化,也显得有些呆板,不适于表现日益复杂的生活和情感。
四言诗盛行于西周。春秋时期以后,四言诗逐渐衰落,但仍有不少诗人写作四言诗。如东汉末年的曹操父子,魏末的嵇康,西晋的陆机、陆云,东晋的陶渊明等。同时,也出现过若干佳作,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们至今吟诵不绝。
资料链接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学习任务二
熟读诗歌,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荒地或路旁常见,分布几遍全国。 嫩叶可食,有些地区用作饲料;全草与种子都可入药,能利尿、清热、止咳;全草捣烂与肥皂(或与苦楝、菖蒲)配制成农药防治棉蚜或蚜虫有效。7—8月种子成熟后采收。
根含桃叶珊瑚甙,全草含胆碱、腺碱、柠檬酸、维生素等;种子含脂肪油、 树脂和车前素等。
拾取,摘取
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上兜东西
学习任务三
抓住诗歌意象,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诗经·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结合课下注解,理解诗歌大意。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时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则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采”“有”,是对采集的一般性描述。
合作探究
2.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具体描写用手摘取芣苢的动作。“掇”是用手指摘取嫩小芣苢,“捋”则是把长势茂盛的芣苢从茎上成把地取下。两个简单的字不仅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还使人想象出人们采摘时娴熟的技巧和忙碌的场景。
3.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具体描写用裙襟兜取芣苢的动作。“袺”和“襭”两个字写出了人们采摘动作的敏捷灵巧。人们采摘芣苢越来越欢,越来越多,于是用裙襟来兜。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思考全诗描绘了几幅画面?
采摘前的喜悦图
采摘时的竞技图
采摘结束时的丰收图
整首诗描绘了一副热闹、紧张、充满欢欣的劳动图景。
学习任务四
赏析诗歌写作的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1.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2.这首诗歌虽然简单,但细节描写非常典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效果?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② 展现了内容丰富的劳动过程美。
① 展现了特写式的劳动动作美。
效果
③ 体现了先民快乐幸福的生活感情。
3.这首《芣苢》,语言简练生动,描写形象传神,章句复沓回环,节奏鲜明有力。试结合全诗,分析体现了《诗经》的哪些艺术特色。
① 赋的手法。
② 重章叠句。
③ 丰富的想象空间。
起:概括劳动场面
扬:具体采集劳动
收:满载而归的场面
劳动的热情和欢乐
芣 苢
内容小结
采
有
掇
捋
袺
襭
重复叠唱,回环往复
诗歌主题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